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宁波市2018年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致力于建设成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创新创业生态优化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先导区、城市群协同创新样板区、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在科技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要求"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大力推进,促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实现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浙江省已制订关于推进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相关政策,为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勾勒了发展蓝图。根据政策内容,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目标是以宁波为核心打造国际一流的新材料和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以温州为核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命健康和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民营经济创新创业高地。力争到2022年,宁波、温州两个国家高新区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综合创新能力进入全国示范区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宁波、温州两地,横跨200多公里。曾几何时,时间是一把尺子,它成了人们丈量空间距离最简便的工具。在"汽车跳、浙江到"的年代,人们的印象里,从宁波到温州,至少要花10多个小时,而40年后的今天,一切都在改变……2018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宁波、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此,浙江成为拥有两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省份。11月30日,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举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情况如何?将会带来哪些改变?下一步,如何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本刊为您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4.
正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和省政府专题学习会关于聚力建设新材料科创高地的要求,7月1日至2日,浙江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一行赴宁波开展调研,实地考察宁波高新区,指导甬江实验室建设。7月1日,高鹰忠一行考察了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详细了解研究院发展建设情况,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听取了宁波市关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高新区建设的情况汇报。高鹰忠对宁波科技创新工作和自创区建设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宁波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相似文献   

5.
正在世界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新一轮城市竞争号角吹响的当下,温州将如何续写创新史、再创新辉煌,巩固提升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面对这道时代"考题",在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上,温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聚焦新动能成长、竞争力提升、高质量发展、新生态营造,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各类要素高密度融合、各路人才有效集聚、产业层次加快提升、创新环境全面构建,以新作为新成效再造  相似文献   

6.
正11月29日,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在宁波调研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重大战略平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谋创新、抓创新、强创新上拿出更大作为,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主体作用,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设示范区,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浙江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战略高地,为  相似文献   

7.
《安徽科技》2012,(6):58
正5月24日上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与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安徽省省长李斌出席签字仪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省政府秘书长韩先聪,省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技》2016,(4):2-3
正4月22日,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省长李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万钢、李强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揭牌。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宣读国务院关于同意杭州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主持会议,杭州市市长张鸿铭讲话。省科技厅、  相似文献   

9.
正2018,龙湾区勇扛创新驱动大旗,争当转型发展标兵,努力把温州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市创新驱动的主引擎,加快打造温州科技创新中心。狠抓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2018年,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目标,突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全力启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探索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模式。实施"一城四创"行动,以浙南科技城为核心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平台,开展创新产业集聚、加快创新企业培育、深化创新主体协同、探索创新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正5月24日上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安徽省省长李斌出席签字仪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省政府秘书长韩先聪,省直有关部门和合芜蚌三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共同见证。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技争投高质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发布,这标志着该市拉开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大幕。《意见》立足宁波民营经济和开放发展两大优势,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力度大、措施实的政策,打造宁波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创新创业生态优化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先导区、城市群协同创新样板区、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  相似文献   

12.
正2015 2015年1月4日-6日李克强总理视察广东,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提出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请求2015年2月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建立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申请2015年4月17日-19日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长等一行到广东省进行调研,指导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3.
图片新闻     
《华东科技》2011,(4):13-15
①建设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29日下午在上海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宣读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浙江省与科技部在京举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浙江省试点工作座谈会,共商自主创新大计。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在会上讲话。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主持座谈会。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副省长金德水,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对自主创新示范区智库联盟建设进行研究,在分析智库联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智库联盟对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促进作用,提出了自主创新示范区智库联盟的建设途径,以期通过智库联盟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资源共享等服务。  相似文献   

16.
江遒  丁琦  杨阳 《安徽科技》2021,(2):25-26
一、准确把握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基础 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作为示范区核心城市,芜湖市坚持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芜湖市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大胆创新,推动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之后,国家批复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数量已经达到14个,研究发达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效与缺憾,对河南省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具有很大参考价值。中关村、深圳和苏南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股权与分红权激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府奖励补贴、科研经费管理、科技金融、税收优惠等方面都积累了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同时,这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存在着政府引导职能发挥不足、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机制体制不足、创新服务市场不发达等突出问题。对此,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当在建设理念、具体路径和重大举措等方面继续创新、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广东科技》2009,(17):18-21
8月25日,省委、省政府在广州隆重召开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会议暨200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总结全省高新区发展情况,对我省进一步推进高新区工作、推动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双提升”进行动员和部署,并表彰奖励我省获得2008年度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和科技工作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副省长宋海、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复在天津建设我国第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示范区呈现创新主体茁壮成长、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功能逐步完善的好态势。通过与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地区的分析和比较,发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示范区分园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为推动示范区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功能区块建设人才特区,是实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人才共赢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选择。本文梳理探讨了人才特区的概念、特征及主要实践模式,尝试提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思路与对策,以期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类似地区建设人才特区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