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文浩 《科技信息》2010,(32):389-389,391
玉树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和区域就业三个方面分析了玉树地震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同时指出,通过构建和完善灾害应急处理机制、加快建设城市(区域)应急联动系统,能够降低重大自然灾害对区域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科技智囊》2010,(6):56-61
<正>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自然灾害纷沓而至,先是印尼海啸,再是缅甸洪水、智利地震、海地地震,冰岛火山喷发,中国也刚刚度过汶川地震两周年的纪念日,玉树地震废墟上面的烟尘还没有散  相似文献   

3.
人类步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突发性的灾害事件也频频发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例如,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我国2003年SARS、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以及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难等.这些突发灾难使得人类强烈地意识到目前的生存环境仍“危机四伏”。面对突发的重大自然灾害,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的威胁,如何消除或减轻灾难所造成的损害,已成为当前人类十分关注的问题。作为高校,如何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参与,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正成为科研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西周时期面临着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自然灾害的原因是由于干旱缺水,气候比较寒冷,地震等,这些情况在先秦典籍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记载,灾害的历史和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历史一样久远。自然环境对西周人的影响,在西周的兴衰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整个西部、中部和东部是地震活跃地区,南部沿海地区遭受飓风袭击,干旱和洪水也非常严重。由于对公共安全的重视,许多自然灾害并未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例如,1994年北加州地震袭击了人口稠密的洛杉矶地区,人员伤亡仅61人。文章讨论了美国的自然灾害,并认为长期的防灾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科技》2008,7(14):20-20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四川汶川5月12日特大地震发生以来,超算中心全体人员心系灾区,纷纷慷慨解囊,争相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在捐款的同时,超算人也陷入思考,我们还能为灾区人民贡献什么?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震、地质及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救援装备成为救灾应急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围绕高机动、多功能、模块化、轻量化救援装备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从快速抵达、救援处置、装备转场、协同救援及解决救援现场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对中外的救援装备进行了论述,同时对中外救援装备的特点和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现有救援装备面临挑战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救援装备发展的方向和发展趋势,同时对救援机器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中国的应急救援装备的发展和处置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突发自然灾害风险等级评价的复杂性和及时性特点,从受灾地区的自然情况、受灾人数、受灾面积与经济损失角度建立评级的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对汶川地震影响的四川省部分地区的受灾风险等级进行评价,并与实际情况相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谢英 《甘肃科技》2008,24(12):6-7
对兰州地区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组织的人员构成、管理方式及服务模式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以来,我国成功应对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一系列巨灾.巨灾之后,如何完善和优化我国现行自然灾害救灾工作模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不容忽视的课题之一.本文在对我国现行救灾工作模式存在的瓶颈和面临的机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救灾工作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由于自然灾害的严重危害性,往往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国在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环境、新闻体制等方面的不同,在报道自然灾害方面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从国外媒体对中国自然灾害的报道也能看出他们的对华印象。本文从媒体影响力这一视角出发,分析日本三大报纸对芦山地震的报道,总结日本主流媒体对华自然灾害报道的特征,进而探究新视角下日本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印象。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在人人皆可自媒体的时代,突发公共事件在传播机制上发生着变化,如何有效控制网络舆论发酵、防止舆情传播、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引发出的舆论中,主流媒体在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然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信息化、智能化的网络舆情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窗口。新媒体传播因去中心化、跨区域性的特征,呈现平台管理和审查力度不足、舆论引导偏离、信息资源过剩等方面的不足。因此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传播过程中经常出现信息来源虚假、舆论矛头不断转向、舆情多次反转等异常情况,需从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传播新闻的真实性、加强政府与新媒体的协同引导作用三个方面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汶川大地震救援工作卓有成效的原因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深刻反思经验教训、提高公众灾害意识、加强救援工具的配备、建立应急通信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抗震救灾就像一场战役,而在现代化战争中,先进的武器是不可或缺的。在围绕汶川展开的战役中,高科技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针对灾区面临的燃眉之急,全国科技界和各地科技部门的力量也迅速得到动员。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比较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给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灾害数量和规模明显上升,加之我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我国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距汶川大地震发生已经两个多月。两个月来,科技界和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全力投入科技抗震救灾,大批专家义无返顾奔赴一线,大量先进技术运用于治病救命和防控次生灾害,充分凸现了现代科技的作用。下一阶段,如何重建灾区已经成为抗震救灾的焦点,国务院专题讨论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7.
杨杰 《世界知识》2008,(14):5-5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媒体迅速报道了地震灾情并时刻跟进报道,饱受地震困扰、感同身受的日本人民对中国发生特大地震表示了强烈同情,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奔赴灾区,成为第一支进入灾区的外国救援队,日本公众通过拨打电视热线、超市募捐等方式向四川灾区捐款,  相似文献   

18.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等地区发生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瞬息间学校坍塌,房屋被毁,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地震是全球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同时我国又是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20世纪我国发生7级以上地震116次,约占全球的6%。20世纪世界上发生8.5级以上的特大地震仅3次,其中就有2次发生在我国大陆,分别为1920年宁夏海原和1950年西藏察隅,均为8.6级,由此可见我国地震活动的强烈程度。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应对重大农业灾害的科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长期以来,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尤其是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失衡,旱灾、涝渍、霜冻等灾害更加频发,其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与日俱增。开展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策略研究,建立应对重大农业灾害的体制机制,对安徽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灾害主要是指灾害主体侵害农用动植物、危害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业生产环境,阻碍农业正常生产,造成农业灾情、影响人类生存或利益的过程。安徽省因其地形一、近年来安徽省农业灾害发生情况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