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异丙醇为溶剂,异丙醇钠和二硫化碳反应生成异丙基黄原酸钠1,1未经纯化,向反应瓶中直接加入二氯乙酸四甲酯,制得2,2-双-(异丙基黄原酸基)乙酸甲酯2.2经过浓硫酸催化,得1,3,4,6-四硫杂戊搭烯-2,5-二酮3。整个过程操作简便,产率较高,是制备1,3,4,6-四硫杂戊搭烯3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
报导合成了四种新的单取代苯甲酸多溴代芳酯:4-溴苯甲酸-2’,4’,6’-三溴苯酯,双(4-溴苯甲酸)-2’,3’,5’6’-四溴-1’,4’-苯二酯,双(4-羟基苯甲酸)-2’,3’5’,6’-四溴-1’,4’-苯二酯和双(2-羟基苯甲酸)-2’,3’5’6’-四溴-1’,4’-苯二酯。  相似文献   

3.
dl-樟脑经氧化、氨化或经肟化、还原,分别制得双官能基的1,2,2,-三甲基-1,3-环戊二胺5和1,7,7-三甲基-3-氨基双环[2.2.1]庚-2-醇9.化合物5和9分别与硫代磷酰二氯酯6发生关环反应,得到新型的多环硫代磷酰二胺酯7和硫代磷酰胺酯10.本文合成化合物714个;化合物1017个.这些化合物大都具有一定的杀菌、除草或植物激素活性.  相似文献   

4.
dl-樟脑经氧化、氨化或经肟化、还原,分别制得双官能基的1,2,2,-三甲基-13-环戊二胺5和1,7,7-三甲基-3-在双环「2.2.1』庚-2-醇9,化合物5-9分别与硫代磷酰二氯酯6发生关环反应,得到新型的多环硫磷酰二胺酯7和硫化磷酰胺酯10.本文合成化合物714个;化合物10 17个,这些化合物大都具有一定的杀菌、除草或植物激素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一种新化合物1,1-二(三甲基硅)-3,6-二甲氧基环丙萘的合成.测得的该化合物的光谱数据与预计的结构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通过元素分析和分子量测定,确证了合成的单异丙氧基三(二异辛基磷酸基)二核铝酸酯(Ⅰ)、单异丙氧基三(单异辛基,异辛基膦酸基)二核铝酸酯(Ⅱ)和单异丙氧基三油酸基二核铝酸醋(Ⅲ)的化学组成。应用均相水解法测得它们的水解稳定性是Ⅰ<Ⅱ<Ⅲ。利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解释其水解稳定性的原因。化合物Ⅰ、Ⅱ分别在210℃和195℃开始失重,Ⅲ也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但其热分解行为较为复杂,这与它的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7.
乙二醇乙酸酯的催化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乙二醇与乙酸脂化合成二醇乙酸酯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得出以FeY为催化剂且用量为醇的质量百分比为3.7%,醇酸双为1:5,反应时间为6h,混酯收率达84.6%(按双酯计)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以硅胶G+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6mol/L硼酸为色谱条件,采用均匀设计法选择最佳的溶剂系统来分离柠檬酸甘油单、二棕榈酸酯。结果表明,当溶剂的组成及比为三氯甲烷:丙酮:乙酸=85:15:1时分离较为理想,与柠檬酸甘油单、二棕榈酸酯电喷雾质谱(ESI-MS)分析得到的组分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1,4-苯二酚和不同的短链脂肪酸为基本原料,经溴代、加成、形成酰卤和酰化,等反应,合成了六种新的溴化脂肪酸-2,3,5,6-四溴-1,4-苯二酯。通过对产物的碳、氢、溴等元素的定量分析,以及红外吸收光谱和氢核磁共谱的研究,验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C2—对称联芳香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1.8-萘二甲酸酐出发,经磺化,碱融,硼氢化锂还原和三氯化铁氯化偶合4步反应合成新的C2-对称联芳香化合物dl05.5'-二羟基-6.6’-联-1H,3H-萘(1.8-cd)吡喃。  相似文献   

11.
羧酸氧钒在惰性气氛中的热分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成了5个羧酸氧钒配合物:丁二酸氧钒、己二酸氧钒、苹果酸氧钒1:1、苹果酸氧钒1:2和乳酸氧钒.通过元素分析、磁化率测定和IR分析,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用DTA、TG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些配合物在惰性气氛下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9元环结构的己二酸氧钒在Ar气氛下于420℃分解,得到组成恒定和不含氧化钒的V_4C_3.  相似文献   

12.
在pH=5.5和80℃下,Na_2WO_4.2H_2O,NaAsO_2.6H_2O,Co(NO_3)_2.6H_2O和咪唑的水溶液反应,得到了高产率的夹层型杂多酸盐(C_3H_5N_2)_2Na_8[{Co(H_2O)}_2WO(H_2O)(AsW_9O_(33))_2].33H_2O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四方晶系,空间群P-421m,a=1.7191(10),c=1.6376(13)nm,V=4.840(5)nm3,Z=2,R1=0.0484,wR2=0.0714(I>2σ),杂多阴离子[{Co(H_2O)}_2WO(H_2O)(AsW_9O_(33))2]10-具有C2ν对称性,Co2+的配位数均为5.讨论了(CHN)Na[{Co(HO)}WO(HO)(AsWO)].33HO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3.
Co2 离子,Hg2 离子与硫氰酸根SCN-反应,其反应产物为蓝紫色的四硫氰合汞(Ⅱ)酸钴Co[Hg(SCN)4]沉淀,而不是Hg[Co(SCN)4].本文从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f及设计的3个小实验,对反应产物为蓝紫色沉淀Co[Hg(SCN)4]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草酸对磷钨酸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在无相转移剂条件下,用磷钨酸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收率最高为72.6%.草酸的加入使己二酸产率明显提高,在优化条件下即反应物摩尔比为环己烯∶过氧化氢∶磷钨酸∶草酸=1∶4.0∶0.002∶0.0315时,80℃反应8h收率可达87.7%.这与草酸的配体效应有关.该方法避免了昂贵且有毒的相转移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9种取代苯胺基亚胺二茂铁类化合物R-N=CHFc[R为_6H_(5_a_x_a(x=H,4 Br,4SO_3H,4OCH_3,2,4(NO_2)_2)和2,4(NO_2)_2C_6H_4NH]及5种取代苯亚甲基亚胺二茂铁类化合物x_n(2OH)C_6H_(4-n)。CH=N—Fc[x=H,5-Br,5-NO_2,5NO:5Br3,5(NO_2)_2]的制备,测定了它们的紫外光谱,指定了谱带的归属,并对谱带的位移从理论上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6.
在常规条件下,合成了基于Anderson结构多阴离子[Cr(OH)6Mo6O18]3-的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Cu(C10N2H8)2(H2O)]2{[Cu(C10N2H8)][Cr(OH)6Mo6O18]2}.10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4569(2)nm,b=3.4591(5)nm,c=1.5088(2)nm,α=90°,β=111.453(2)°,γ=90°,V=7.0771(18)nm3,Z=4,R1=0.0743,ωR2=0.1916.该化合物是一个一维链状化合物,由交替连接的2,2′-联吡啶铜的配合物和多阴离子[Cr(OH)6Mo6O18]3-组成.相邻链间通过吡啶配体的π-π相互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7.
合成并表征了水杨醛—1H—苯并三唑乙酰腙(C15H13NsO2,简称SBTH)及其与稀土的新配合物RE(HL)2ClO4(RE=Pr,Nd;HL=C15H12N5O2),通过TG-DTG、DSC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得到了各配合物的分解焓,并利用Kissinger法及Ozawa法计算出各配合物分解的表观活化能,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中测量了配合物不同浓度时的溶解热,得到了它们的标准摩尔溶解焓,通过恒容燃烧能的测定计算出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  相似文献   

18.
采用承热合成方法,得到了双核Cd(Ⅱ)配合物;Cd2(C7H4O2Cl)4(H2O)(phen)2.对该化合物的单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分子结构,在晶体堆积中,配合物分于以氢键形式形成1D无限结构;同时对该化合物的UV—VIS—NIR,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19.
采用ONIOM(B3LYP/6-31G(d):AM1)方法,对β-二酮二亚胺Al配合物LAl[η2-(CSiMe3)2](L=HC[(CMe)(NAr)]2,Ar=2,6-iPr2C6H3)和LAl[η2-(CPh)2](L=HC[(CMe)(NAr)]2,Ar=2,6-iPr2C6H3)的CO插入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在B3LYP/6-311G(d,p)水平上分析了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键合特征。结果表明:反应活化能和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差较低,该插入过程易于进行;与过渡金属原子的酰基配合物不同,主族元素Al的酰基配合物中,Al原子与酰基碳原子之间不存在σ-π配键,而是Al的3s轨道与酰基C原子的sp2杂化轨道形成的电价配键,且Al的酰基配合物可能较过渡金属类似物有更高的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