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后不久,国家科技部又举行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这是国家在倡导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同时,对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石和先导的基础研究的一次新的推动。上海这几年在贯彻“科教兴国”、“科技兴市”的发展战略中,在把主要力量集中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一直重视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地处东北亚中心的哈尔滨开发区,凭借时代赋予的前瞻性,紧紧围绕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积极抢抓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机遇,充分立足省市产业、资源、科技、人才等比较优势,不断强化产学研结合,积极推进技术、体制和环境创新,持续完善自主创新载体,努力壮大自主创新主体,全力推进创新型开发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外商投资对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从小到大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导致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外商投资的依赖程度加重,削弱了高技术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为实现高技术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必须正确处理吸引外资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制定合理的外资利用策略,重视高技术产业化,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以及培育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7,(21):36-38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园于2001年开始筹建,2003年1月通过了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教委的评估,成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2006年10月被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目标是“凸显电力特色、实现全面创新”全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电力科技园”。以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工作重点,为首都经济和国家电力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7,(24):50-50
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临床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是西门子在华投资企业,并于2007年荣膺RedHerring亚洲科技百强企业称号。已通过国家GMP认证和中国医疗器械质量认证中心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生物疫苗和诊断试剂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化学发光诊断试剂产业化——肿瘤、艾滋病等”、  相似文献   

6.
2006年上海张江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按照“四位一体”建设的要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国务院批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推进“三个转变”,进一步深化创新内涵,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3,(4):73-73,75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新兴高技术产业。从2005年起,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基于已有的成果,将可信软件开发技术作为产业发展关键技术,视其为新的技术突破点和产业增长点,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研究中将“可信软件资源生产和共享环境”作为核心目标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类型软件资源,提出一套可信软件评估模型和方法,围绕可信软件资源的生命周期,研究其生产、管理和共享三方面的技术和支撑工具与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实施"专利战略"做法的总结,从国家科技计划的知识产权管理角度,对加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化发展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物产业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升温,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生物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增加2倍,增长率高达25%~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左右,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相培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中国生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浙江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作为生物行业公共服务平台,集聚各类社会资源,为浙江生物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服务,有效地促进了资源整合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了生物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未来十年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时期。在这一轮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上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基础研究不仅是科技创新的源头 ,更是上海高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为实现将上海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知识生产中心、知识服务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化基地”的总体目标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根据基础研究工作的特点 ,结合科学发展前沿趋势 ,加强了“科技原创力”建设。围绕国家和上海市发展目标进行了大胆探索 ,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推出了一些新举措 ,在组织培育重大基础研…  相似文献   

11.
为了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及《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科技部于近日颁布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及环境建设(火炬)“十一五”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火炬纲要》)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高新区纲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上海张江高新区中小医药企业自主创新成果被外资收购案例的分析,指出我国政府在积极支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应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流失问题。进而提出,一方面通过创新政府资助方式和途径,促进中小企业自主研发成果顺利转化为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拓宽信息传导渠道,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成果向国内大企业流动,实现创新成果在国内企业间的转移、转化,使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内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7,(21):1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是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发展目标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高教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标志工程之一。办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把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既是国家赋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的重要使命,也是推动北航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客观要求。几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按照科技部、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地方基础研究工作是全国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十一五”期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指导下,我国地方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更好地宣传“十一五”期间我国地方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本刊将对全国各省(市)“十一五”期间的基础研究工作进行连续报道。本文介绍山西省基础研究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基础科学》2012,14(2):30-33
地方基础研究工作是全国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十一五”期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指导下,我国地方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更好地宣传“十一五”期间我国地方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本刊将对全国各省(市)“十一五”期间的基础研究工作进行连续报道。本文介绍安徽省基础研究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科学》2012,14(2):21-23
地方基础研究工作是全国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十一五”期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指导下,我国地方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更好地宣传“十一五”期间我国地方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本刊将对全国各省(市)“十一五”期间的基础研究工作进行连续报道。本文介绍上海市基础研究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5,(8):14-15
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在国家科技部和山东省科技厅的组织和领导下,紧紧围绕玉米种子产业,通过依托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优势资源和技术、人才、资金的高度集成,紧跟国家农业产业化和国际种业的发展大趋势,在玉米种子工程化、企业发展产业化、产业延伸系列化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集产业、经营、资本、技术、品牌、人才为一体的专业化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8.
主题为“创新、合作与发展”的2007国际科技园区北京论坛于2007年11月28~29日在北京成功召开。论坛由科学技术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由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协办。目的是为国际高科技创新区域提供一个加强信息交换、增进国际间相互了解、推进技术经济合作的国际交流平台。来自法国、德国、日本、英国、泰国、中国等国家科技园区的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对京津冀都市圈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强,为建设创新型河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经济实力的增强夯实了河北自主创新的经济基础。但是,河北省科技资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缺乏、R&D能力较弱,体制与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又制约了创新型省份的建设。因此,探求建设“创新型河北”的科技对策对河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方基础研究工作是全国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十一五”期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指导下。我国地方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更好地宣传“十一五”期间我国地方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本刊将对全国各省(市)“十一五”期间的基础研究工作进行连续报道。本文介绍辽宁省基础研究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