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之谜     
红血球充当“运输员”我们的体内布满了无数条血管,总长达10万km,如果把这些血管首尾相连,能够绕地球2.5圈。而在这些血管里一刻不停地流动着血液,血液占了一个人体重的1/13。人体的血液中,血浆占55%,还有45%是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也被称为“红血球”。红血球非常小,1mm。的血液里就含有500万个红血球,一个人体内的红血球数可达250亿个!红血球里有血红素,  相似文献   

2.
关注自身的血液状态乃自我保健的举措之一,以下几种情况就值得你特别当心。血液粘"血液粘,有危险"。这是临床医生的忠告。危险何在?原来,血液变得粘滞时,其流动速度就会减慢,以致某些成分沉积下来,有形成血栓之虞,而血栓一旦形成,就如同航道中的"暗礁",阻塞血管而致悲剧发生。那么,血液为什么会变得粘滞呢?从生理学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体内水分过多丧失,血液浓缩,红血球、血小板等的浓度升高,如  相似文献   

3.
人体循环系统可以构想成为两棵连接许多大小枝干的“树”。心脏的左心室把血液泵入主动脉,逐渐流经直径渐缩、数量渐多的分叉血管,最后到达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内及其周围,发生着维持生命的质量转换过程。毛细血管引流用过的血液通过许多静脉传送给腔静脉干,流入心脏的右心室。这一循环回路包括肺,肺里的毛细血管是血液再充氧的地方。人体循环系统的血管内径大的约为3厘米,小的不到5微米。内径小于500微米的血管通常叫做微循环血管。血液循环压降几乎有80%是由微循环造成的。血液循环是一个热-质转换系统,其工作流体是血液,即血浆的血球悬浮液(血球占体积的50%)。血浆是一种水合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含有各种各样分子重量从44,000至1,000,000不等的高分子,这些高分子中最重要的是白蛋白、血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血球体积约92%由红细胞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向人体组织提供氧气,排泄由氧化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血球中的其他元素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凝血者)。在人体血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之比为600:1,与血小板之比为20:1。因此,血液的流动特性受红细胞支配是不足为奇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人体是一个细胞的王国,无数的细胞构成了庞大的人体。可是,许多人未必知道这些细胞是如何连接起来的。了解其中的奥秘,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举例来说,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平时各自在血浆中顺流邀游。当血管破裂、损伤时,释放的因子一声呼唤,路过的血细胞就一拥而上,和其它凝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人类对血液探索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但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对血液的奥秘不可能了解.英国医学家哈维虽探索出了血液的循环机理,却不知道血液自身的组成和功能.直到1658年,荷兰博物学家施旺麦丹用显微镜发现了红血球细胞之后,人们才真正开始了对血液自身奥秘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血型识趣     
<正>会变的"大蛟龙"1492年,教皇英诺森八世的血管里接受了3个男孩的血液。这是世界上首次输血的尝试,但由于当时人们缺乏输血知识,结果使教皇送了命。1900年,奥地利的兰·特斯坦纳发现构成人体红细胞血型系统的是A、B、○、AB血型,由此  相似文献   

7.
英国伦敦圣巴塞洛缪医院医学电子学部研制成功一种完全新型的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病诊断工具,它采用了电泳现象和多普勒效应,可以测定血细胞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目前还只能测定血细胞的电泳迁移率。电泳迁移率同细胞的大小有关,同细胞表面的电荷量也有关系。有证据表明,有些人的红血球表面的电荷量反常,而患白血病的人,有些白血球表面的电荷量也反常。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白细胞(白血球)是平时在血管里流动的一种免疫血细胞.它们因为本身没有颜色而得名,一旦有病菌入侵,白细胞能很快伸出伪足,游出血管,奔向入侵者,将病菌包围和吞食,因此白细胞也被称为"吞噬细胞".  相似文献   

9.
耗散粒子动力学(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 DPD)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介观尺度的数值模拟方法,是研究软物质和复杂流体动力学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新型介观模拟方法采用粗粒化粒子模型描述具有关联性的原子团或物质团,并通过简单的软排斥作用力描述粗粒化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更大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复杂系统模拟计算,如油/水/表面活性剂体系、聚合物和胶体溶液的化学形态、微观形貌、相分离以及复杂流体流变特性的模拟等.本文首先介绍了DPD方法的理论框架,继而详细综述了DPD方法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具体地,在分子尺度,我们重点介绍了该方法在蛋白质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两亲性脂质分子膜的结构与动力学、脂质膜与蛋白分子相互作用、纳米颗粒与脂质膜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在细胞尺度,我们归纳了DPD方法在模拟血液微循环系统中血细胞的流动和血液流变学行为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包括红细胞的变形及流动,白细胞边聚及黏附行为,血小板边聚、黏附及聚集行为,健康与疾病状态下血液流变学特征,循环肿瘤细胞迁移、黏附及分选富集等.此外,我们总结了用于模拟血细胞变形及血液流动的其他数值模...  相似文献   

10.
血液流变学与临床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循环血液的流动性和变形性,即流变性,血液有形成分(红细胞等)的变形性和无形成分(血浆、血清)的流动性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以及血液与血管和心脏间的相互作用的一门边缘科学。在人体内,血液的流变性不仅是调节和控制血液在血管内的正常流动,以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血液供给和物质运转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保证人体的免疫功能和体液调节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人体罹患各种疾病时,血液的流变性异常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又可成为造成组织和器官的缺血、缺氧和功能、代谢障碍,从而引起坏死、坏疸、炎症、变性、水肿、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病理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循环,主要是与微循环的相互关系。与大循环相比,微循环具有血管数量多,分布广,总长度和总面积大,总血容量高,压力比较低,血流速度慢,切变速率大,雷诺数小,张力低以及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等解剖和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特点。而微循环所表现的这些特点也就使得沿微循环流动的血液显示出与其沿大循环流动时所不同的流变学特性,从而构成了微循环的血液流变学特点。这些特点概括地表现为血液粘度随管径变小而降低的Fahraneus-Lindquist效应及其逆转现象、团块流和血浆的循环流动、血浆在毛细管丛中作渗透运动、血管的长度、圆度、管壁的光滑度、血管的弯曲度、弹性、抗张性能、血管的分支对血液粘度的影响等。本文还对以上所述的特点的形成机理以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金鱼成熟红血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莉娟 《科学通报》1988,33(15):1178-1178
Weinreb首先报道了利用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对金鱼红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但此项观察比较简单。近年来有关鱼类血细胞超微结构研究的报道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硬骨鱼类成熟红细胞的精细结构。本文以金鱼(Carassius auratus)为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它的外部形态,并主要应用透射电镜的冷冻蚀刻技术对其外周血成熟红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13.
<正>一项新的医学发现质疑"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死亡真相,震惊了其家人及歌迷。研究称,"猫王"并非死于暴饮暴食及服药过量,基因缺陷--遗传性的肥厚性心肌病才是导致巨星早逝的罪魁祸首。基因缺陷疾病如此凶险,有治愈的可能吗?红细胞忽变"镰刀""白日梦"探求成真1910年的一天,一位黑人青年向医生叙述:自己发烧,并伴有肌肉酸痛的症状。后经血液化验分析,这位患者不但显示贫血的征象,而且他的红细胞变成了奇特的镰刀形。这种病从此就被定名为"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显然,该患者的许多症状都是由于红细胞形状的改变引起的。但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陈赣  赵莲  刘耀文  廖福龙  韩东  周虹 《科学通报》2012,(16):1472-1479
血液黏度在保持血管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生理状态下,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血液黏度相对稳定.在病理条件下,由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等引起的血液黏度调节机制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失血性休克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血液黏度的监测和调整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血液黏度调节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研制出混合血红蛋白人们一直想在水下能多呆会儿,当然在目前情况下是办不到的。但是,鳄鱼却行,这些厚皮的爬行动物在水下可呆一小时以上。鳄鱼在水下呼吸时,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积聚,溶解并形成碳酸氢离子。这些离子和血红蛋白──携氧的红血细胞组分──结合,导...  相似文献   

16.
最近,日本动物学家发现3种鲵鱼没有脑血管。这一偶然发现具有很大学术价值。没有血管,怎样向神经细胞供氧呢? 脊椎动物的脑器官,一点儿也不能间断供氧。一旦停止片刻供氧;脑功能便立即停止。承担运送氧的物质就是血管内流着的红血球中血红蛋白质。脊椎动物脑的内部有大量血管潜入,向脑内充分供氧。假如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稀土经消化道吸收的可能以及进入血液后对红细胞膜结构和通透性的影响,用原子力显微镜和Fourier红外去卷积技术对20 mg CeCl3/kg体重剂量连续灌胃70 d的Wistar大鼠红细胞膜精细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大鼠红细胞保持其完整性,但其表面的颗粒状膜蛋白的二级结构有改变,发生聚集、交联,脂区扩展,形成"畴"结构.此结构可能与红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8.
铁元素有益于健康。大多数专家也相信铁元素摄入不存在过量问题。但是,最新研究揭示,身体中铁元素过量使心脏病的发病率增加。人体需要铁来制造红血球,运送身体各部分必需的氧元素。摄铁量不足的人会感到浑身无力,容易生病。但是,铁一旦被人体吸收,除了血液损失(生小孩、外伤出血、献血等)之外,很少排出体外,制造红血球用的铁储存在一种叫铁蛋白的蛋白质中,随着人年龄的增加,它越积越多。长期以来人们大多以为这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医院的条件那么好,还是出现伤口化脓、肺部发炎、血液中毒呢?先从医院一位病人的经历看起吧!67岁的退休印刷工人,因患红血球缺少症住进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医生为这位名叫卡尔·克伦的病人进行常规输血,以帮助他增强体力。按常规将塑料血袋吊在三脚架上,针头迅速插入静脉,血液流入病人的循环系统。然而情况不妙,克伦直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2012,(17):1605
红细胞输注是多种急性和慢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全世界范围内,每年采集大约7500万单位的全血(3400万升),用于血液成分制备和输血.尽管采集量逐年增加,但因血液采集、制备、储存和生物(免疫)等方面的问题,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