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既有研究提出平台交易市场信用"监管困局"的基础上,设计平台电商信用监管机制,基于此,构建由"平台卖家-平台电商-政府"集成的演化博弈模型,剖析平台电商信用"监管困局"的内在形成机理并加以破解.研究发现:当平台卖家采取"自律"策略的初始概率一定时,平台电商与平台卖家两个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化轨迹呈周期性波动.具体而言,当平台电商提高保证金扣除比例时,平台卖家选择"自律"策略的概率则会显著提高.而当累计扣分制致使平台卖家的损失增加时,不但没有遏制平台卖家的违规行为,反而使得平台卖家采取"自律"策略的概率降低,是为平台交易市场信用"监管困局"的症结所在.因此,为了弥补平台电商对平台卖家内部监管的不足,引入政府对平台电商的外部监管,有限理性的平台电商与政府通过长期的反复博弈,最终博弈系统演化轨迹呈逐渐收敛且稳定的趋势.由此可见,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并增加对平台电商的监管奖励时,平台电商采取"积极监管"策略的概率也逐渐增加,进而平台卖家采取"自律"策略的概率也将增加,是为破解平台交易市场信用"监管困局"的关键所在.最后,本文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模拟"平台卖家-平台电商-政府"博弈的演化过程,进一步剖析该现象的动态形成过程,揭示各主体决策的一般规律,为破解平台交易市场中的信用"监管困局"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监管科技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的影响,构建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金融监管机构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监管科技对博弈双方演化稳定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监管易陷入此消彼长的博弈对抗状态,而监管科技的引入能够打破双方的不良策略选择,使系统进入严格监管、合规经营的相对稳定状态;监管科技的投入程度、成本节约及其风险识别能力是影响监管科技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因而,政府应完善各级金融监管机构政绩考核制度,提供技术和制度保障促进监管科技发展,落实监管科技应用,以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3.
采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具有代价的第二方惩罚机制对于公共物品博弈均衡选择及群体合作行为的影响.将群体策略选择过程描述成一个多维马氏过程,通过极限分布分析系统演化稳定状态.分别考虑只对背叛策略进行惩罚的一阶惩罚机制和同时对背叛及不惩罚背叛的合作(二阶背叛)都进行惩罚的二阶惩罚机制.研究发现,与一阶惩罚相比,二阶惩罚机制可以在更大参数范围内促进群体合作的产生,系统存在选择不同均衡结果的惩罚参数临界值.并将结果与复制动态模型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在公共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公共资产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低下.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公共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的博弈演化过程,研究了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声誉激励效应和监督惩罚效应,给出了不同类型预算单位与财政部门之间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重点对静态惩罚机制和动态惩罚机制下博弈均衡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声誉对高成本的预算单位具有激励作用,监督对低成本的预算单位具有惩罚作用,动态惩罚机制比静态惩罚机制的监督效果更好,监督概率和监督惩罚量越大监督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在自愿参与机制下,采用多维马尔科夫过程对随机演化公共物品博弈中系统的状态进行建模.利用马氏过程的极限分布研究了随机系统的均衡和群体合作行为.将结果与确定性复制动态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强度趋于零的随机性会改变系统的演化行为,相同的博弈参数下两类系统表现出不同的演化结果;对于随机系统,较小的投资收益系数和固定收益即能有效阻止背叛策略的复制,较大的投资收益系数和固定收益即能有效促进合作策略的复制.总体上,随机系统更有利于群体合作的演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审计合谋现象,依据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审计师甲和乙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两类个体在合谋与诚信两种策略下的行为特征,根据复制者动态方程得到了两者的行为演化规律和政府奖励惩罚机制下的行为演化和演化稳定策略,给出了避免出现审计合谋现象的惩罚和奖励策略,分析了政府实施奖励惩罚机制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结论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电商市场频频被披露隐性存在的大数据“杀熟”现象,暴露出电商市场存在平台道德风险问题的隐患。以政府监管为主导,建立电商平台“杀熟”定价行为及用户消费渠道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结果表明:政府的惩罚力度对平台道德风险问题的规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政府惩罚力度足够大时,系统稳定于(网络消费,公平定价)的理想情形;但如果政府惩罚力度不足,消费者的公平关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电商平台的定价策略,系统均衡结果将趋向于(网络消费,“杀熟”定价)或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电商市场陷入平台大数据“杀熟”的困境。那么,电商市场应如何破除大数据“杀熟”所造成的信任危机?基于此,建立政府和消费者协同监管机制下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得到:社会收益与监督成本是影响消费者监督策略的关键因素,社会收益与监督成本的差值越大,消费者选择“积极监督”行为的演化速度越快;而且,当政府惩罚力度不足时,消费者监督带来的舆论压力和声誉损失可以有效约束平台的“杀熟”行为,倒逼平台进行“公平定价”。研究结果对电商市场大数据“杀熟”行为监管机制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日趋凸显的环境污染问题,运动式执法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区域环境治理中频繁使用的治理工具。就规制实践而言,企业环境行为选择愈发显著的受到动态惩罚机制的刺激与激励;但在理论层面,该问题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深入探讨了动态监管机制下的企业环境遵从行为演化动态及其规制策略设计问题,以期为相关决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府监管能力存在明显约束的条件下,精心设计的动态惩罚机制能够成为实现区域内企业环境遵从行为良好诱导与控制的有力工具;并且,相比模糊型动态惩罚机制,明确型动态惩罚机制能够取得更好的规制效果。然而,研究进一步发现,就我国现阶段国情而言,政府仍需将"如何走出‘两高一低’的困局"作为环境治理改革的关键性任务;同时,也需注重由运动式环境执法向常态式环境执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数字建造平台的构建,提高了重大工程交易信息的共享程度,即降低了工程交易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因而成为重大工程交易行为监管的有力工具。为探讨在数字建造情境下重大工程交易行为监管系统中主体的策略形成及行为演化过程,结合演化博弈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数字建造情境下重大工程交易行为监管的演化博弈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了此情境下不同外部变量对工程发包方、工程监理方和工程承包方策略变化的影响,以及数字建造平台的等级对演化博弈策略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惩罚力度、监管成本和违规收益期望值对参与主体的交易行为有较大影响,以及随着数字建造平台等级的提升能有效地遏制工程监理方和工程承包方的违规行为。由这一结果,围绕数字建造平台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博弈主体行为提出了相关建议,以高效实现重大工程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研究有限种群中2×2的对称博弈,假设采取不同策略的个体具有不同的选择强度,建立选择差异下Moran更新过程的随机博弈模型.利用扩散近似的方法得到选择差异下Moran过程策略的扎根概率,扎根概率不仅与博弈收益矩阵和种群的大小相关,还与策略的差异选择强度相关.通过比较弱选择和中性选择下策略的扎根概率,分析自然选择有利于策略在种群中扎根及策略成为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在常见的三种博弈:囚徒困境,共存博弈和协调博弈中,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到扎根概率与选择强度及种群大小之间的关系;利用仿真方法得到扎根时间与选择强度之间的关系.最后将选择差异下的Moran过程随机博弈模型,应用于解决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否参与供应链金融的策略选择问题.求解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策略的扎根概率,分析有利于参与策略扎根及参与策略成为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利用数值和仿真分析方法得到各参数变化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博弈行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扩展了Moran更新过程的随机演化博弈理论.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政府监管是控制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政府参与下多食品企业的监管策略,通过建立一对多的政府与食品企业对称博弈模型,探讨当食品企业个数增加时,政府监管存在的失灵现象及政府最佳监管策略.研究表明,企业的不自律边际收益会随着市场上食品企业的数量增加而增加,进而诱发更多的企业生产不安全食品,而现有的政府监管力度难以解决多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在政府与多食品企业的博弈过程中,检查频率、自律成本与不自律处罚是影响企业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加大对企业的检查概率、减低企业自律成本、提高企业不自律的处罚是缓解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群体反复博弈-复制动态演化博弈,在公平贡献和利他主义两种情景下,建立了有限理性的消费者群体通过模仿学习不断调整支持众筹和不支持众筹两策略多人博弈的演化系统.通过对不同参数变化对系统演化稳定均衡及吸引域的影响分析,研究了存在消费者后悔度条件下各因素对众筹演化成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公平贡献机制下不考虑后悔度,则支持众筹策略占优,考虑众筹失败带给消费者后悔产生负效益时,当融资目标越小,产品质量越高,消费者偏好越大,团体效用越大,越有利于众筹演化成功,然而发行份额的增加会带给消费者搭便车的投机行为,从而抑制众筹成功.在利他主义策略下,消费者偏好、产品质量和团体效用越大,越有利于众筹演化成功,但是当融资目标不变而发行份额增加时,消费者搭便车的行为却没有增加,反而提高了众筹演化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当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约束,越来越多的核心企业承担起投资者角色.考虑生产商向资金约束零售商提供贸易信用、供应链金融等内部融资,零售商也可选择互联网金融等外部融资,且所有融资模式均受投资失败风险影响,本文探究生产商最优投资策略.首先建立优化博弈模型依次分析企业融资运营决策;进而分析投资成功率、风险分担率、零售商初始资金等关键参数影响;最后,分析生产商和零售商最优融资模式选择策略及双方博弈均衡策略,以及生产商冲突应对策略.研究表明:贸易信用融资是生产商最优融资提供策略;不同资金量零售商融资模式选择策略不同;当零售商不选择贸易信用融资时,博弈均衡下融资模式可能对生产商不利;本文提出一类可变参数风险分担机制,以改进传统常数风险分担机制的不足:生产商可根据零售商所持资金合理调整风险担保比例,以改变融资均衡.这有助于同时实现生产商、零售商、商业银行三方共赢.本研究为生产商合理开展中小企业投资运营提供了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违约赔偿机制下的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产品质量均衡模型,描述产品提供方,产品购买方,保险公司等市场参与主体的基本行为和效用.通过数理分析研究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产品质量,质量控制成本系数,产品提供方先行赔付金额和保险公司担保补偿金额等参数之间的动态关系.对国内典型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产品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应的客户保护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