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前沿     
正我国高分六号卫星成功发射2018年6月2日12时1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执行了一次一箭双星任务,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功将高分六号卫星、珞珈一号科学实验卫星01星顺利送入轨道。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76次发射,也是2018年的第16次发射。高分六号是国家高分辨率重大专项规划卫星,主要供农业  相似文献   

2.
前沿     
正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查卫星一号2017年12月3日12时11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顺利升空,成功将陆地勘查卫星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的陆地勘查卫星一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本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第34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7次飞行。"风云三号"D星成功传回地球"彩照"蓝色的海洋、白色的云朵、黄色的土地……2017年12月8日14时07分,"风云三号"D星首幅可见光图像成功传回地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  相似文献   

3.
前沿     
正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两颗巴基斯坦卫星2018年7月9日11时5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及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和科学实验卫星"Pak TES-1A"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继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之后,中巴双方在航天领域的又一次合作,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79次发射。  相似文献   

4.
前沿     
正1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有望推动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科学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对于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土卫六上发现有液体流动的大峡谷美国航天局研究发现,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上有着  相似文献   

5.
前沿     
正我国成功发射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首星2019年3月31日23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天链二号01星是我国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将为载人航天器、卫星、运载火箭以及非航天器用户提供数据中继、测控和传输等服务。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1次  相似文献   

6.
前沿     
<正>我国成功发射2颗北斗卫星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经过约3.5小时飞行后,"远征一号"将2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的2颗卫星均为地球中圆轨道卫星,也是中国发射的第18和第19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覆盖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32颗北斗导航卫星。近年来,北斗三号卫星已成为我国卫星导航舞台上的"主角"。不过此次任务,发射的却是一颗北斗二号卫星。北斗一号从无到有;北斗二号建设着区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在设计指标和定位精度上大幅提升,迈开了全球组网的步  相似文献   

8.
2012年12月12日,朝鲜在西海卫星发射场,用银河3号运载火箭将光明星3号卫星成功送入地球轨道,引起世界巨大反响.就在朝鲜卫星升空的同时,美国在佛罗里达发射基地,向太空发射了一架极其神秘的小型航天器——X-37B.这次发射的时间点耐人寻味.发射目的虽然三缄其口,但依旧无法阻止人们的种种猜测:有人认为这是例行试验,旨在验证太空飞行中的某些相关技术;也有人猜测,这是为了偷窥中国的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还有人相信,这是美国在向朝鲜"亮肌肉",以示警告.  相似文献   

9.
前沿     
正我国成功发射高光谱分辨率卫星"高分五号"2018年5月9日2时2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这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也是我国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高分五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实现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的重要标志,将满足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对掌握高光谱遥感信息资源自主权、助力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该星将实现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填补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提高我国在太阳物理领域的研究能力,对我国空间科学探测及卫星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动态点击     
<正>第35、3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北京时间8月25日7时52分,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了第35、36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也是中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第11、12颗组网卫星。这两颗北斗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2.
2012年7月25日。我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吕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成功地发射了天链一号03星,把卫星送人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数日后该星顺利定点于静止轨道预设位置。这标志着天链一号3颗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并有力地拓展了中国航天测控通信网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中国航天新的蓝图展开了。而在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此前一个多月,日本发射了类似的卫星"月亮女神"。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大凉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中星6C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随后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一刻,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8月16日,我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因为这是全球首颗成功发射的量子卫星,这一科技突破使得我国在量子通信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了主动权。要实现量子通信的功能,离不开卫星的有效载荷,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承担了量子卫星载荷总体单位的重任。这其中,张亮和他的同事们研制了量子密钥通信机和量子纠缠发射机两项有效载荷,攻克了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地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墨子号"的成功发射,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的量子通信,假以时日,我国必能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纵观人类通信史,从最原始的结绳记事到语言文字的沟通交流,从近代远程传送信息的电报电话,到当前普遍流行的智能手机、网络等,不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是航天大年,今年我国将发射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其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今年的重头戏。在海南省的最东端,有个地方叫文昌。文昌的夜空,从来没有如此明亮;文昌的沙滩,从来没有如此温暖。6月25日晚8时,伴随着空气撕裂的声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喷射出耀眼的白色火焰,在万众瞩目下奔向太空。这是长征七号的首次发射,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次序里排在第230位。可这第230次的发射并不普通,对我国航天事业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正如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总指挥王小军所说,"长征七号是一型跨代的火箭。"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8月4日19时1分,伴随着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的轰鸣,多媒体贝塔试验A/B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这背后,有无数个航天人的默默奉献和守护。"检验设备状态,复盘任务数据!"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但坐在指挥位的组长王翔却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王翔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某单位通信总体,作为同事们心中的"全能"总体,他堪称整个通信岗位的"定海神针"。  相似文献   

19.
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SZ-7)载人飞船,此次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我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0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人太空。 月球探测是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探测分三步走。第一步“绕”,发射环绕月球探测的嫦娥一号;第二步“落”,发射可释放落月探测装置的航天器;第三步“回”.在月面自动采样后携带月表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