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出版的《地理学名词》(第二版)中,对喀斯特一词作如下注释:“又称‘岩溶’。可溶岩在天然水中经受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地貌和水系特征的自然景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夕卡岩矿床是自然界重要的矿床类型,亦是矿业界重点勘查对象。正因如此,长期以来业界一直关注对它的研究,其研究历史极为悠久。对它的成因认识,传统的观点均认为,是岩浆侵入接触交代成因。通过笔者对“夕卡岩”这一词汇的追根索源,以及对国内外夕卡岩及其矿床产出环境的分析和研究,认识到,夕卡岩及其矿床可产出于多种地质环境,可由多种地质作用形成,是多成因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3.
1988年3月24-25日在京召开的地理、地质和气象等学科部份交叉协调会上,将“热带稀树草原”(savanna)订为“萨王纳”,而“喀斯特”(karst)与“岩溶”定为哪个,尚在争议*中(见《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8年第1期)。上述两个名词分别涉及地质、地理、气象、土壤、油矿、水利、环境、农业、林业、生物、畜牧等多种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并已进入日常生活。我国旅游业在介绍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的形成时就曾用到过“岩溶”和“喀斯特”这两个名词;同样,除了地理、气象和生态所特指的savanna以外,还有些地区的小片草地和加拿大的沼泽地也以savanna相称。由此,河名、地名、城市名、花名、草名、鸟名等等以此或冠以savanna命名者为数不少,这是由其“平原,草原、牧原、雪原、冰野”这些含义诱导出来的。由于其用向如此广泛,因此,除了专业辞书之外,差不多国内外一些常见的普通非专业性字典,对此两词均有收录。karst和savanna的汉语定名是两个音译名和意译名长期并存的外来术语。各专业之间在称谓上尚无大的分歧,不像annatto这个名词,林业称为胭脂红;食品称为胭脂树红(从胭脂树种子壳中提取的天然色素);纺织称为胭脂树红(浅橙色),橙色植物染料;水产称为熏鱼着色用的植物染料;化工称为胭脂树橙(取自Bixa Orellana胭脂树,用作染料,可染丝、棉、羊毛和食物)。在此,“胭脂红”,“胭脂树红”,“胭脂树橙”三者之间是要协调统一的。到底是红色,橙色还是浅橙色也是必须审定的。而现在对karst与savanna是要在现有的音译名与意译名之间作出选择或另订新名。karst一词源出希腊语,1884年美国地貌学家戴维斯提出了“喀斯特化”这个术语,1901年南斯拉夫学者J.Cvijic首先采用。所谓karst,系指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次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1966年我国第二次喀斯特学术会议建议将“喀斯特”改为“岩溶”。此后,经过22年音译名与意译名长期并存之后,现在又提出要恢复“喀斯特”这个音译名。为什么?显然是认为“岩溶”不能表达karst的全部含义。在此,也许还可以提出另一个理由:保留“喀斯特”这个名词有利于向国际共通词靠拢,这就是马宾、林立所提出的,在各门学科中有些名词术语在英、德、法、俄四种文字中,其拼法、读音、含义均相同,他们主张,我国引进这类国际共通词时不用汉字,而用拉丁字母标音。karst在英、德、法、俄四种文字中均为“三同”,即同拼法、同音、同义。因此,我国可直接写成Kasītè,而“岩溶”这个名词则无这种方便。savanna一词源出西班牙语zavana,现作sabana,系指平原,草原之意。但生物学家所称的savanna,系指萨王纳植被,或萨王纳群落,即热带稀树干草原;地理学家所称的savanna(汉译萨瓦那)系指南北两半球分别与赤道雨林相邻的地区,介于赤道雨林与热带荒漠之间。草类是其主要的植被,穿插着稀疏的树木。因此,汉译为“热带稀树干草原”。此外,还有南美洲的热带无树草原(llanos)和巴西热带草原(campos),这是萨瓦那的两个特殊类型。后者位于亚马孙河流域的赤道森林以南,或是开阔无树的草原,或有大片林地;气候学家所称的savanna climate,汉译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出现在非洲和南美的赤道雨林气候向极的一侧,澳洲北部亦有广泛分布。其自然植被为稀树干草原,因此,又称“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在气候学上,人们常把萨瓦那地区的气候称作苏丹型。此类地区由于草被繁茂,所以牧养着许多牲畜。从以上所述,karst和savanna均属含义多的术语,如何命名?我国对待多义词的翻译自古主张音译。唐代玄奘提出的“五不译”中,就有“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他的所谓不译,即不译意而是译音,一千多年过去了,这条原则沿用至今,在科技翻译中这类例子实非少见,主张恢复“喀斯特”而取消“岩溶”者就是最新一例。音译的缺点是不能“望文知义”,意译的缺点是对原文含义多的术语,汉文不足以尽之,对原词的含义有漏损。怎么办?有人主张:“迂有势难兼收并蓄,则求所最大部分最大涵义。若都不可得,苟原名为义多方,在此为甲义则甲之,在彼为乙义则乙之。”依我看,这可能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实际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已在有意无意地实行这个办法了,例如,土壤学中“savanna red soil”一词,既不命名为“萨王纳红色土”,也不采纳过去所译的“热带稀树干草原红色土”,而是定名为“燥红土”。通过对karst和savanna这两个名词的审定可以看出,我们似乎需要做好“产前”“产后”的服务工作,即定名前的可行性调查和定名后新出现矛盾的处理。我想,如果这二者办好了,定名之后就会“众人称善”,要不然,就有可能“尚在争议中”,即使规定了,由于新出现矛盾解决不了,用户“碍难从命”,只好自行其道,这样,就有可能新的混乱又从此开始了。最近,我从各专业词书中,收集了一些由karst和savanna所构成的一些名词术语,虽然为数有限,但也说明一些问题,现录列于下:karst 岩溶,喀斯特karst base level 岩溶(侵蚀)基准(面),喀斯特(侵蚀)基准(面)karst basin 岩溶盆地,喀斯特盆地karst breccia 岩溶角砾岩karst bridge 喀斯特桥karst collapse 岩溶陷落karst cave 岩溶洞,喀斯特洞karst cycle 岩溶旋回,喀斯特旋回,喀斯特循环karst depression 岩溶洼地,喀斯特盆地karst erosion 岩溶侵蚀,喀斯特侵蚀karst fens 喀斯特沼泽karst fenstes 喀斯特天窗karsten 喀斯特沟karst funnel 岩溶漏斗,喀斯特漏斗karst glacier 喀斯特冰川(冰川风化侵蚀貌似喀斯特地形)karst hill 岩溶丘陵,喀斯特丘陵karstic channel 岩溶槽,岩溶漏水沟karstic feature 岩溶地形,喀斯特地形karstic formation 岩溶地层,岩溶构造,喀斯特构造karstic hydrology 岩溶水文学,喀斯特水文学karstic stony column 岩溶石柱,喀斯特石柱karstification 岩溶作用,岩溶形成作用,喀斯特作用karst lake 岩溶湖,喀斯特湖karst landscape 岩溶景观,喀斯特景观karst landform 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 岩溶地区,喀斯特地区karst margin plain 喀斯特边缘平原karst peneplain 岩溶准平原,喀斯特准平原karst phenomenon 岩溶现象,喀斯特现象karst pit (灰岩中)岩溶井,落水洞,喀斯特井karst plain 岩溶平原,喀斯特平原karst red earth 红色灰岩土,红色石灰土karst region 岩溶(地)区,喀斯特地区karst source 岩溶泉,喀斯特泉karst topography 岩溶地形,喀斯特地形karst plateau 岩溶高原,喀斯特高原karst process 岩溶作用,喀斯特作用karst valley 岩溶槽谷,溶蚀谷地,喀斯特谷karstology 岩溶学,喀斯特学karst water 岩溶水,喀斯特水karst well 岩溶井,竖井karst window 喀斯特天窗karst nu 裸露岩溶karst parfait 发育完全的岩溶karst profond 深原岩溶karst sous-jacent 地下岩溶karst superficial 表层岩溶relief karstique 喀斯特地貌savanna 萨王纳群落(热带稀树干草原),热带稀树草原,热带和亚热带稀树或无树草原savanna soils 热带稀树草原土savanna woodlland 热带稀树草原林地savanna red soil 热带稀树干草原红色土,燥红土savanna forest (热带或亚热带)稀树草原林savanna climate 稀树干草原气候savanna flower 热带草原花savanna grass 稀树草原草savane f 热带稀树干草原,萨王纳群落savane a bois clairseme 热带稀树草原savane a epineux 热带带刺灌丛草原savane a hautes herbes 热带高草草原savane a plantes succu1entes 热带多浆植物草原savane arboree 热带稀树干草原savane arbustive 热带灌木干草原savane basse marecageuse 热带低位沼泽草原savane boisee 热带稀树草原savane broussaieuse 热带灌木草原savane daltitude 热带高原草原savane de degradation 衍生稀树草原savane de plaine 热带平地草原savane de substitution 热带次生草原savane desertifiee 热带荒漠草原savane herbeuse 热带无树干草原savane inondable 热带水淹草原savane secondaire 热带次生草原savane tremblante 热带低位沼泽草原现按照将“热带稀树草原”改为“萨王纳”,修改上表中部分术语的情况是这样的: 修改前 修改后热带稀树草原土 萨王纳土热带稀树草原林地 萨王纳林地热带带刺灌丛草原 带刺灌丛萨王纳热带高草草原 高草萨王纳热带高原草原 高原萨王纳衍生稀树草原 衍生萨王纳热带平地草原 平地萨王纳热带次生草原 次生萨王纳热带荒漠草原 荒漠萨王纳热带水淹草原 水淹萨王纳热带低位沼泽草原 低位沼泽萨王纳这样一改,不但savanna原有的几种不同含义统统不见了,而且出现像“水淹萨王纳,这样非牛非马的怪名词:再看看以上由karst所构成的一些名词,如果我们确定恢复“喀斯特”而取消“岩溶”,其情况似乎比萨王纳稍微好一点,但也并不是没有问题,例如: 修改前 修改后裸露岩溶 裸露喀斯特发育完全的岩溶 发育完全的喀斯特深厚岩溶 深厚喀斯特地下岩溶 地下喀斯特表层岩溶 表层喀斯特在前表所列karst red earth一词的汉名,既不冠以“岩溶”也不冠以“喀斯特”,而是定名为“红色灰岩土”。由于各学科各专业之间交叉名词影响很大,其交叉面越广影响越大,已进入日常生活的名词则影响更大,“喀斯特”,“萨王纳”一改动,不但各专业词书中由其所构成的名词术语大部分都得改动,而且辞源、辞海、百科全书之类及普通字典都得跟着改。国外韦氏字典,牛津字典中有关karst和savanna的解释继续存在,说不定我们的后来人在什么时候又根据这类字典的解释恢复现在流行的一些名词。黄昭厚同志说:“现代科学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是一个规律,随之产生的术语交叉不可避免,审定工作深入发展,对如何做好交叉术语的协调一致成为作好名词审定的关键。”(见《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8年第1期P.11)本文的目的就是根据上述精神提供一点肤浅的看法和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热水是集热、水、矿为一体的绿色新型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能源双重属性.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岩溶石山区中心地带,构造十分复杂,地层发育齐全,为地热水形成及富集创造了有利条件.构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可进一步指明区域找矿方向,有望实现对新探获的地热水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西藏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是我国西部的重点成矿区带之一,带内发育大规模以燕山期一喜马拉雅期岩浆作用为主的铜铁多金属矿床组合,成矿条件十分有利。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开展的资源评价取得了突出的进展,新发现和评价了驱龙、亚贵拉、雄村等一批大型、特大型铜铅锌矿床,主要的矿床类型有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和热液型铅锌银矿。同时区内大型矿床相对集中,沿青藏铁路沿线形成了驱龙一甲马、厅宫一冲江、亚贵拉一洞中拉等多个大型铜多金属矿集区。作者在资源评价与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铜铁金属矿以及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的成矿规律,指出区内还具有进一步的找矿潜力,提出在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建设国家铜多金属矿产基地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相似文献   

6.
文化论和进化论是差异很大的心理学元理论,它们对许多心理学问题都有不同看法,由此形成心理学中二者的纷争。其纷争主要表现在心理发展路向、心理规律与决定因素、发展路径、对心理文化差异的解释、立场与理念和判定心理或行为的标准等几方面。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两种理论实际上呈互补关系,可以把它们整合起来。这样能够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更为合理的解释,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7.
有机体与环境的暂时联系形成的规律是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伊·彼·巴甫洛夫证明,暂时联系是在客观现实的某些事物或现象或它们的(刺激物的)特性、品质、属性对有机体的影响下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的. 伊·彼·巴甫洛夫说明,影响有机体的某些事物或现象,例如,食物、痛的刺激等能立刻引起有机体的生理活物.这些外部影响对有机体有直接的生物学的意义——它们被有机体同化或威胁着有机体的完整性. 外部世界的另一些事物和现象一对象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中,有许多学者和许多学科在自组织问题的纲领下工作,但是,目前在自组织的整个面貌,诸理论的相互关系方面尚有许多不清晰之处。本文根据现代自组织理论的成果,探索性地提出四种自组织的基本机制。作者认为,自组织运动是这四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对它们在自组织整体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简单的探讨。这些讨论对清楚认识自组织纲领的全貌,对恰当理解诸种理论学科在整个纲领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洛塔岩溶石地山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基础上,实施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表层岩溶带、岩溶石山地区水土流失定量评价、生态重建与恢复试验等示范研究,系统总结生态系统对岩溶水循环的影响,构建洛塔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为西南岩溶石山区岩溶水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与实用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1999,(12):37-38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项目包括以下四项技术: 1.矿区注浆帷幕截流技术 水口山帷幕是我国在厚层灰岩中建造的第一条深帷幕.岩溶矿床采取疏干排水费用大,易引起地面塌陷等环境灾害,且矿区地下水进水断面不宽,存在强迳流带;通过钻孔注入水硬性材料,截断主过水通道,达到减少矿坑涌水量,避免淹坑,控制地面塌陷发生的目的.矿区注浆帷幕截流技术是我国独创的矿区防治水新方法,30年来国内总计完成了十余条帷幕,由该院负责或参与的矿区帷幕就达五条,在利用物探指导施工、大量使用低廉的代用材料、定向导斜钻进技术、集中造浆机械化程度等方面,形成了成熟、实用的技术方法,水口山帷幕截流率达55%,铜录山帷幕为61%.矿区注浆帷幕截流技术的出现,将我国乃至世界矿山防治水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帷幕可为矿区节约排水电费每年数十万元,且避免了水源枯竭、地面塌陷等环境灾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显著.  相似文献   

11.
吴海江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9):100-101,108
科学与人文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在思维模式、精神气质、文化内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具有相互不可归约的独立存在的价值.但科学与人文又并非绝然对立的,它们既相异区别,又同源共生、和合统一.科学与人文皆源于人对自由的追求,它们都是反映人的类特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都是确证人的自由本质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丁哲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3(8):28-31,36
本文通过对原子论方法与系统论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特征、应用对象和条件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对两种方法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明确的回答。本文认为,由于两种方法内在特性的差别,决定了它们各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和局限性。系统论方法较原子论方法更适合解决现代科学研究所面临的众多问题,代表了方法论发展的新特点。但也不能否认原子论方法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有系统论方法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名词术语审定的原则及方法第2.3.2则要求:“不易分清主、副科关系的一部分交叉词,几个学科要互相协调,统一订名。”地学各分支学科之间部分交叉词长期未能统一。现趁各学科名词审定的机会,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领导下,地学各分支学科,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学、土壤学、气象学、测绘学等七个学科的分委员会,于1987年和1988年召开了多次学科间的协调会,本着各抒己见、民主协商、着眼于长远,要统一订正的名词尽可能统一的精神,对各学科共同使用的一些名词术语进行协调,使部分术语得到统一;部分名词作了订正;另有少部分因种种原因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有关学科仍保留其习用的称谓。一、经过协商,使大部分交叉词得到统一。属于这类词的有喀斯特、判读、大陆架、海拔、地貌学等20余个名词。例如喀斯特原系Karst的音译,指石灰岩等岩石被溶蚀而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因南斯拉夫的Karst山得名,并被国际地理学界所接受,我国亦一直采用此词的音译。我国地质界倾向于采用意译为“岩溶”,并在1966年召开的一次岩溶学术会议上被广泛接受。此后在广西建立的研究机构也采用了“岩溶研究所”的名称。这次审定过程中地理界提出采用原先的音译较好,既照顾到国际上的习惯用法,又可包括黄土和冰川地区类似的现象。例如用“热喀斯特”就比“热岩溶”恰当。协调会上多数委员同意这个意见。但地质学名词审定工作仍在进行中,如果将来多数委员坚持称岩溶,则以“喀斯特,又称岩溶”处理。又如对遥感图象的判读(Interpretation),曾先后采用过判读、解译、解释、识别等多种称谓。现经地理与测绘分委员会协商,拟采用“判读”。二、纠正了过去的讹误:典型的例子是许多人长期以来将“潟(音细)湖”误作“泻湖”。原来的繁体“瀉”字与“潟”字形同音近而歧义。据查,“泻”系液体快流之意,如“一泻千里”;而“潟”则是咸水浸渍的土地。近海地区海水浸漫之湖理当称“潟湖”,而且中小学地理教科书中已正确使用此词。这次审定过程中,地理分委员会坚持去讹从正,并在协调会上一致通过。三、对各分支学科用法不一,但因长期习用,暂时尚无法统一的,则暂且存异。典型的例子是地理名词中的“亚热带”与气象名词中的“副热带”,同是对应是英文Subtropical Zone。尽管“亚”与“副”在中文中含义有所区别:“亚”有等级的差别,如冠军高于亚军;而“副”有主从之别,如正业、副业,正主席、副主席等。协调会多数人同意称“亚热带”,但气象界长期使用“副热带”一词,并且“副热带高压”在气象预报上常简称为“副高”;一旦改为“亚高”很难被接受。因此在这两个学科的名词中分别采用各自的习惯用法,而加注“又称”。又如地质界地理界习用“大气圈”、“岩石圈”,而气象界、地球物理界习用“大气层”、“岩石层”;地质界习用“亚粘土”,地理界、土壤界习用“壤土”;地理界习用“地图学”,测绘界习用“地图制图学”(或简称为“制图学”)。这些名词,虽经协商,一时尚难统一,有待将来经过更长时间的使用方能逐步取得一致意见。总之,通过学科间的协调,使不少同义异名的词得到统一,并纠正了少数误用的词。也还有一些名词各有关学科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有待将来逐步统一。通过这项工作,我们觉得协调会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使相关的学科有机会相互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解决了不少问题。而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恰是这种协调会最恰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同时,我们认为协调工作仍需加强,力求做到协调统一,不再存异。这一方面要求有关学科克服困难,放弃习用多年的称谓;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领导,有些意见不一致的交叉词可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裁定,强行统一。个别学科的同志在几年内可能存在一些困难,但对后来者将是莫大的方便。事实上国务院于1984年2月27日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废除了我们习用多年的“达因”、“尔格”、“埃()”、“巴”、“卡”、“克当量”等许多单位,我们这一代人虽然不习惯,但也在写作、出版时遵照这个规定执行了。难道上述地学名词稍作改变的难度比这些单位的彻底废除还要大吗?现在各持己见沿用下去,多少年以后还是要统一,与其让将来更多的人感到困难,不如由我们这一代人来克服它。因此,我们建议交叉词的协调在充分讨论协商的基础上如仍有分歧,则应由全国名委会予以裁定,有关学科应遵照统一裁定的称谓使用。做到现在就统一,不再等到将来。  相似文献   

14.
植物王国     
世界上有生命的东西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植物,另一类是动物,可分别把它们称作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在植物王国里,有许多的“国民”——各种各样的植物,已被人类发现的植物有40多万种,所以我们可以说,植物的多样性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5.
热分析是表征各类物质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仪器分析的一个分支,广泛用于材料科学等各学科领域。现行的术语标准是23年前在我国著名物理化学(热化学)家胡日恒先生主持下制订的,它对我国热分析术语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近20余年,热分析技术与方法及其应用有了很大的进步,国际上,对热分析的基础术语有了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3,(8):87-87
原生晕找盲矿法矿体法的重要理论依据是热液矿床体及其原生晕具有明显的轴(垂)向分带,每个矿体都有自己的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但在研究中发现,有很多矿床原生晕的轴(垂)向分带出现“反常、反分带现象”,用一次成矿形成的原生晕分带理论无法解释,困惑了化探专家几十年,严重影响了原生晕方法找盲矿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人造材料。为此,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都正在对这种超材料的奇异特性进行研究,发掘它们在生活应用中的各种可能性。尽管目前人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关于这些材料的构思、设计和初步应用,包括弹性陶瓷、无感斗篷和可编程橡胶海绵等,但科学家们还是希望能改变这种材料的力学特性,并来操纵材料的外观和其他性质,使得这些新材料  相似文献   

18.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传家之宝。然而,在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人中,有不少人好了伤疤忘了痛,丢掉了传统美德和传家之宝,奢侈、浪费行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影响节约的观念,直接妨碍了人们倡导节约风尚和影响建设节约型社会。因此,笔者把它们称之为——1.探明煤炭储量可用百十年,不在乎烧点儿煤。据国家地质矿产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最缺的是石油,现已探明煤炭可开采80年以上。于是,“煤改油”项目喧嚣尘上,燃煤电厂纷纷上马。同时,我国有30%的国土遭受酸雨危害,酸雨每年给我…  相似文献   

19.
数学中的游戏因素及其对于数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戏与数学作为两项人类活动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这种共性主要体现在它们的性质、结构以及实践等三个方面。数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关系。游戏的精神一直伴随着数学的成长和发展 ,成为数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了数学的发展 ;游戏激发了许多重要数学思想的产生 ,游戏促进了数学知识的传播 ,游戏是数学人才发现的有效途径。此外 ,游戏还在数学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报告——自然哲学方向》旨在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对近些年来围绕“恩格斯传统下自然哲学”研究做一次综合性的调查,以形成对“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中“自然哲学”方向发展状况的概述。“恩格斯传统下自然哲学(自然观)”的研究曾是“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由于诸多原因如研究人数减少、学科平台单一和科研立项较少等原因作用下,该研究方向逐渐弱化。但近些年,“恩格斯传统下自然哲学(自然观)”的研究有逐步回升的趋势。在我国日益重视生态问题的大背景下,许多学者从“恩格斯传统下的自然哲学(自然观)”出发,站在多个角度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开展研究,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从未来学科发展与建设角度考量,在集中研究团队、确定研究主题、培养研究人才与搭建多种学术研究平台等方面,都可以有效拓展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空间,构建新的问题研究领域和形成新时代该领域的研究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