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论     
《世界博览》2013,(17):7-7
事件:8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薄熙来出庭受审,被告人亲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及各界群众一百余人旁听了庭审。外媒观点:美联社:在开庭前21分钟,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新浪官方微博开始详尽更新并全天不停地公布了包括证词细节、照片,甚至还有一名重要证人音频片段的内容。当天,济南中院的粉丝从7万猛增到30万,一些内容被转发上万次,包括身穿白色衬衫的薄熙来站在被告席上,双手在身前交叉、没戴手铐的照片。  相似文献   

2.
朱庆臻  张秀娟 《科技信息》2009,(23):I0386-I0386
被告人贾某与被害人武某原系夫妻关系.二人于2005年8月登记结婚,与被告人吴某(系被告人贾某之母)共同生活在吴某名下的房子里。被告人贾某与被害人武某婚后,由于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双方经常因琐事争吵,矛盾不断升级,关系逐渐恶化。2006年4月,被害人武某起诉至某市某区人民法院,要求解除与被告人贾某的婚姻关系。2006年9月10日,经开庭审理,法院认为被害人武某与被告人贾某双方夫妻关系确已完全破裂,判令准许双方离婚.宣判后,贾某不服,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06年9月17日,被害人武某欲搬离被告人吴某的住处,回到娘家居住.遭到贾某的强烈反对,双方因而在客厅发生争吵。被告人吴某见状.对贾某和武某说:“你们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非要吵?要吵回你们屋里吵去。”被告人贾某和被害人武某遂进入二人卧室,并关上了房门,被告人吴某留在客厅看电视。在房间里,被告人贾某提出性交的要求,遭到被害人武某的拒绝,被告人贾某便使用暴力强行与被害人武某性交,武某反抗并骂贾某,被告人吴某听到武某的叫骂,一气之下,将房门外面的插销插上,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被告人贾某强行与被害人武某发生了性关系,且致使武某的胸部,腹部等多处地方被咬伤,抓伤等。该市某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贾某、吴某犯强奸罪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该案在审理过程中,公诉机关撤销了对被告人吴某的指控。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贾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一审宣判后,被告人贾某未上诉。  相似文献   

3.
试析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死亡对诉讼的影响周念宇一在现行立法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对刑事诉讼程序有重要影响。刑诉法第15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相似文献   

4.
业界风云     
薄熙来上任商务部部长 2004年3月1日,商务部新一任部长正式走马上任,他就是薄熙来。从辽宁省省长到商务部长,薄熙来正担负起新的使命,他的上任将会给商务部以及我国的内外贸易行业带来哪些新的改革,我们翘首以待。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辩护人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来说,不是绝对的依附,而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辩护人的上诉权也不应完全取决于被告人的意愿,而应赋予辩护人“独立的上诉权”。对此,文章从被告人不愿上诉的主观原因、律师在诉讼中的优势、“控”“辩”双方的平等地位及辩护人“独立的上诉权”与被告人“拒辩权”的关系等几个方面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6月12上午,在合肥出席“中部崛起”商务座谈会的商务部长薄熙来,在安徽省领导王金山、孙金龙、文海英等陪同下,到合肥高新区考察。  相似文献   

7.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的提问享有沉默不语的权利。何为沉默权,我国是否应确立沉默权,学术界有不同观点。我国应确立沉默权制度,从而保障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普通程序简化审以不突破现有法律寻求合法性,同时由于建立在被告人认罪的基础上,且有利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从整体上实现正义,而具有公正性的基础。但目前对该项改革的公正性的程序保障不足,应赋予被告人知悉权。获得律师帮助权及设立其它程序保障被告人对普通程序简化审的选择,是合法、自愿、明智的,且其认罪、选择必须得到中立法官的审查确认。  相似文献   

9.
一、辩护制度的沿革辩护作为一种制度是在古罗马共和国后半期产生的。当时,社会上曾出现了一些被称为“保护人”、“雄辩家”之类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人。他们积极参加到诉讼中去,替被告人反驳无根据的指控,并给被告人提供某些法律上的帮助,从而使法院对被告人的判处趋于合理。虽然这些人所从事的并非法律明文规定的诉讼行为,但却是为国家和社会所认可的职业。显然,他们的行为已经被纳入了一定的行为规范,即早期的辩护制度。从他们所起到的维护被告人利益的作用上看,无疑已经充当了现代意义上的辩护人。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10.
论沉默权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一项重要的基本诉讼权利,是公民用于对抗国家追诉机关的最低防御性权利,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防御权和人格权,沉默权有利于遏制刑讯逼供,这对于中国长期存在的难以根治的刑讯逼供问题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各国诉讼机制的日趋成熟,国际社会对人权保障问题越来越关注,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刑事立法中对于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的规定存在不足。根据目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几种严重问题,我们应从立法上明确保障被告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2.
在刑事性的税务诉讼中,在坚持无罪推定原则及控方对犯罪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责任的基础上,规定一部分控方难以证明甚至无法证明,而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纳税人易于证明的辩护事实由纳税人承担举证责任,将有利于查清事实真相及实现保障人权与控制犯罪的平衡。同时,在设置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纳税人承担举证责任制度时,为了保护纳税人的利益,应严格限定其适用范围和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3.
公正是刑事诉讼的最高价值。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目标应当是追求司法的公正和正义,而完善被告人的权利保障机制应是刑事诉讼改革的重要内容。确定个体利益优先即被告人利益优先作为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是我国刑事诉讼走向公正明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高端互动     
薄熙来:中国将从三方面全力推进保护知识产权在2006年04月1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表示,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中国政府正在从三个方面积极、全力地推进:第一是打击犯罪;第二是教育广大公众,增强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第三是通过立法来编织起一个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保护被告人上诉权的一项重要原则,应从三个方面把握其特点:上诉人的范围特定,只有被告人一方上诉,不得加重处罚;我国法律对上诉不加刑原则适用的限制性规定;司法实践中上诉不加刑原则适用上存在的争议。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司法界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保障刑事被告人人权、维护被告人的尊严上。然而涉度被害人权利保障方面的问题或者刑事被害人的尊严问题,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却一次又一次地被忽略。在探究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被忽视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引起我国司法界对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21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在香港万豪酒店举行“辽宁-香港科技合作座谈会”。辽宁省省长薄熙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科部部长初立农出席座谈会。省科技厅、教育厅、财政厅、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香港大学等7所著名大学的校长参加了  相似文献   

18.
《创新科技》2007,(9):4-5
薄熙来表示,中国产品质量安全在半年以后会有一个很大提升,中国政府将利用现在到年底这段时间全力以赴.对全国的质量安全来一次大清理,同时采取一些非常严厉的措施来推进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19.
辩护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种刑事诉讼权利,依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行使辩护权。本文作者就"拒绝辩护"问题.根据国内外的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践,从当事人"拒绝辩护"到律师拒绝辩护两个正反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律师随意拒绝为当事人辩护是不慎重的,也有悖于法律规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举证责任的分配与承担是诉讼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是否应该负举证责任,历来是法学界争论的热点话题。本文从目前法学界对这一问题存在的分歧和争议入手,探讨和分析刑事被告人在一些特定情形下应该负举证责任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