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卡特的人权外交在其初期,对拉美各国民主制的推行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与拉美各国的紧张关系,但由于人权外交只不过是美国决策者在不得己的情况下所实行的一种策略,其实质是利用“人权”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维护美国在西半球的盟主地位,因此,遭到拉美各国的反对,最终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2.
外刊概要     
<正>奥巴马在拉美的伙伴协定Abraham F.Lowenthal(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客座教授)拉美对美国愈发重要,一是移民和经济一体化虚化了美国与拉美邻国的边界;二是拉美拥有丰富的资源,是美国商品和服务的主要市场;三是拉美在能源、反毒等国际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四是拉美与美国在西半球分享重要的价值观。奥巴马政府对拉美兴趣浓厚,且有实力开展对拉美外交。其一,奥巴马新政  相似文献   

3.
“悄悄的入侵者”到过美国迈阿密、休斯敦、达拉斯、洛杉矶、纽约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来自拉美、操西班牙语的移民随处可见。有些地区几乎成了拉丁美洲人的天下。他们居住集中,保留着拉美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大批移居美国是从1960年以后开始的。据美国官方1979年统计,合法的拉美移民约1,210万。其中墨西哥人约730万,波多黎各人170万,古巴人80万,中、南美洲人84万,来自拉美其余各国的130万。拉美移民85%左右定居在城  相似文献   

4.
90年代初,墨西哥曾是拉美经济发展的“明星”.前总统萨利纳斯实行的经济改革曾令拉美各国刮目相看.然而,1994年12月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它倾刻间从“改革的样板”变  相似文献   

5.
美国、英国以及西欧、拉美各国,常常为过多的摄食饱和脂肪酸而担忧,所以,他们热衷于追求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特别是鱼贝类产品。在鱼汛期间,往往会打捕到大量品质比较低劣的鱼,没有多大食用价值,而且给加  相似文献   

6.
拉丁美洲在美国的冷战战略中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冷战初期,美国没有给拉美提供政府援助而是让垄断资本去自由开发;古巴革命的冲击和拉美人民不满情绪的高涨迫使肯尼迪政府推出了“争取进步联盟”,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美国政府对拉美政策再无大的突破,里根政府再一次把意识形态因素提上了议事日程;冷战的结束更使得拉美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大大下降。意识形态、冷战进程、历史积淀和控制手法是冷战时期美国对拉美政策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拉丁美洲长期被视为美国的后院。早在1823年,美国就抛出了独占拉美的“门罗主义”。“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门罗主义是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基石。”(1)30年代,罗斯福对美国的拉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奉行“睦邻政策”。二战以来近半个世纪,美国对拉美政策也历经风风雨雨,本文拟就二战后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历史演进,分阶段作一粗浅铺陈。  相似文献   

8.
1982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美国总统里根亲赴拉美,访问了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洪都拉斯,还会晤了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的领导人。这是他就任总统以来第一次出访拉美国家。里根此行的目的何在?简言之,为了巩固美国的“后院”和“南大门”,维护美国在拉美的重大经济利益,修补美国与拉美之间的裂痕,缓和经济矛盾,加强  相似文献   

9.
3月中下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访问时,发表了未来对拉美的新没想,其中在首要位置用了相当篇幅强调,拉美安全已经对美国和拉美构成全面挑战,“美洲现在最关心的是她的人民和社会安全……犯罪集团和毒品走私团伙不仅威胁着我们公民的安全、经济发展和投资,而且更是直接威胁到西半球的民主”。  相似文献   

10.
拉美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轰轰烈烈的国有化后,目前非国有化又顺应时势席卷而来。拉美各国的非国有化不仅涉及的范围广泛,而且形式多样,取得了引人注意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拉美为什么会"诞生"查韦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冷战结束的大背景下,美国支持的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开始筹划以"新自由主义"改造拉美。1990年,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在华盛顿召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洲开发银行以及美国财政官员,公开为拉美开出了"政府最小化、贸易自由化、经济市场化、国企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药方,这一被称为"华盛顿共识"的理论体系彻  相似文献   

12.
一、人才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1.从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看人才问题。 综合国力竞争,归根是人才的竞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94年2月公布的“世界科学报告。指出“一个国家强大也可说关键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多、寡、优、劣”。并公布了各国1000个公民中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日本4.7人,美国3.8人,东欧2.1人,欧共1.9人,亚洲新兴工业国家1.0人,拉美0.5人,中国0.4人,从上可以看综合国力与人才的关系,而我国人才比例不仅低于亚洲新兴工业国家,而且低于拉美国家。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3.
董春岭 《世界知识》2013,(24):44-45
11月18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美洲国家组织发表了题为《美国与拉美:伙伴关系的力量》的演讲,阐述了美国对拉美的新政策,他指出:“门罗主义”从1823年提出以来,一直是美国外交的接本政策,它赋予了美国特殊的权威,可介入拉美事务,阻止欧洲在该地区扩展影响力,历任总统都在强化这一信条,但令天,美国选择放弃。“门罗主义时代”已经终结,美国将不再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干预其他美洲国家的事务,而是在平等与合作的基础上与美洲箨国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倡议”谋求建立“泛美自由贸易区”,保住美国在拉美后院的传统利益,同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势力抗衡。6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向拉美国家的使节和美国工商界代表发表讲话,提出了一项对拉美的新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5.
正3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邻国古巴展开了历史性的正式访问,这是美国总统1928年来首次访问古巴,也是美古断交55年以来两国最重要的外交互动。外界认为,美古复交及奥巴马的此次访问标志着两国关系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也将深远影响美国的拉美政策。美古不再敌对后,美国在拉美的军事存在势必面临更多争议。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拉丁美洲,可以说是个文学兴盛的大陆。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拉美文坛叙事文学的黄金时期,涌现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不少还被译成各国文字,其中不乏惊世之作。世界文坛上的“荣誉桂冠”诺贝尔文学奖就曾被3位拉美作家撷取。  相似文献   

17.
民族民主运动的浪潮二次大战后,大多数拉美国家的经济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增长。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头八年,拉美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为5.4%;1968年至1974年为8.5%;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1975年到1978年增长率减至4%;但1979年又有明显回升。值得注意的是,拉美民族经济成份的不断增长,推动了这个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一浪高过一浪。目前,墨西哥和南美诸国,基本处于以壮大民族经济、逐步摆脱美国控制、继续推进“民主化”进程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阶段。而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则处于激烈的变动时期。这是因为那里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低于南美诸国;  相似文献   

18.
正4月13日,第八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会议的主题之一便是反腐,在西半球各国围绕委内瑞拉危机、美拉关系等问题吵得一塌糊涂的混乱局面下,各方却在加强反腐合作方面达成共识,凸显腐败问题已成为影响拉美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毒瘤。"洗车行动"揭开腐败黑幕近年来,拉美腐败案频频被媒体曝光,拉美俨然已经成为全球腐败"重灾区"。特别是巴西,政商勾结、权钱交易、企业海外扩张失控,几乎成为拉美腐败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9.
拉丁美洲历来被美国视为自己称霸世界的战略后方,对外政策的试验场.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的许多手法,如扶植代理人、策划军事政变、建立军事政治集团、通过“援助”和贷款进行掠夺和控制等都在这个试验场上使用过.但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拉美国家的日益觉醒,美国对拉美  相似文献   

20.
魏红霞 《世界知识》2008,(21):34-35
美国已从法理上将拉美控制在自己的堡垒中,拉美人则一直在为“美洲人”的美洲奋斗。目前拉美人不可能走得太远,但如有第三方因素介入,那后果就难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