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发展城市化的同时,又将中国的传统屋顶形式得以保存下来,发展属于乡村的特色建筑,生态环境,生成与自然相融合的画面。文章对于田野中保留古典传统元素进行了分析解说,也探讨了新乡村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传统民居装饰中的动物、植物、器物、符图和人物吉祥图案五个方面论述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装饰图案“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它所潜隐的观念化的象征意义更能表达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式上的诉说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纹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性,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无穷的魅力,而其中的传统吉祥图案更是体现人们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祝福。吉祥图案具有观念性极强的艺术特点和象征性,其个性鲜明的表现形式和寓意深刻的象征性,如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造型的吉祥题材,各种龟、鹤、鹿、象、龙、凤之类的吉祥动物;松、竹、梅、桂、石榴、合欢之类的吉祥植物;还有如意、银锭、寿石、礼器之类的器物。这些纹样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直至今日,传统吉祥图案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纹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性,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无穷的魅力,而其中的传统吉祥图案更是体现人们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祝福。吉祥图案具有观念性极强的艺术特点和象征性,其个性鲜明的表现形式和寓意深刻的象征性,如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造型的吉祥题材,各种龟、鹤、鹿、象、龙、凤之类的吉祥动物;松、竹、梅、桂、石榴、合欢之类的吉祥植物;还有如意、银锭、寿石、礼器之类的器物。这些纹样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直至今日,传统吉祥图案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吉祥符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传承并发扬它,将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烹饪美术设计之中,必定会使烹饪美术设计更具文化性和社会性。将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与烹饪吉祥图案的结合,可以分别从传统图形的"形""意""势"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屋顶作为建筑重要的语言形式时,建筑不单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艺术与文化.对中国传统屋顶的形式与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充分挖掘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下建筑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这些都值得现代建筑借鉴与发扬.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装饰丰富多姿,翼角的装饰是屋顶装饰中不可缺少的部件,翼角装饰提升了传统建筑的整体艺术性,丰富了人居处所的艺术文化内涵,是传统建筑中最富表现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土家民间织锦中的动物造型是中国民间工艺大家族中的一笔珍贵财富。因为它保持和溶合了世代相袭流传下来的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意识以及传统图案中的精华。本文从动物造型手法与规律着手,分析和归纳民间动物造型的意象组合的构成方法,为现代设计构思提供充满精神美的视觉形象。  相似文献   

9.
剪纸在中国民间是最具普遍性、广泛性、象征性的一种艺术形态,吉祥剪纸是一种观念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民俗生活的实现.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是用剪纸的方式把一些文化内涵流传到了现代,因而剪纸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剪纸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动物图形寓意是民间剪纸的一种题材,它的存在反映了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和意识.民间剪纸里的动物图形所包含的寓意是通过象征、比喻、谐音等形式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10.
苏芸 《科技信息》2009,(4):189-189
吉祥装饰拙中藏巧,朴中显美。中国传统吉祥装饰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畏惧与崇拜,对生命的信仰,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国传统吉祥装饰隐喻着世世代代为协调个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间关系时所采取的独特的文化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符号的资源极其丰富。它是中华文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典籍”。中国几千年传统吉祥图案及纹样经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为现代设计艺术做出了全新的贡献,吉祥装饰作为中华民族艺术之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必将以其独特的民族性走向世界,成为世莽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木结构——装配式木盒子住宅体系,通过搭建装配式木盒子住宅体系的整体框架以及对其中材料、基础、木盒子、木盒子组合、木盒子与木盒子连接、外围护体、木屋盖等核心问题的具体研究,阐述了以该体系建造的木构多层公寓各方面性能都能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木结构关键节点有大屋顶和柱头的榫卯连接等,为研究其对结构整体性能的作用,使用贴近分析木结构需要的有限元软件ABAQUS,根据木结构营造法式,构建包含台基层、柱架层、铺作层的大木作结构模型,采用了合理的网格划分措施用于研究在水平往复载荷和地震波作用下结构能的耗散和刚度变化。通过控制结构上覆的用来模拟屋架层的竖向荷载大小,得到结构不同竖向荷载时在往复加载下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表明一定程度上,木结构的大屋顶质量越大,耗能越可观,且结构整体刚度越大;结构刚度随水平力的增大出现恒量、刚度退化、刚度崩溃的变化阶段。通过结构静力推覆实验,得到柱头榫卯连接的破坏机理,表明古建木构架的修缮关键应加强节点处榫卯连接。通过分析节点的破坏方式,找出结构的薄弱部分,能为结构检测提供依据,并指导古建木结构的加固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13.
晋北留存大量的传统民居,这类民居在苛刻的自然条件下保留了下来,有很多适应自然的设计建造手法。通过对新平堡的瓮城入口和不同屋顶形态下院落风环境进行风模拟分析,将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分析手段相结合,客观地评价天镇新平堡民居的风环境,为晋北民居的防风防沙的改进作为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小说的产生、发展与史传有着深刻而直接的血缘关系,史传是孕育中国古典小说的母体。史传因其本身所含有的丰富的与小说创作息息相通的文学素质,而理所当然地规束着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演变乃至成熟。这种影响与规束体现在古典小说观念方面,即补史之阙的目的、以"史"为宗的评判标准、在事实与虚构间徘徊等。  相似文献   

15.
对可代表六柱混合支撑掩护式、四柱支撑掩护式及混合支撑掩护式、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的一般架型在五种工况下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支架在任一工作高度下顶梁、掩护梁、底座等构件的力学模型,为应力计算和强度校核提供了必要的力学数据。  相似文献   

16.
镇江西津渡古街是在千年古渡基础上形成的历史街区,完好地保存着六朝时期以来的中外历代古建筑,这些风格、造型、特征完全不同的建筑融合在一条街上,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体现了建筑美与自然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古建木梁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水平裂纹.为保护古建筑,采用XFEM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平荷载作用下古建木梁的裂纹扩展特性.基于木材材料特性,仅考虑木梁沿水平向产生裂纹,建立了含裂纹木梁的简化有限元模型.在顶部施加了水平位移荷载,研究了裂纹扩展过程中木梁应力、变形及裂缝的变化特征,讨论了不同因素对裂纹扩展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荷载步增大,木梁变形峰值增大,但表现不明显;木梁主应力峰值明显增大,且发生在裂尖附近;增大外荷载时,木梁应力峰值增大明显,其裂纹容易产生扩展;增大裂纹初始长度时,木梁受力性能变化不大.此外,采用有限元法中的XFEM技术可提高古建木梁裂纹扩展研究的效率,并进一步深入分析结构裂纹扩展失效机制,从而为古建筑保护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8.
士人园林中景点名称蕴含的隐逸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士人园林是中国古代从政入仕的文人群体所创造和游居的园林,是士人借以维系、传承和彰显自己政治理念、社会抱负、人格追求等精神价值的主要寄托和尊德修身的场所。为了在园林有限的空间和物质形态的种种限制之下创造出更为深远的艺术意境,使有限的园景之中容纳更多的文化内容,园居者往往借助和引申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些经典意象来命名园林建筑,这种选择成为其向世人表露志向的一个载体。  相似文献   

19.
从感知的角度初步分析了平遥古建筑中大木构件装饰对于营造建筑空间氛围的作用,并对各主要古建筑大木构件装饰状况与建筑空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时代性和地域性两方面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平遥古建筑大木构件装饰的完整面貌,以及"结构性装饰"这一中国建筑中特有的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20.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理解和阐释中国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汉英两个民族由于语言不同、文化不同,自然在诗歌创作方面艺术意境的表现也不同。正因为如此,译者往往很难(甚至不能)将中诗的意境传递给译语读者,因而构成了中诗外译的一大缺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