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4 毫秒
1.
为了研究弹性分组环的网络性能,特别是业务的最大接入延时,为网络配置提供有效的参考,基于网络演算理论建立了弹性分组环业务传输模型,分析了弹性分组环网络中各类业务在网络中的最大接入延时,并提出在特定条件下各类业务最大接入延时的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弹性分组环网络中高优先级业务的最大接入延时小于低优先级业务的最大接入延时;业务最大接入延时与环路站点无关,不受环路规模的影响;环路业务量、整形器容量以及最大分组长度的增加都会使得业务最大接入延时增大。该计算方法易于实现,便于在工程环境下对性能快速估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弹性分组环网络中分组传输延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性分组环(RPR)是一种新的城域网技术,其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正在制定之中.该文建立了弹性分组环(RPR)网络的传输模型; 采用排队理论,在限定条件下对分组在网络中的传输延迟进行了分析; 利用仿真工具建立了RPR网络的传输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能够为网络业务配置提供有效的参考.通过对各类业务传输平均延迟的比较,对各类业务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组传输的无线接入系统,它具有一定的综合业务接入功能,并提出了相应的无线分组预防统计轮询多址接入控制方法 ,经计算机模拟研究结果显示,PRSP在各接入点突发数据业务不平衡的一般情况和相对小业务时,系统的延时性能较通常轮询多址接入控制方式优越。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分组交换网络中分组的端到端延时上限。证明了在节点处理速率恒定的情况下,一个流的最大分组在除首节点外的任意节点都不会遭遇队列延时,根据此结论得到了该流任意分组的端到端延时上限。将该结果推广到实际网络中,得到了当多个流共享同一条传输路径时任意流任意分组的端到端延时上限。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TCP/I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和电话通信网络,二者各自独立,分别用于IP分组业务和64K电话业务的传输和交换。本项目可充分利用电话通信网络的SDH传输网富裕的带宽资源,传输IP分组交换业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传输的无线接入系统,它具有一定的综合业务接入功能,并提出了相应的无线分组预约统计轮询(PRSP) 多址接入控制(MAC) 方法,经计算机模拟研究结果显示,PRSP在各接入点突发数据业务不平衡的一般情况和相对小业务时,系统的延时性能较通常轮询多址接入控制方式优越.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电力无线网业务通信过程中,因业务接入控制方式自身特点会造成业务终端通信中断的现象,降低了无线资源利用率及电力业务通信可靠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分组接入控制算法。首先结合电力无线专网应用环境分析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分组接入算法的必要性,其次结合电力业务特点对分组接入控制算法进行建模分析,最后利用仿真实验得出分组接入算法能够提高电力无线业务实现的可靠性和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尽量不发生或少发生业务传输的突然中断。  相似文献   

8.
弹性分组环技术(RP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性分组环(RPR)技术是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和标记交换技术相结合的,多业务共存的业务特性的新一代城域网解决方案。主要介绍了弹性分组环(RPR)的MAC协议帧结构,探讨了RPR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光以太网RPR,并对RPR技术在未来通信网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谢莉 《甘肃科技》2013,29(3):27-28
网络通讯技术经历了无数次重要演进: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从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从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到软交换;从固定通信到移动通信,从窄带通信到宽带通信。目前,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迅猛发展,电信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变。首先,以数据业务为核心的新型电信业务层出不穷,数据业务发展迅猛;其次,语音压缩技术的成熟,使得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语音业务成为现实;第三,基于IP的分组交换网络日益成熟,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使得分组交换网络可以承载多种媒体信息的传送。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降低了分组交换网络的传输和交换成本。因此,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已经成为电信业务发展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弹性分组环(RPR)多环网络缺乏可靠性模型及相应分析,使得多环网络的设计参数很难选取,为设计高可靠性网络带来困难。该文提出了RPR多环网络的可靠性模型,利用概率理论分析提出了弹性分组环多环网络的可靠性函数以及平均失效时间函数。结果表明影响多环网络可靠性的主要参数是子环节点数分布,并且利用Lagrange乘数法证明了多环网络在子环节点分布均匀时可靠性达到最优;因此设计节点均匀分布的多环网络可以大幅度提高网络的可靠性,为设计高可靠性多环网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The packet queueing dela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rformance measures of a data network and is also a significant factor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scheduling buffer design for a network node. This paper presents a traffic queueing model for resilient packet ring (RPR) networks and a method for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queueing delays in RPR nodes. The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average queueing delays of different priority traffic for different transit queue modes. 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in the transmit direction, lower priority traffic is delayed more than higher priority traffic, and that Class-A traffic is delayed more in a single-queue ring than in a dual-queue ring. In the transit direction, the secondary transit buffer in the dual-queue ring contributes more to the traffic delay than the primary transit buffer in the single-queue ring, which in turn causes more delay than the primary transit buffer in the dual-queue ring.  相似文献   

12.
弹性分组多环网络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弹性分组环(RPR)多环网络缺乏可靠性模型及相应分析,使得多环网络的设计参数很难选取,为设计高可靠性网络带来困难。该文提出了RPR多环网络的可靠性模型,利用概率理论分析提出了弹性分组环多环网络的可靠性函数以及平均失效时间函数。结果表明影响多环网络可靠性的主要参数是子环节点数分布,并且利用Lagrange乘数法证明了多环网络在子环节点分布均匀时可靠性达到最优;因此设计节点均匀分布的多环网络可以大幅度提高网络的可靠性,为设计高可靠性多环网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接入带宽IP新业务越来越高的容量要求,传输网试图提供一种可重置的光层来获得WDM信道的快速动态分配。提出了一种新的光分组交换系统。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统计分配,使带宽充分得到利用。交换节点是分组交换系统的核心部件。交换节点的结构流量性能直接影响交换系统性能。针对光分组交换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交换节点结构,通过计算机仿真说明。采用这种节点结构比采用其他节点结构在不同的负载情况下。其流量性能得到了改善。降低了丢包率和平均迟延。  相似文献   

14.
TCP在数据包随机延迟网络中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CP数据包在网络传输中发生错误有两种形式:丢包与延迟.已有的成果大多只对TCP在丢包网络中的性能进行了建模,缺少对TCP在随机延迟网络中的建模问题的研究,为此提出了一个TCP在随机延迟网络中的性能分析模型.首先给出并证明了判断数据包流是否为正序的充要条件;然后利用该条件得出数据包流正序出现的概率;最后根据模型分析了TCP在随机延迟网络中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出的数据包流在发生随机延迟后正序的概率与实验网络基本吻合,所提出的模型与不考虑延迟的模型相比,对TCP最大拥塞窗口均值的预测误差降低了43%,对其网络吞吐量性能的预测误差降低47%.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因可变长光分组交换的输出队头阻塞问题造成分组的平均排队时延增加,分析了可变长分组的长度分布特点,提出了基于抢占方式的短包优先调度(PSPF)算法,以减少分组在输入排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在PSPF算法中,短包可以抢占长包的传输时间而获得优先服务。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当到达业务负载较低或中等程度时,采用PSPF算法可使短包的平均排队时延接近0,所有分组的平均等待时延减小,还保证了实时性TCP业务较低的平均等待时延。  相似文献   

16.
可变长光分组交换的短包优先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因可变长光分组交换的输出队头阻塞问题造成分组的平均排队时延增加,分析了可变长分组的 长度分布特点,提出了基于抢占方式的短包优先调度(PSPF)算法,以减少分组在输入排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在 PSPF算法中,短包可以抢占长包的传输时间而获得优先服务。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当到达业务负载较低或中等 程度时,采用PSPF算法可使短包的平均排队时延接近0,所有分组的平均等待时延减小,还保证了实时性TCP业 务较低的平均等待时延。  相似文献   

17.
现有提供确定性性能保证的核心无状态分组调度策略中,可扩展性的获得通常以中间节点的速率损失为代价,从而导致数据传输突发性的增强,降低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为了减少速率损失,提出一个核心无状态调度框架DVRS(de lay vector reference system),通过运用虚拟延迟矢量技术,在保证端到端延迟上限与V irtua lC lock算法相同的同时,将核心无状态算法的基本速率保证能力从现在的首尾点精确保证提高到逐点精确保证;并利用局部平均法满足用户对处理开销与带宽保证精度的不同需求;另外,由于核心节点操作的相似性,DVRS类算法具有较好的配置渐进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端到端时延保证的紧急分组优先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能够提供端到端时延保证的多跳问时延协作Crossbar调度算法(紧急分组优先算法)。该算法以分组头中记录的剩余时延为权重对分组进行调度,通过控制分组在各跳上的时延不但能够保证分组的端到端时延,还能够平衡不同跳数分组的端到端时延。算法还能够使路由器避免维护每个流的状态信息以及对单个流进行复杂的队列管理和调度,由此增加了路由器的可扩展性。计算机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端到端时延和时延抖动以及较低的分组丢弃率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