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传统民俗与地理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民俗是我国人民对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而言,民俗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是地理环境,民俗的传播与扩散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民俗的区域差异是地理环境区域差异的反映,民俗也是人们适应地理环境、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民俗是我国人民对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而言,民俗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是地理环境,民俗的传播与扩散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民俗的区域差异是地理环境区域差异的反映,民俗也是人们适应地理环境、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对黑龙江区域地理环境研完中的部分内容。是从宏观上和整体上进行综合研究黑龙江区域地理环境(古地理环境、现代地理环境)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如何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生活文化习俗是自然的文化,是人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黑龙江是我国多民族地区之一,在特定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下,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文化习俗.从地理学角度,对清代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生活文化习俗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了探讨,解析了生活文化习俗与地理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对研究民族生活文化习俗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现实的参考,对深入研究人地关系系统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地理环境是历史发展的空间,当然也是政治、军事活动的舞台.“三国”是我国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经过东、西两汉约400多年的统一后形成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分裂政权.三国群雄逐鹿,征战江山的场面虽通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2部作品加以文学描述,但人物的政治与军事活动是与当时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地理环境在冷兵器时代军事活动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用兵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地理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6.
依据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以及香格里拉县自动站观测资料,对两站2006年至2012年的风、温、湿、压要素值的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地理环境的不同,海拔因素差异,人为因素对气象要素的影响。两站点的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有明显的差异。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气温、风速、气压的极大值和极小值都高于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而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的相对湿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高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  相似文献   

7.
河南农村区域文化是特定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而形成的,强烈地反映着河南农村社会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区域特征。河南农村区域文化是传统的农耕文化,但又具有时代的特征。河南农村区域文化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强大助推力。  相似文献   

8.
受化和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晚清词人分布呈明显的区域“出产”和区域“群居”格局。晚清词人的区域分布已从清初、清中叶江浙两省的一枝独秀变为江浙、岭南、湖湘、闽中、皖上五区的众花争放。岭南、湖湘、闽中、皖上词人奋力急追,和江浙词人一道,为晚清词学的繁荣共倾情思和心力。  相似文献   

9.
徐福东渡的历史传说源远流长,徐福故里——“徐福村”也在近年大白于天下.但目前对于徐福东渡事件的研究还偏重于历史方法,本文通过研究认为:此事件的发生与当时的区域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一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对此事件的发生有很大影响,其中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当地区位条件——“秦东门”——使徐福村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地理和军事政治意义;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地貌、海岸线等因素是徐福在此东渡的主要条件;当时的人文地理环境对徐福乃至整个秦国有着探索新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地方文化的本质 1.地方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差别.一个地区的地方性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地方文化中.地域文化与地方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的两个构成要素,有着不同的特性.就地方文化而言,它是长久性与累积性的文化发展,首先显现为人文地理环境,即地缘文化;其次显现为民族文化,即民族归属区分上的区域文化.  相似文献   

11.
对清代黑龙江少数民族生活民俗的生态环境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不仅对于研究民俗事象的起源、发展、演变和地域分异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深入研究人地关系系统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城郊公路的环境结构不同于其他道路,对其景观类型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具体路段的地域特色有别于其他地域的路段,对其景观效果的影响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种整改类型的环境艺术工程,应该探究一种情景相适、切实可行的设计模式,把发掘地域特色与增强景观特色结合起来,在改善道路环境条件的同时达到提高人行、人居环境质量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3.
闽越文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闽越文化即春秋战国至汉武帝时期闽越人创造的文化。闽越文化对福建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蛇图腾在许多地方遗存,鬼神崇拜沿续不衰,各类习俗对艺术也产生浸润,一些特有风俗尚保存在民间,今日仍存有许多与闽越王有关祠庙,闽越文化与(?)民、高山族、畬族之间亦有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大多来源于民间、古典文学作品和外来词,在起源方面非常相似,存在着对应现象,但由于两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群众的生活方式、历史及宗教的不同,也存在着半对应或不对应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在野外考察和理论分析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齐齐哈尔市现代自然地理环境问题,并从人地关系论角度提出了某些景观生态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区域地理研究的可行性 ,并介绍了其技术流程 ,阐述了其研究内容主要为各区域地理要素的现状、联系和演变 ,认为今后该项研究工作的重点应为经济—人文—环境要素、各区域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演变历史以及各要素在区域开发中作用 .  相似文献   

17.
5·12地震引发陇南市武都区地质环境条件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特征,5.12地震使陇南市武都区地质环境条件又一次恶化,主要表现为地层破碎、坡体稳定性差等.通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地震前后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对比,确定了震前与震后地质环境改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