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2,(7):23-23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重视,足疗、指压等保健方式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给全身做一个SPA,可以让紧绷的身体放松。不过对于想常保性健康的男性来说,其实不用那么麻烦,只需要经常对以下四大保健穴按摩即可。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1,(9):25-25
心脏虽小,功能强大,它甚至能控制男性"下面"的硬度与强度。发表在美国《泌尿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心脏是男性性能力的强大后盾,心脏健康,性生活才能美好。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研究人员通过长达数十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与心脏健康的人相比,那些有心脏隐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2,(1):21-21
男性衡量自己的性能力,总喜欢用不同的数字密码来表示。长度?时间?还是……,近期,美国《男性健康》杂志公布了一组“男性性健康的数字密码”——18154556410。破解这组数字密码有助于男性正确判断自己的性能力,也能帮助其及早发现其中的隐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保护医学——一个正在兴起的交叉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已受到广泛瞩目。保护医学涉及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生态系统健康3个层面,它们构成有机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保护医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的健康,这是保证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健康的根本前提。它强调健康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如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兽医学、毒物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而且其研究方法也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1,(7):25-25
"性教育"本该承担起让人明晰男女社会角色定位,学习做个健康的好男人和好女人的责任,因此,该是一门包含性生理知识、性别教育、性健康教育、性心理教育、性美感教育、性道德教育等在内的综合学科。目前性话题的开放程度给当代年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3,(19):24-25
生殖健康意味着人们能够享受满意的性生活。性生活是一种正常的生理与心理活动。孟子日“食色,性也”,“色”与“食”属同等需求。性是生命之源,幸福之泉。和谐美满的性生活不仅是夫妻双方在心理上获得快乐,行为上获得满足,更具有以下神奇的良性效应,益处颇多。  相似文献   

7.
由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健康危机已成为现代性危机的重要表征。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厘清科学技术与生命健康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尤为必要。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生命困境体现为由科技异化导致的卫生环境问题、卫生意识问题、卫生体制问题。要走出这一困境,则必须深刻剖析生命的主体结构、生命活动的展开形式及其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层关联。科学技术是生命主体的对象化结果,是生命活动的历史产物;它为保障生命结构的完整性,确保生命活动的有序展开创造条件。而健康权益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之统一,健康生活的科学性与伦理性之统一,健康理想的真理性与价值性之统一则是推动科学技术与生命健康共进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人们对性一直讳莫如深,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往往借助于网络进行这一神秘话题的探索和解惑。但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针对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研究发现,不少网站充斥着错误的健康知识,并不能令青少年消除有关性健康、性安全的一些认识误区,反而还会混淆视听。该研究首席研究员、斯坦福大学露西尔·帕卡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0,(1):20-21
“中国性文化,根在河南!”河南省性健康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何峰说,河南性文化历史最为悠久,传说中的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故墟分别在河南的淮阳与西华.那里至今留存了很多性文化的印迹:中华民族的真实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也在河南的新郑,  相似文献   

10.
成年人的性健康除了指关心两性生活质量与和谐度以外,还要关心自己的生理解剖特点,经常检查身体,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某些看起来无伤大雅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损害我们的健康,甚至酿成大祸!  相似文献   

11.
健康宣告责任制是从功能食品管理实践中延伸出来的一项法律制度。它已经在欧盟、加拿大和美国以本国法律的形式实行。这项制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健康宣告的科学性,和通过法律手段制止不科学的健康宣告。爆发在比利时,后延伸到全世界的中草药肾病事件,从反面告诉我们,在我国实行健康宣告责任制显得特别重要。尽管如此,若要实际地在我国建立并厉行这样的法律制度,却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着来自饮食陋习、科学精神缺失、混乱的健康宣告现状、监管机制和相关科学技术落后、失控的食品和药品生产和销售体制等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6):118-123
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不在于人类中心主义,而在于人类错误理解了自然的本性及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是一个"活着的"自组织控制系统,人类应该像对待"生命"那样对待它,否则在"自然选择"动力驱使下,它可能为了自身的生存而抛弃人类。生态系统健康与服务的可持续实现可以成为评判人类行为道德与否的标准。破坏生态系统健康将损害当前及未来人类整体利益,是不道德的。在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前提下,利用其服务功能,才能保证未来人类被自然选中存活下来,不被自然淘汰。这是一种弱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一种社会层面的规范伦理,基于"经验论"的功利主义构成其元伦理学。  相似文献   

13.
一个健康的女性,应该有一套自然的女性生殖道的防卫系统,这套防卫系统是我们经过多少万年进化而来的,不要轻易的打破它,在健康的情况下,不要经常的冲洗,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在性生活的时候,尤其是在进行危险性生活的时候,你不了解对方,一定要保护自己,必要的时候要使用避孕套,这个避孕套可以减少很多发生感染的机会。第三个,应该洁身自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难免有这种两性相悦的时候,但是要注意什么?尤其是结婚的女性,要注意性健康,性卫生,第四个,得病的时候要到医院看病,在医生的指导下要认真的用药。生活中怎么…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2,(11):22-23
体型是与性健康、性快感相关的因素之一。比如,上身长得较为丰满的妇女,性反应区主要集中在上身。而不是骨盆部位;乳房较大的妇女需要多做乳房保健操,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等。  相似文献   

15.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健康的生态系统既是自然生命力的根本,也是人类经济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各类生态系统主要在人类活动的干扰驱动下,系统的基本功能已严重紊乱或消失,供给功能也已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或丧失,但已普遍地流行“生态系统危机综合症”(ecosystem distress syndrome,EDS.)。危害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本文针对生态系统所患“生态系统危机综合症”,提出了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方法以及保护、治理、建设和管理不健康生态系统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有关反式脂肪与人体健康的研究很多,目前,基本上得到公认的结论是:反式脂肪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可知的价值,并且,对心血管健康有比较大的负面作用。研究结果来自于美国哈佛医学院等机构进行的"护士健康研究"。关于这项研究的一篇论文发表在1997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结论是日常饮食中来自反式脂肪的热量在总热量中的比例上升了2%(大致相当于增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55-55
由生物毒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和食品贸易争端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其中毒性最大、与人类健康关系最密切、对农牧渔业作物的污染最重、分布最广的有真菌毒素、贝类毒素、藻毒素等。灵敏、快速、简单、经济的检测方法是降低毒素摄入量的技术基础,也是打破世界贸易战中技术壁垒对我国产生制约的关键。检测技术的落后,也造成我国政府部门对进口产品监管力度不够,对国内消费者造成健康危害。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灵敏并与国际接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毒素的检测方法、免疫亲和柱及试剂盒,以便开展对食品中上述毒素的污染调查,减少有害生物毒素的摄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和声誉刻不容缓。另外,制备可商品化的生物毒素标准品,可以打破仅有美国、日本的少数几家公司的垄断及进货限制,推动我国对这些毒素的毒性机理、环境影响和生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DNA序列中蕴含了控制人类生命活动的种种信息,决定了肤色、身高、体重等生物学性状,也对人类疾病与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广泛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重大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具有特定的遗传基础。由于进化历史、生活习俗等种种原因,中国人具有自己独特的遗传背景,在疾病易感性和药物反应方面与其他族群存在显著差异,导致许多对白种人群有效的基因诊断、药物等医学研究成果不能够应用于中国乃至亚洲人群。“炎黄1号”作为中国人参照基因组序列,从基因组学上对这些差异做出了解释,揭示了中国人自主的基因组研究与中国人的医学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关联性和必要性,对中国的基因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低氧与健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低氧是指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不能得到充足地供给。低氧与人类健康有着紧密联系,涉及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疾病防治和体育水平提高等方面。低氧与健康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已引起国内外科学家和医生的广泛兴趣。近年来,低氧诱导因子、细胞凋亡和间歇性低氧己成为低氧与健康研究的热点。当今,低氧与健康研究也应受到我国生物学和医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1,(15):18-18
癌症,人类健康的公认大敌,它放肆蚕食着一个个健康生命。权威医学报告显示:仅2000年全球死于癌症的病患高达620万例,遭受癌症病痛折磨的人数更是超过2200万……癌症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要远远多于机体正常组织。如果发现身边的朋友骤然间变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