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六月———船歌》的曲式结构是复三部曲式。通过对音乐作品结构、和声现象分析与探索,达到让演奏者深层次的理解音乐内涵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培养演奏者对立体音乐的思维意识和音乐语气的内在联系,达到对柴科夫斯基《四季》音乐的深刻理解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序曲第二号“流水”》是1955年朱践耳受到古琴曲《流水》的启发,借用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曲调,进行重新组织与整理而创作的。从(《序曲第二号“流水”》的曲式结构、和旋结构、和声织体、调式调性、复调等方面入手,分析整首钢琴作品的音乐特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以此让演奏者更好更准确的把握其音乐思想,弹奏时能够紫兰熹硼粘首喜乐稚品拍喜乐内涵  相似文献   

3.
取材于民间传说创作的音乐作品《多情的格萨拉》,是一首G羽调的民族小调音乐,音乐旋律凄美婉转。本文通过对作品的取材、结构和风格的分析,阐述了作品属于彝族民歌的情歌类音乐但又不同于一般彝族情歌音乐的音乐特点;通过对葫芦丝演奏者在演绎本作品时淋漓尽致的思想内涵表达的分析,阐述了演奏者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4.
吴立群 《科技资讯》2009,(31):217-217,219
《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其重要性在于提出了主体性的音乐理论。本文着重从音乐的三要素引发,联系原文,结合音乐作品实例,论证了音乐活动中创作者,演奏者、欣赏者三个主体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以此来论及嵇康的主体性音乐观。  相似文献   

5.
曾强 《科技咨询导报》2012,(28):233-233,235
中国音乐追求"气韵"、"传神"以及"意境",而强调以"意境"取胜。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可以营造一幅诗情画意的图像,引起听众的无限联想,如此可以得到更为真切而愉悦的审美体验。《夕阳箫鼓》与《彩云追月》等一些中国钢琴曲的价值与魅力,就在于那空灵优美、朦胧淡雅意境的营造。因此,。演奏者不但要具备坚实的演奏技巧更要张开想像的翅膀,翱翔于音乐的天空,演奏才会达到那尽善尽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蔡霞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4):181-182
为了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以及音色的熟练掌握与运用能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气息在扬琴演奏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从气息贯通是放松的前提、气息对音色的影响、气息和句逗的关系、气息表现音乐美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有助于扬琴演奏者更好地掌握气息和对乐曲的理解以及音乐的表达,达到扬琴演奏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苏怡多 《甘肃科技》2012,28(6):102-103,17
对于学习手风琴而言,学琴的进度、音乐表现力固然重要,但是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基本功会直接制约着两者的发展.通过对常用的两部练习曲集《车尔尼手风琴练习曲集》、《哈农手风琴手指练习》的介绍来证明,练习曲的弹奏对手风琴演奏技巧的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钢琴组曲《儿童园地》中,微妙的触键技巧是德彪西控制音色、力度及表达音乐乐句的主要手段;踏板的正确运用,使音乐的音响效果控制恰到好处。这些对音响与音色的要求,正是印象派音乐家所追求的目标。演奏者在把握好演奏技巧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掌握好这两点是演奏德彪西钢琴作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高登斌 《科技信息》2009,(23):123-123,191
在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是目标,演奏技术是手段。然而在钢琴教学中,常有人本末倒置.抛开音乐表现这一目的转而片面强调作为手段的演奏技术。从微观上对一个单音的理解与构思,到宏观上的整体音乐风格,都是增强演奏者音乐表现力的思路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音乐表现力是演奏者对音乐的感觉力、理解力、想象能力以及创造力,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弹奏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本文对音乐表现力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必要性,进而总结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姜涛 《咸宁学院学报》2013,33(3):131-132
通过对现代音乐作品《蜀道难》的分析,着重介绍运用西方的作曲技法与我们本民族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而进行创作的特色。透视作品中的现代技法的应用与本民族的音乐风格水乳交融的手法,以达到对现代音乐发展走向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2.
阿尔伯特·吉纳斯特拉所创作的钢琴曲《克里奥拉舞曲组曲》(Suite de Danzas Criollas Op.15),又称为"阿根廷乡村舞曲组曲"(Suite of Argentine Rural Dances),创作于1946年,题献给鲁道夫.费尔古斯尼(RudolfFirkusny)。此套组曲由五首舞曲和终曲共六个部分组成。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将传统写作技法与其独特的充满现代感的音乐语言完美融合,以生动的音乐形象刻画出南美洲少数民族神秘迷人、充满着活力与热情的克里奥拉乡间舞曲。本文试对吉纳斯特拉钢琴曲《克里奥拉舞曲组曲》的创作与演奏进行简要的介绍与分析。在乐曲演奏中,演奏者要根据音乐的特点融入其中将乐曲演奏得灵活而生动。  相似文献   

13.
心理人生     
《科技潮》2003,(7)
调节心理驱疲劳当你疲劳时,不妨通过心理调节使情绪处于积极良好状态,从而帮助消除疲劳。试试以下几种心理调节方法:音乐疗法音乐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能通过心理作用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性情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和振奋精神的目的。美妙动听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培养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松弛情绪。采用音乐疗法消除疲劳时,可选择以下一些音乐:《梁祝》、《田园交响曲》、《水上音乐》、《春江花月夜》、《蓝色多瑙河》、《青年圆舞曲》等。身心放松法采用一种特定的身心放松方法,可降低紧张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瑶族《开山歌》与曲子词《苏幕遮》的比较研究,认为瑶族《开山歌》词即是《苏幕遮》词牌的词,瑶族《开山歌》的音乐(洞经音乐)很可能是久已失传的《苏幕遮》音乐在瑶族中的保存,因此,研究瑶族《开山歌》这一濒临消亡的音乐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音乐与绘画在整体结构和外部形态上有一定的对应性,由于受心理学通感及联觉的作用,音乐与绘画常常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本文从绘画的角度对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钢琴演奏者,声音的好坏与质量是决定其水平和档次的一个重要标准。音乐是通过声音塑造"形象"的艺术,音色作为声音要素之一,在音乐表现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优劣将直接反映演奏者是否理解与准确的表达作品。该文对影响钢琴音色的各要素进行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叔同《春游》音乐形象鲜明,主题思想体现强烈民族情感同时,创作大量采用西洋音乐技法,融合东方传统文化元素和西洋艺术歌曲风格的韵味。该作传唱近百年而不衰,实为歌坛一绝,究其缘由,本文主要从词曲节奏、旋法、和声、曲式结构上对《春游》进行具体音乐分析。  相似文献   

18.
《黄河大合唱》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点,从音乐共享这一基本立场出发,采取诗朗诵与音乐并重的艺术形式、多种歌唱形式的综合运用、借鉴西洋作曲法所创造出来的新的民族音乐语言的运用,使《黄河大合唱》的音乐艺术从形式到内容均有极大的突破和创新,“是中国大型声乐作品所达到的第一高度”。  相似文献   

19.
J·S巴赫音乐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主流,对古典时期以后的音乐作曲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着重于对巴赫的钢琴作品《创意曲集》的动机主题旋律走向及舞曲类型的进行分类研究,力求在巴赫《创意曲集》的舞曲类型对比分类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陈晶  郭春蓉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7):97-98,101
四手联弹作为一种钢琴演奏形式,对提高演奏者的思维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声的听辨与分析能力、合作能力、音色的控制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成人、老人以及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通过演奏四手联弹可以激发他们的弹奏兴趣和表演欲望,并对提高演奏者的综合音乐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