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陈伟 《海峡科学》2007,(4):37-38
引进邓恩桉组培苗进行造林试验表明,邓恩桉适应性和速生性较强,造林当年平均树高就达2.8m~4.5m,4年生平均树高与胸径可生长到9.6~11.08m.和9.45cm~10.81cm.达到福建省一般产区桉树速丰林标准.实践证明,邓恩桉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在福建中部的中低海拔山区有一定适应能力,可进一步扩大试种,作为耐寒、速生用材树种发展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桉属种间杂种生长和抗青枯病的联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培育速生、抗病的桉树杂种,通过苗期病原菌接种和大田试验,对以尾叶桉作母本、细叶桉等8个树种作父本的81个桉树种间杂种进行了生长和抗青枯病的联合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与不同父本树种间杂种的存活率介于44.4%(尾叶桉×柳桉)~74.3%(尾叶桉×赤桉);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生长性状在父本树种间差异不显著,父本树种内杂种间差异达0.05或0.01显著水平;抗病指数在父本树种间和父本树种内杂种间差异均达0.01显著水平;经选择,评选出13个速生、抗病的桉树种间杂种,平均材积为对照(母本尾叶桉的自由授粉家系)的101.58%~212.65%,平均抗病指数为对照的123.08%~184.60%.  相似文献   

3.
丘陵山地引种尾巨桉DH3229品系的适应性与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种尾巨桉DH3229品系进行适应性试验表明,尾巨桉适应性和速生性较强,造林当年平均树高就达3.8m~4.5m,4年生平均树高与胸径分别为14.1m和11.08cm,达到福建省一般产区桉树速丰林标准.实践证明,尾巨桉DH3229品系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在福建南部低海拔山区有一定适应能力,可进一步扩大种植范围,该品系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建阳市引种的邓恩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造林前后土壤肥力变化并与其他林分对比研究福建北部引种邓恩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前后邓恩桉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并未发生显著改变,营造邓恩桉人工林对土壤化学性质影响较大,增加了土壤中大部分营养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其他3种林分相比,邓恩桉人工林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和含水量,改善了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了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的质量分数,但对其他几种营养元素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杂交桉家系在冷凉区优势评价与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粤北及华南等种植冷凉区选育桉树速生和耐寒品系。 【方法】 利用方差分析和BLUP法估算广东连山5年生97个桉树人工控制授粉家系、15个母本自由授粉家系和2个无性系试验林生长、干形、耐寒和保存率性状的杂种优势、育种值及配合力。【结果】各性状在家系、家系与区组交互效应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以单株蓄积为指标筛选优良杂交组合,参试家系中有3个家系(101、14和74号)的单株蓄积高于最优自由授粉家系103号均值0.191 4 m3,超过对照DH 3229的控制授粉家系有17个,所有控制授粉家系中超过对照无性系(115号)的优良单株有288株; 大于参试总体均值的40个控制授粉交家系,其平均单株蓄积的超亲优势达25.78%,而相对对照无性系的超标优势仅达4.18%; 育种值与表型值大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育种值超过0.02的控制授粉家系有13个,仍然还是101、14和74号家系。【结论】通过亲本一般配合力分析认为,RT04赤桉、邓恩桉2号、U64尾叶桉3个母本,以及KX10巨桉、2B边沁桉、D17邓恩桉、KX5巨桉和DX19巨桉5个父本是今后杂交育种的优选亲本; 特殊配合力排名前3的邓赤(邓恩桉×赤桉)、尾尾细(尾叶桉×(尾叶桉×细叶桉))和尾蓝(尾叶桉×蓝桉)杂交桉,其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大于0.05,相对效应值超50%,适合将其中的优良单株无性系化并扩繁利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样本调查方法,对福建省高纬度的建阳市引种邓恩桉7 a生实生苗造林的林分进行优良单株预选,运用t检验法确定优株筛选的选择标准,将优株与所在高产林分的样本平均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林分胸径呈正态分布.筛选出3株速生优株,其胸径分别比平均木高出107.84%,95.37%和94.54%.  相似文献   

7.
对赤桉8号组培瓶苗的移栽、采穗圃营建、扦插育苗等无性系扩繁系列技术进行总结探讨,为培育桉树优质壮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桉树抗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相关的多个理化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与抗虫性最紧密关联的关键因子,为筛选抗虫桉树品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首先比较了窿缘桉Eucalyptus exserta(EA)、巨圆桉Eucalyptus grandis×Eucalyptus tereticornis(DH201-2)和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calyptus urophylla(G9)3个桉树品系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抗性强弱,同时测定了桉树品系间叶片含水率、叶片厚度、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叶片C含量、N含量、C/N比、总酚、缩合单宁等8个理化指标,最后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抗虫性紧密关联的理化因子,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桉树枝瘿姬小蜂不能在G9上产生虫瘿,在DH201-2上的样枝平均虫瘿数显著高于EA。3个桉树品系叶片厚度间无显著差异;DH201-2叶片含水率显著高于EA和G9;N含量表现为DH201-2EAG9;G9叶片C含量、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显著高于EA和DH201-2。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是缩合单宁(X_2)和C含量(X_3);建立了以抗性得分为因变量(Y),缩合单宁含量(X_2)、C含量(X_3)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Y=-20.671+2.095X_2+0.433X_3(复相关系数R=0.770,校正相关指数R~2=0.578,显著水平P0.001)。【结论】缩合单宁和C含量是影响桉树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抗性强弱的关键因子,且两个因子与抗虫性正相关;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很好地预测桉树抗虫性与两个化学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为今后选育桉树抗虫优良品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龙泉市八都镇丘陵山地引种邓恩桉造林3a后不同坡位的生长情况,通过调查分析表明,邓恩桉能够在八都镇丘陵山上生长,保存率高,生长迅速,冻害轻度,幼树成林郁闭快。引种造林时应注意林地选择,做到适地适树并加强扶育管理。  相似文献   

10.
用邓恩桉新抽梢半木质化的芽进行组织培养,可以生产组培苗.邓恩桉组培增殖培养基为Eu-6-BA 3 mg·L.1+NAA 0.3 mg·L.1+蔗糖3%,生根培养基为1/3 Eu+IBA 0.5 mg·L.1+ABT1#3 mg·L.1+蔗糖3%,壮苗培养基为Eu+NAA 0.1 mg·L.1+蔗糖3%.  相似文献   

11.
桉树是速生丰产树种,引种桉树作为短期轮伐期的工业人工林,已于80年代未在四川省全面展开,凉山州也于1990年做了引种试验。小果灰桉作为引种之一,其生长状况没引起注意,其实它与直干蓝桉相比同样具有较强的生长力,远远超过云南松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速生桉林间害虫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翠琴  宋建英 《武夷科学》2008,24(1):114-118
桉树是福建省主要造林树种,随着桉树面积的不断扩大,潜在的桉树害虫种类不断增多,为了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爆发,调查其害虫的种类和危害情况是基础。本文主要介绍桉树林间害虫种类,查明危害速生桉林害虫113种;确定主要虫害15种。  相似文献   

13.
针对闽南山地桉树种质资源有限的状况,从丰富闽南山地桉树造林树种,提高桉树人工林遗传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角度,开展尾叶桉优良家系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27个尾叶桉家系中,尾34、尾22、尾6、尾3和尾18等5个家系与其它22个家系相比,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主干通直、尖削度小、分枝细小、均匀,而且抗风性能强.这5个家系可进一步通过优良单株选择,然后采用无性途径繁殖应用于生产造林.  相似文献   

14.
桉树是福建省主要造林树种,随着桉树面积的不断扩大,潜在的桉树害虫种类不断增多,为了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爆发,调查其害虫的种类和危害情况是基础。本文主要介绍桉树林间害虫种类,查明危害速生桉林害虫113种;确定主要虫害15种。  相似文献   

15.
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赤桉组织培养的实验结果,包括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不同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激素条件对丛芽分化的影响.以及不同基本培养基和激素条件对赤桉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并简略介绍了赤桉试管苗的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海南省海口市内桉树枝瘿姬小蜂在3个品种(系)桉树上的数量进行了12个月的观察,并结合GIS系统所得到的该地区的主要气象因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海南省海口市内3个不同品种(系)桉树上的桉树枝瘿姬小峰的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高气温(℃)这2个气象因子对海口市内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数量有较大的影响,而与月降雨总量(mm)、月平均相对湿度(%)、总日照时数(h)无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柳桉41个家系生长性状、抗逆性状、形质性状和木材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并经多性状综合选择出适合福建省中亚热带山地发展的GB000002等9个优良家系和60个优良单株,其4a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家系平均值为12.43 m,12.32 cm,0.072 17 m3,单株平均值为15.7 m,16.0 cm,0.134 6 m3,且形质性状和木材品质兼优.为闽西北地区推广柳桉造林、无性繁殖和种子园建设等提供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科学、可持续地经营桉树(Eucalyptus)人工林以及评价桉树人工林在区域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和生态效益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南宁七坡林场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及其林下植被的生物量进行调查。【结果】在尾巨桉人工林中,各层次生物量呈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尾巨桉生物量最大,处于主导地位;尾巨桉各器官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树干(64.38%)〉根(24.29%)〉树皮(5.97%)〉老枝(2.25%)〉嫩枝(1.56%)〉老叶(1.32%)〉嫩叶(0.20%)。【结论】尾巨桉的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树干上,叶的生物量最少。  相似文献   

19.
李敏 《科技咨询导报》2011,(23):127-127
桉蝙蛾是速生桉的重要蛀干害虫,受害后的中、小龄桉树容易引起风折造成损失。在桉蝙蛾的卵、幼虫、蛹和成虫阶段,发现有蚂蚁、白僵菌、寄生蝇、茅根鼠等多种天敌可以捕食或寄生该虫,它们能够有效控制桉蝙蛾的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有效利用和保护林间天敌是控制该虫危害、维护桉林正常生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吕洪财  肖苏尧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3):5862-5864,5868
桉叶中多酚含量丰富,是一类具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活性物质。对国内多个品种桉叶的多酚含量进行比较,为桉叶多酚的开发利用进行资源筛选。选择了四川、广西、湛江和广州的主要桉树品种,15种桉叶进行桉叶多酚提取和抗氧化活性筛选,其中湛江广林9号、广林29号以及广西广林9号的桉叶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高于其它品种,可作为桉叶多酚提取原料。另外对桉叶的干燥处理方法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阴干的桉叶多酚含量高,抗氧化活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