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预测陷落柱突水灾害的物理模型及理论判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渗水井与陷落柱的联系和区别,借鉴渗水井等相关理论,建立了预测陷落柱突水的物理模型,确定了陷落柱的突水危险区域.陷落柱与采动工作面之间的突水危险区域可分为三部分:陷落柱周边围岩塑性破坏区、采场前方塑性破坏区与陷落柱周边渗透区域.根据弹塑性力学、流体力学的相关理论,推导出了预测陷落柱突水的理论判据,可用于矿井陷落柱突水灾害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详细分析了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探讨了岩溶陷落柱的成因条件,指出构造作用对陷落柱形成的控制,建议根据陷落柱的方向性和等距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煤田陷落柱波场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常见的煤田陷落柱为基础,建构陷落柱模型,采用声波方程及相应的边界条件对陷落柱的地震纵波响应进行模拟。并对模拟地震记录进行了详细分析,绘制了陷落柱时距曲线。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陷落柱柱壁绕射是陷落柱地震响应的重要特征;陷落柱底面强干涉波是其底面的重要标识;并对地震观测系统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依据陷落柱形成机理和过程,采用UDEC软件模拟计算了陷落柱在不同直径时的充填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当陷落柱直径较小时,陷落柱内岩体呈现不规则塌落,陷落柱体本身可能成为导水通道;陷落柱直径较大时,陷落主内岩体可能呈整体塌陷,完整性较好,陷落柱周边裂隙带可能成为导水通道。陷落柱周边形成应力增高区,且应力集中系数及影响范围随着陷落柱的规模增大而增大。在陷落柱形成过程中,其上部可能形成一定规模空洞,可能产生积水现象,因此在回采过程中对陷落柱的上下方都应加强探测。  相似文献   

5.
浅论陷落柱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与提前探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曲矿为例,介绍了陷落柱形成的原因和特征,分析了陷落柱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并提出对陷落柱提前探测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西铭矿8号煤层陷落柱伴生断层的平面分布规律和断层剖面的展布规律,对陷落柱伴生断层的各种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陷落柱伴生断层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谢桥煤矿13118工作面2#陷落柱及影响区的煤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谢桥煤矿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介绍了1^#、2^#陷落柱的概况;重点介绍了13118工作面下顺槽西段揭露的2。陷落柱及其影响带的煤岩层特征;说明了2^#陷落柱具有整体塌陷、柱体内部裂隙发育、裂隙较宽和联通性较好等、在煤层中柱体边界清晰、陷落柱影响带较宽等特征;初步分析了陷落柱发育的时间、原因。  相似文献   

8.
陷落柱导富水性综合探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陷落柱在华北煤田广泛发育和分布,为避免井下采掘中揭露陷落柱造成水害事故,以葛亭煤矿为例,在对比研究了各种物探方法应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EH4法的电性场分析和SYT法的相对地应力分布情况,对葛亭煤矿已有或可能存在的陷落柱进行综合探查。对探查数据进行精细解释,及陷落柱的导富水性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对比探测对于寻找陷落柱位置和确定富水范围非常有效,能为陷落柱导富水性的探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搜集山西省煤田区陷落柱发育资料, 绘制山西省煤田区陷落柱发育分布图, 结合华北山西断块煤田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和陷落柱形成条件, 得出山西陷落柱分布规律为:1)主要发育在盆地边缘, 如大同盆地北缘和沁水盆地边缘;2)河流和岩溶泉水发育的地区, 陷落柱更为发育, 如太原西山、霍州和阳泉地区;3)沿新生代伸展构造山西地堑发育。根据山西省区域构造演化和陷落柱的形成条件分析得出, 山西省陷落柱形成受到构造运动的控制, 其构造条件为"两升两反":在构造运动上升期间, 岩溶发育, 陷落柱形成方式以热液溶蚀、真空塌陷和重力塌陷为主;在构造反转期间, 上覆岩层稳定性被破坏, 陷落柱形成方式以重力塌陷叠加循环塌陷为主。  相似文献   

10.
针对岩溶陷落柱导致的突水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的特点,为了预防岩溶陷落柱突水,对岩溶陷落柱可能发育的区域加以预测。根据滕南矿区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已揭露的陷落柱的分布特征,总结岩溶陷落柱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岩溶陷落柱分布和发育具有不均匀性,多发育在矿井浅部,以及富水性较强和强径流条件的区域;岩溶陷落柱发育主要受奥灰埋深、奥灰含水层的富水性、地质构造控水条件及奥灰地下水径流条件4个因素的综合控制。在此基础上,构建层次分析评价模型,采用专家打分赋权方法,对4个控制因素统筹考虑,预测未来可能发育岩溶陷落柱的区域,旨在控制和避免煤矿生产中揭露岩溶陷落柱或处理不当而造成灾害。  相似文献   

11.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纸坊沟流域选择固定样线,调查分析了鸟类的种类和多样性.纸坊沟流域有鸟类42种,具有留鸟占大多数、古北种多、主要以与农田及居民点相联系的鸟类为主等特点,简述了其数量的四季动态.自然封育恢复区和人工治理恢复区的鸟类种类和多样性指数基本相近,且明显高于非治理区.鸟类的物种相似性系数,自然封育恢复区和人工治理恢复区间最高,这两者分别与非治理区的较低,说明纸坊沟流域治理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高功率微波弹(HPMB)攻击倾角对目标毁伤能力的影响,给出了HPMB毁伤区域的威力椭圆模型。结合高功率微波损坏和干扰电子元器件的能量阈值,提出了威力椭圆失效区、干扰区及安全区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到了一种能够体现HPMB毁伤效果的毁伤区域模型。通过示例分析,得到了HPMB以不同攻击倾角起爆攻击时威力椭圆内的毁伤区域情况。分析表明:HPMB攻击电子设备时威力椭圆内的毁伤区域模型根据攻击倾角的大小分为仅有失效区存在、失效区和干扰区均存在、仅有干扰区存在、干扰区和安全区均存在4种情况;失效区边界圆的大小取决于爆炸高度,与攻击倾角无关。  相似文献   

13.
对楔横轧轴类零件的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与轧制实验。从断面收缩率角度研究了轧件的金属变形特点,发现小断面收缩率与常规断面收缩率的分界点在35%左右。对比分析了小断面收缩率与常规断面收缩率轧件的金属变形规律。结果显示:小断面收缩率轧件的主要变形发生在轧件外层附近,而常规断面收缩率轧件的主要变形是在轧件内部;小断面收缩率轧件比常规断面收缩率轧件存在更大的轴向拉伸不均匀变形,易导致轧件在横截面上呈现出椭圆化。  相似文献   

14.
桂林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西桂林兴安县红壤侵蚀区人工设置4种植被恢复模式(阔叶树区、药材区、果树区和毛竹杉木区),研究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下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变化趋势,并与桂林灵川县境内自然植被演替过程的草丛阶段、灌丛阶段、针阔混交林阶段和常绿阔叶林阶段的土壤理化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含水量明显增加,与自然演替4个阶段的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变化一致。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恢复模式和外套自然演替的土壤pH值均趋向增加,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土壤钾素含量与磷素含量都偏低,需要通过施肥加以缓解。在红壤侵蚀区通过人工手段进行植被恢复,能够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肥培肥功能,对加速侵蚀区植被恢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五台山地区有瓣蝇类进行区系分析和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采用昆虫分类学原理和方法,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及生物地理学理论。结果:经研究发现五台山地区有瓣蝇类共7科67属106种,其中蝇科(Muscidae)23属37种,在属级水平和种级水平均占较大优势,分别占该地区已知属和种的34.33%和34.91%。从世界区系来看,该地区有瓣蝇类区系成分以古北界和古北界+东洋界成分为主,分别占五台山已知种数的21.70%和32.08%;从国内区系成分来看,七区广布种种数最多,占该地区已知种数的21.70%,其次是华北区+东北区和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分别占9.43%和8.49%。结论:结果表明山西省五台山地区有瓣蝇类具有物种多样性、地区兼容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赧亢片区为研究地点,对1雌1雄1幼组成的白眉长臂猿家群展开为期4个月的持续跟踪.春季获得7个全天跟踪数据,秋季获得5个全天的跟踪数据,有效跟踪时间达184.5个小时.白眉长臂猿有相对固定的夜栖区和取食区,春季活动区域面积仅占秋季活动区域面积的45.9%.春季白眉长臂猿的夜栖区和取食区集中在草果种植区内.秋季白眉长臂猿的夜栖区和取食区则不在草果种植区内,比较分散.人类草果种植没有影响白眉长臂猿分布,但秋季草果采收却干扰白眉长臂猿取食和夜栖. 该结果为白眉长臂猿的有效保护和食物的供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某家庭牧场作为研究尺度,以卧羊圈为中心沿辐射状将该家庭牧场划分为重牧区、中牧区、轻牧区和无牧区(围栏内),同时与村落自由放牧区(即过牧区)进行比较,开展植物群落结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家庭牧场植物群落种类较为丰富,多年生草本植物居多,一年生草本植物随放牧强度的减弱,比例也随之增加;轻牧条件下群落地上生物量最高,适度的放牧干扰有助于植物干物质的积累;轻牧区禾本科植物的重要值较大,说明轻度放牧干扰有利于群落发生恢复演替;重牧区和轻牧区Simpson集中性概率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高于过牧区,重牧区和轻牧区植物群落由于竞争达成了较稳定状态,群落较为集中,空间异质性高。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流动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经济行为,我国劳动力流动有从农村向农村流动、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城市向城市流动、从城市向农村流动4种形式.从农村流出地、城市流出地和城市流入地3个区域出发,基于不同技术行业中的企业视角,对劳动力自由流动前后的企业最优化行为进行建模,并对基本模型进行扩展.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与劳动力不能流动相比,劳动力自由流动将能够提高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效率,企业利润会更大,整个社会福利水平也会更高.面对当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巨大压力,从国家整体利益来看,应该允许各受教育程度劳动力在国内充分自由的流动,实现劳动力要素的最优配置,继而提高企业利润,最终促进整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收集的汾西矿区沉陷资料,计算出了矿区沉陷下沉值与水平变形值,圈出了沉陷区的范围,对沉陷区地表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划分出了稳定沉陷区及非稳定沉陷区。  相似文献   

20.
附加尺度参数的地籍宗地面积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在平差模型中附加面积尺度参数,并采用带参数的条件平差方差分量估计来确定不同观测值的权,以进行宗地面积处理,为了检验面积的尺度性系统误差的显著性,利用平差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显著性假设检验。并采用四种面积处理方案对实例进行计算和比较。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表明。附加尺度参数,可以更好地减弱或探测宗地数字化中的面积尺度性系统误差的影响。同时,在面积系统性误差较大的情况下,附加面积尺度参数来处理是必要的,其效果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