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竞技体育美学文化在我国存在忽视连续、全面发展的现象。我国竞技体育由于强调了其工具性而忽视了主体性 ,导致竞技体育美学文化表现为突出广义的人性精神美和社会价值 ,忽视了人性的物质美、形式美。当前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主流是高度的职业化和成熟的商业化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这种形式下 ,要想实现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化 ,竞技体育美学文化及中国的体育文化必需同步、全面发展。在此期间 ,吸纳和兼容现代竞技体育文化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张宁  佟显宁 《科技信息》2012,(2):320-320
体育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环,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长期以来忽视素质教育,忽视体育文化的教育,它强调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论,公式化和刻板化的高校公共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过分强调竞技体育技术教学,这一切严重地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越来越显示出与社会发展趋势不协调的一面,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改进。一、转变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3.
王洪滨 《科技资讯》2006,(20):240-240
学校体育,就其目的、任务的特殊性而言,它不同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4.
王洪滨 《科技资讯》2006,(22):236-236
学校体育,就其目的、任务的特殊性而言,它不同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5.
体育美学是一门边缘新型学科,在我国研究体育美学的学者较多,但是,真正对现代竞技体育悲剧的美学研究的文章甚少。本文结合竞技体育比赛中悲剧事件发生,从美学角度,诠释了现代竞技体育悲剧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现象,以竞技体育文化为内核的奥林匹克运动超越了一般体育文化的范畴,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更说明了竞技体育文化的特殊性。随着现代社会的整体进步,竞技将更贴近人性,更能表现人类最原始、最本质的力量与价值,存在方式与独立尊严。此文从竞技体育的文化本质、竞技体育文化的民族精神、竞技体育文化的人本思想三个方面探讨了这种崭新并不断完善的文化体系,为更深入地分析竞技体育文化的内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现象,以竞技体育文化为内核的奥林匹克运动超越了一般体育文化的范畴,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更说明了竞技体育文化的特殊性.随着现代社会的整体进步,竞技将更贴近人性,更能表现人类最原始、最本质的力量与价值,存在方式与独立尊严.此文从竞技体育的文化本质、竞技体育文化的民族精神、竞技体育文化的人本思想三个方面探讨了这种崭新并不断完善的文化体系,为更深入地分析竞技体育文化的内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竞技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现象,以竞技体育文化为内核的奥林匹克运动超越了一般体育文化的范畴,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更说明了竞技体育文化的特殊性.随着现代社会的整体进步,竞技将更贴近人性,更能表现人类最原始、最本质的力量与价值,存在方式与独立尊严.此文从竞技体育的文化本质、竞技体育文化的民族精神、竞技体育文化的人本思想三个方面探讨了这种崭新并不断完善的文化体系,为更深入地分析竞技体育文化的内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竞技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以竞技体育文化为内核的活动形式.本文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竞技体育文化与培养高素质人才之间的关系,分别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阐述了竞技体育文化在人才素质培养中的价值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水平,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高低.竞技体育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目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好多项目还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要提高我们国家的竞技体育水平,使我国成为体育强国,体育大国,就必须注重提高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变迁:我国从单位制刚性体育文化向多样化变化,从单一性体育文化活动向多样化转变;进入后奥运时代单纯的为国争光的竞技体育,同时向体育休闲审美活动、全民健身运动协调发展;公众精神生活促进了体育多元文化发展,高校体育渗透着物质体育文化与精神体育文化,中国高校体育融合了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电器时代的劳动智能化发展,生产流水线的电器生产"工具手"取代了人的体力"劳动手",人的体力劳动得到释放,体育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与休闲、求新求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太原科技》2005,(4):90-92
试述了体育美的含义以及体育教学中实施美学教育的方法,同时将体育美学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通过查阅有关的资料,认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虽经历了十几年改革,并未改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仍存在着注重竞技实践,轻视理论的教育现象,忽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对学生进行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中阐述了终身体育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全民健身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琳 《科技信息》2009,(14):254-255
竞技体育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体育,特别是在学校这个连续的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竞技体育和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加以重新审视。竞技体育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文化发展的最高层次。本文就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做出探讨,使竞技体育能更有效地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的资料,认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虽经历了十几年改革,并未改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仍存在着注重竞技实践,轻视理论的教育现象,忽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对学生进行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文中阐述了终身体育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全民健身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志磊  张洪振 《科技信息》2011,(15):J0032-J0032
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胜利召开之后,结合休闲体育活动迅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十一届全运会对休闲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全运会与民众的精神生活和欣赏品味、全运会与休闲体育文化追求内在美和人性美的特点、全运会与健身娱乐场所、全运会与大众休闲体育健康文明化进程和全运会与大众休闲体育健康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吴冰 《科技信息》2007,(32):226
奥林匹克运动是引导人们在运动场上向真、善、美迈进的宏伟乐章,然而在奥林匹克运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飞跃中,由于竞技体育的异化、价值观的冲突而碰撞出了诸多不和谐的音符。人们对竞技运动产生深深的担忧、怀疑和谴责。通过对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的理解及奥委会现实的努力而探寻奥林匹克运动的以人为本的理性归属。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体育的发展正日益走向繁荣和兴盛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不仅仅体现在奥运会金牌数量等中国竞技体育的强大,同时更体现在中国体育文化在全世界的话语权.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竞技体育大国崛起之路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力求通过体育文化、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阐述,重新审视中国体育价值观迷失的原因所在.认为中国体育文化强国的发展是要寻求一种动态的文化生态平衡,既要保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面向世界,又要不断的吸收其他国家体育文化的精华;既需要保持对外开放,又需要保持中华民族特色;既要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又要体育文化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9.
谢科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0):72-7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策略: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思想的重新定位;逐步建立合理、完善的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机制;建立以高校为枢纽的高水平竞技运动员培养体系;推进教练员岗位专职化,完善教练员培养体系;充分挖掘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浅析竞技体育的异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是现实中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既是体育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竞技体育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对竞技体育异化进行全面审视,认为:导致竞技体育异化氅竺尝兰萎暑戛技运动文化的异化、物质利益的诱惑、重结果轻过程的竞技观和人文精神的缺失等,并针对种种原因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