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基础建设之一的街头绿地建设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忽视城市街头绿地在城市基础建设中的作用,街头绿地规划设计与周边建筑不同步不协调等方面。本文在探讨城市街头绿地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规划与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安徽省霍山县城市绿地现状及规划背景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城区山水格局、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公园绿地建设、绿道建设、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防灾避险绿地等规划内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地不仅可美化环境,在易受灾地区对绿地合理规划布局还能起到防灾减灾作用。在绿地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应注重质的提高,在绿地规划、生态服务、树种的搭配和选择等方面参照国际先进理念及研究成果,能够促进灾区重建中城镇绿化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4.
杨宗选 《科技资讯》2014,(33):38-39
城市绿地具有改善城市气候、蓄水防洪、绿化防灾、美化环境、承载游憩等功能。以红寺堡区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在调查、分析红寺堡区城区现状园林绿地布局的基础上,提出红寺堡区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目标、规划结构,提出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园林绿地,突出当地文化特色绿地系统规划思路,通过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来推动红寺堡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富足、秀美、宜居、和谐"的生态型城市。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道路绿地规划有其特点,绿地建设应体现小城镇的空间要求、空间布局及地方人文文化,反映规划人对该区域人居环境的关注。本文结合项目建设,提出在小城镇道路绿地建设中如何通过引入当地特色景观元素来综合建构小城镇街道绿地。  相似文献   

6.
阐述生态园林理论的发展,建设生态绿地和现代生态绿地评价系统,指明生态规划原则和绿容率指标系统内核的统一,应用生态学原则和绿容率指标系统是今后进行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7.
本论述通过分析影响兰州绿地规划建设的相关因素,借此追寻绿地规划建设的内在动因和一般规律,对兰州绿地系统规划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于山地校园总体的景观规划已经有了诸多的研究与实例建设经验,但针对其中绿地的景观建设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地的景观建设为例,在校园总体规划、建筑及功能分区已经成型的框架下,从绿地规划的原则、景观要素的运用和设计中来讨论山地校园绿地的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9.
张娟 《科技信息》2013,(2):99-99
目前,对于山地校园总体的景观规划已经有了诸多的研究与实例建设经验,但针对其中绿地的景观建设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地的景观建设为例,在校园总体规划、建筑及功能分区已经成型的框架下,从绿地规划的原则、景观要素的运用和设计中来讨论山地校园绿地的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10.
白俊 《甘肃科技》2006,22(6):16-18,20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并分析了建设城市绿色生态园林的必然性,提出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城市生态园林绿地的规划提出了发展构想,从规划设计和绿地建设方面分析并阐述了创建城市绿色生态园林的有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敏丽 《科技资讯》2009,(1):216-216
城市道路的绿地规划是园林绿地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是城市的框架,是联系城市各个功能区的纽带。绿化是建设绿地的行为,城市道路景观不仅有绿化的要求,还要顾及园林城市建设,体现该城市的文化和艺术。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北京市开始建设“第一个绿化隔离带”,它的建设对北京的绿化起到了良好的、显著的作用。遗憾的是,这个绿化隔离带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最为明显的是绿地设计缺乏生态常识、绿地建设对土壤结构破坏大、绿地树种和草种使用不合理、绿地养护耗水高、绿地降尘调温效果差等,因此给环境带来的正效应不明显,负担却不小,可持续性差。规划的愿望与建成的效果出现了如此大的差距,主要的症结在哪里?目前,正值北京建设第二道绿化隔离带,我们又应该从以往的国内外的绿化建设中吸取哪些经验与教训呢?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酒泉城市建设中水系规划重要性的同时,提出了城市水系规划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增加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并提出了应将城市水系与城市园林绿地、开敞空间等有机融合,满足多元化、特色化城市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城郊绿地对气候有很强的调节能力,应加强城郊绿地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城市小品构筑物的分类,布置城市小品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城市小品的空间布置。对住宅区规划,城市与乡镇规划,绿地建设等有关专业的阐述颇具学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地建设生态转型分析——以2010上海世博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绿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目前绿地建设中生态繁荣与生态困惑现象,提出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城市绿地建设的生态转型是一种必然。政 府主导观念的引导、生态设计思想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都从理论与实践上推动了绿地建设的生态转型。笔者以上海世博会园区绿地建设为例,分析其规划控制阶段、生 态技术集成应用、后续利用阶段及工程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将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列为重要任务,建设生态上健康、经济上节约、有益于人类文化体 验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景观,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促进城市绿地建设的生态转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城市小品构筑物(简称城市小品)的分类,布置城市小品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城市小品的空间布置。对住宅区规划、城市与乡镇规划、绿地建设、建筑装修……等有关专业的阐述颇具学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中的可达性指标评价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和建设的特点,应用GIS提出一种易操作和可验证的绿地可达性指标定量评价模式。该模式综合考虑了绿地规模、人口分布和交通成本因素,比较客观准确地建立了阻力模型,有可以度量实测的指标结果。经过方法比较和案例验证,这种模式的评价结果更适合作为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的可达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吕玥 《科技信息》2011,(20):I0055-I0055
兰州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对于这个西部干旱的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尤为重要。在绿地建设中不但要在平面上要面积,而且还应当在空间上要面积,在绿地设计上,要尽可能地发挥绿地的效能。只有真正全面认识了绿地带给人们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兰州"西部山水绿地城市"之称才会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中国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严重生存问题,以海绵城市建设肌体-绿地系统的规划更新方法为基本研究对象,在探究城市暴雨内涝成因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绿地规划的雨洪管理体系。运用GIS平台对城市绿地与雨洪管理协同的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并梳理城市总体雨洪生态绿量需求、探求斑块绿地雨洪生态拓扑关系、通过绿地蓄水和净化能力等评估进行雨洪数据与地形叠加的城市绿地空间可视模型预演。研究结果表明:在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管网形成有效沟通时,若城市绿地土壤能富集竖向降水,且绿地/斑块产生一定的空间拓扑聚集效应时,可计算出绿地系统雨洪截水量,即绿地系统对城市雨洪的竖向涵养以及对接雨洪管廊的有效排放。这可视为绿地系统规划与雨洪管理双系统协同的基本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