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在2001年的第174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在钟世镇教授等人主持下,揭开了我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研究的序幕。随后被列入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创刊了《中国数字医学》杂志,出版了一批学术专著,取得了国家科技奖励,2009年正式成立了学术性团体(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作为正式建成学术性团体前,对先后担任“中国数字人研究联络组长”和“中国数字医学研究联络组长”的钟世镇教授来说,确实为我国开拓这个新的研究领域,起到了倡导者的作用,并做出了阶段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数字记忆是人们通过现代技术将信息转化成存储于脑外的能被计算机运算、提取和传送的数据。依据斯蒂格勒的技术思想,数字记忆是一种第三持留的物质性记录,数字技术本质上是记忆技术的发展。在数字技术全面发展的今天,个体的记忆通过寄寓于数据得到了增强甚至永生;但同时,个体的记忆成为工业化的原材料被收集与挖掘,记忆的选择和检索被依附算法的大数据所规训,记忆被迫共享而不再拥有自主控制的私密性。数字记忆不允许遗忘的存在,个体进入了数字全景监狱中。基于数字化第三持留的记忆的工业化,不仅导致了知识的丧失,还造成了欲望与个性化的毁灭,从而引发时代的精神性危机。为了抵抗数字记忆的威胁,当代需要发展数字遗忘来维护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1):27-27,29
“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课题是“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重大项目中面向数字教育行业的应用示范类课题。旨在结合数字教育行业和现代教育服务业发展需求,重点探索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方数字教育公共服务模式及运营模式,以突破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业关键应用技术和集成“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重大项目的技术成果为基础,通过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点建设和示范应用为切入点,进而在整个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全面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数字城市建设和发展出发,探讨了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区别和联系,总结了数字城市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智慧城市是理想目标和必然趋势,并展望了未来智慧城市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数字人类的出现在有效促进人类经济、社会、环境等快速变革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如犯罪、伤害、偏见、隐私泄露、尊严受创等伦理问题。充分应用数字人类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前提是要使数字人类将人类当作目的,而非工具,归根结底要对人类做出善的行为,从而有效规避数字人类对人类造成伤害。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知晓数字人类需要被作为“完全道德代理人”而存在,进而将其放置于与人类平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课题组至2008年年底实现了任务书中明确的各项任务。在杭州、青岛建立了数字媒体内容服务示范网络。在对数字媒体服务关键技术及设备进行科研攻关基础上,实施工程化、产业化推进,通过运营数字媒体示范网络以及数字媒体内容运营平台,提供内容提供商和内容运营商连通的示范服务。在青岛建立了互动音视频网络社区,集中展现了跨地域、全程全网、双向互动、高清晰度、多业务支撑的现代数字媒体服务示范应用。经过两年努力,取得以下成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7,(9):57-57
国家863计划“中国大白菜DNA序列数据库构建和开发”课题(编号:2001AA231081),由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参加。这一课题的目的就是启动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大白菜的分子水平研究,目标是为芸薹属作物种质创新提供新的基因资源。经过3年的研究,建立了我国首个大白菜DNA序列数据库,容量为11000序列,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2,(1):21-21
男性衡量自己的性能力,总喜欢用不同的数字密码来表示。长度?时间?还是……,近期,美国《男性健康》杂志公布了一组“男性性健康的数字密码”——18154556410。破解这组数字密码有助于男性正确判断自己的性能力,也能帮助其及早发现其中的隐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以数据为驱动因素推动治理现代化方兴未艾,数字治理已经广泛应用于供给服务、辅助决策、开放协同等各个方面。事实上,数字治理在引发治理革命的同时,也会遮蔽其触达群体的主体性,催生“技术难民”“屏幕官僚”“算数工人”等主体性异化困境。由此,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理论审视数字治理引发的主体性异化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数字治理本身内嵌着人的自为性衰减、能动性褪化、自主性偏离。因此,要从社会包容、素养提升和权利维护三个维度破解数字治理迷思中主体性异化难题,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升越。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面向我国严格土地管理、土地信息社会化服务的紧迫需求,突破网络化数字调查技术瓶颈,攻克中长基线网络差分快速解算技术,创新土地实时集群调查作业模式,研发多基准站GNSS网络实时差分系统、集群土地调查作业系统,建立起网络化数字调查技术体系,实现数字土地调查与监测的网络化,形成土地实时监测成套技术支撑架构。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的时候,数字营销还像个大家闺秀,识得的人不是很多,主要是行业里有一些人在做研究与尝试,零零散散地组织一些论坛和会议。到了2008年初期,待字闺中的数字营销不甘寂寞,走出绣楼,游走各个圈子中,  相似文献   

12.
数字本身无好坏、褒贬、吉凶之分,但由于宗教、文化传统以及历史等原因,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人们对数字有着迥然不同的喜好并赋予它们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41-41
国家863计划“数字林业平台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2003AA209060),目的是结合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数字林业建设工程,尤其是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具体需要,通过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重点研究解决数字林业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初步构建一个能够基本适应森林资源和生态工程管理应用需要的数字林业技术平台;并以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吉林省为示范,建成国家、示范省和示范县的林业基础信息数据库,建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应用系统,以及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系统和速生丰产林工程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在技术平台构建和应用研究的同时,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水平的标准、软件和产品。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字有机体(抗毁信息)系统领域,他坚守科技创新信念。过去,他用执著书写成功;未来,创新与实践将助他创造新的辉煌!如今,古稀之年的刘心松教授,依旧保持学者风范,他立志在数字有机体(抗毁信息)系统方面继续奋斗。  相似文献   

15.
媒介与人: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媒介与人的关系,并分析了人需要什么样的媒介,结合日益发展的数字媒介,指出数字媒介是我们所需要的,但它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1,(22):65-66
人类全基因组序列为解析人类的生理和病理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蓝图。然而,现有的研究表明,仅仅依靠全基因组序列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人类的生理和病理的发生发展现象。因此,其背后应该有更复杂的原因存在。蛋白质组的研究正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缺,旨在真正解析人类各基因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49-49
“十五”863计划“数字农业关键技术”专项中的重大研究课题“数字农业精细养殖技术平台研究与示范”(2003AA209050),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主要参加单位有中国农业大学等20多家单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8,(24):59-59
国家863、973计划项目资金支持的“中国北方草地监测管理数字技术平台”项目于近日顺利完成,该项目针对我国草业产业化发展对数字化监测与管理技术的需求,构建了草地信息采集、更新、监测和决策服务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技术集成体系,在草地监测管理数字关键技术方面获得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9.
数字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数字生命是用计算机媒介来创造的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自然生命特征或行为的人工系统。数字生命研究是指那些以计算机为媒介,以计算机程序为生命个体的人工生命研究。数字生命遵循着遗传和进化的规律,从而为深入考察生物的进化现象和复杂生命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验手段。数字生命研究为我们深入探讨生命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研究可以为自然生命生长发育和进化规律的研究提供计算机模型和网络支持环境。利用这种研究方法,探索人类生殖、遗传、进化的机制,有助于人类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研究和实施,进而有助于解决物种爆炸、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天津中科遥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07年6月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已拥有研发人员近百名,外聘专家顾问几十名,实现收入达到几百万元,天津市各类配套资金及其它形式的投资金额高达近千万元,基本实现成立当年盈亏平衡,在遥感空间信息产业领域的数字城市、数字乡村产品、系统服务和高级遥感数据加工生产线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不同寻常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