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961年9月26日,茅盾同志在回答笔者问时写道:“钱杏邨说的《文学导报》上的对于‘民族主义文学’的批判文章,署名为‘石萌’或‘石崩’者,我自己记不起来了.当时我写过批判‘民族主义文学’的论文,但究在何处发表,用何笔名,现在都记不起来了.可能就是‘石萌’或‘石崩’的,也可能不是.我用笔名也是随手拈来,用过即不再用,因而也不能肯定我是否用过‘石萌’、‘石崩’的笔名.原因是我从来不写日记,也不把自己的杂文存留底稿,出版家把他们在公开刊物上为我发表的杂文辑为一编出版,故今天还有这些东西可以确定乃我所有,至于秘密刊物  相似文献   

2.
代词“您”的后边能否加“们”表示复数?近几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重要语文刊物纷纷发表文章,对它进行热烈的讨论。有些同志认为:“‘您’没有复数,北京人从来不说‘您们’。因此,普通话也不应该有‘您们’”(王力《谈谈写信》见《语文学习》1980年第3期)有些同志认为:“近几年出现‘您们’的写法,看发展趋势,很可能为大家接受”。(林杏光《汉语五百句》第9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有些人则直截了当指出“‘您们’的出现是大势所趋,也是适合社会交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让读者有发表意见的园地最近不少读者在来信中表示希望本刊增辟类似“读者论坛”的一栏,以供读者发表他们对国际问题的感想和见解。上海复旦大学黄成文说:“我殷切地希望贵刊能开辟一个类似‘读者论坛’的园地,这对刊物的改进是会有好处的,也是一定会得到读者的欢迎的。”重庆第二十中学张国华说:“喜爱时事的读者对于‘世界知识’是特别爱好的。遗憾的是,它没有地方给读者发表对当前时事的看法的这一栏——‘读者论坛’。这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人民解放军沙牧说:“为了加强与读者的联系,吸引和推动读者对国际时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使一般读者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建议开辟类似‘人民日报’的‘读者论坛’栏的园地。”  相似文献   

4.
声音     
《科技潮》2007,(12):3-3
“2006年我国科技论文在数量上有大幅度提高,已跃居世界第2位。但如果从质量上看,过去十年间我国论文被引用次数依然排在世界第13位,也就是说,多数论文发表后没有获得任何‘反响’。”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并未笔误──与石泽镒同志商榷石泽镒同志在《中学语文》1990年第11期上发表了《朱自清的几处笔误》一文。但我认为石泽镒所提出的几处问题并非朱自清的笔误。我将自己的见解提出来与石先生商榷。一.并未“多用了一个‘我’”石文认为《绿》中“我第二次到了...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郭锡良先生编的《古代汉剧》(北京出版社)上册文选有《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文。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里三个“美我”编者注为:“以我为美”;其“美”注为:“用作意动,认为……美”(见此书150页)。而且这一教材讲“词类活有”之意动用法时又特地以上述几句话为例以区别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说:“三个‘美我’都是意动用法,是‘以我为美(认为我美)’,而不是‘使我美’,(见此书273页)现行普通中学语文课本高中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也选了《邹忌讽齐兰纳谏》,其中三个“美我”的注释也是“以我为美”。江夏先生编著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将三个“美我”译为“认为我漂亮”,意思是与以上两家一致的,总之,这三种教材都是把三个“美我”视为意动用法的。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二年第四期《辞书研究》上,刊登了朱方同志写的《“嵌”与“赤嵌”》的文章。文章对台湾的地名“赤崁”还是“赤嵌”的问题作了一番研究,摆出了很多确凿的资料,指出台湾无“赤崁”而只有“赤嵌”,其说甚是。文章又说:“‘墈’、‘坎’都是实有的汉字,字典里都查得到。以‘赤坎’为地名的,广东、福建沿海就有几个。‘崁’,却是个在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对台湾统治时五十年(1895—1945)中造出来的字,我怀疑这是日本人按照汉字的形声字构字法,自造的汉字。”  相似文献   

8.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①“南巡谈话”公布后,学术界有不少同志认为,三个是否“有利于”是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我却持有不同意见,认为它们是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后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说到:‘训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  相似文献   

9.
东北选矿工作在最近两年来由於学习了一些苏联先进技术,和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无论在技术改进上或在技术管理上都有了一些成效。曾先後分别地在几个矿山实行了‘快速浮选法’,‘两段磨矿’,‘两段碎矿’,‘铁球合理装入’,‘再磨矿’和‘铅锌混合浮选法’等等,这些方法都是苏联的成功经验。但是对我们来说都是开始学习苏联先进选矿方法以後,一点一点接受过来的。在学习这些先进技术的过程中,有的先进选矿方法已经朋确地领会了,并且他根据具体情况推行了。例如‘快速浮选法’,‘两段磨矿’,‘再磨矿’和‘铅锌混合浮选法’等,对这些先进方法,我们从工业生产实践中领会的也比较深刻和透彻。有的先进方法,还没有推广,也有的正在试行中,也就是我们还没有得出最终结论的,例如‘两段碎矿’和‘铁球合理装入’等。因此我们借着这个会上,把这些工作向大家汇报一下,能够得到各位教投,各位老师和各位同志  相似文献   

10.
 《科技导报》杂志2013年第4期发表了张勤教授“中英文‘一稿两投’的道德问题思考”(下简称“道德思考”)一文。文章认为中英文“一稿两投”不存在侵权问题, 其道德问题仅在于作者对期刊是否诚实守信, 而且认为中英文“一稿两投”有利于优秀科技成果传播, 甚至鼓励“原作者有义务将同一篇论文用不同的语言相继或同时发表。这是科研工作本身的需要, 不应当简单否定。”  相似文献   

11.
毕平非同志来信指出,本刊“《复刊词》中对于曾为《世界知识》作过贡献而又为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的老同志,列举其名,表示悼念,这是很必要的。”但他认为,“感到不足的是,名单中没有提《世界知识》杂志第一任编辑负责人、受林彪‘四人帮’的  相似文献   

12.
以语素“洋”构成的“洋×”(或“洋××”)一类词,往往认为表现了“崇洋媚外”思想,如有的说:“‘洋火’、‘洋灰’、‘洋钉’、‘洋锹’等带‘洋’字的叫法含有殖民地性质,不宜沿用”。 诚然,“洋火”、“洋灰”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说法是少得多了。但是,我们也不能说,这  相似文献   

13.
“与拉美的‘过度城市化’相反,中国城镇化的明显特征是‘浅度城市化’,城市化率只有‘统计意义’,而没有真正实现与其相匹配的‘人文意义’,也没有达到与其相适应的‘经济意义’。”在9月25日的“转型期的城市化: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郑秉文发表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4.
就是过无功     
近闻某镇免去了一批虽无过错,但政绩平平的书记、厂长。据说这些下来的同志很不服气,认为自己‘革命’多年,又未犯错误,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岂能随便下来?有的甚至大吵大闹,写信上告。听到这些牢骚,使我想起了一则笑话。唐代有一州官,为官时倒还清白,没有犯过错误,但治吏无方,贡献不大。当其战乱丧身,到阎王爷那里报到时,本想自己为官安分守己,虽无建树,也无过错,阳间未能升迁,阴间肯定能弄个一官半职。谁知阎王爷看过‘档案’,安排他到牛头马面那里任鬼卒之职。州官不服,声明自己从未犯过错误,是个好官,不该遭此下场。谁知阎王两眼一瞪,大声喝  相似文献   

15.
《庄子·养生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刀刃”句,传统的解释是“刀刃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谢质彬先生《“新发於硎”解》一文(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认为这个解释不妥,理由是“‘发’字并无‘磨好’之训,也不能解为‘拿起来’或‘磨出来’。”谢文引用有关材料论证“硎”当  相似文献   

16.
本刊第七期所载王芸生同志《黄遵宪吟诗为日本担忧》一文中曾说:“桦太,日名;中名库页岛:苏名萨哈林岛。”成都科技大学王祖荫同志来信认为:萨哈林是我国满族名称;满人称黑龙江为“萨哈林乌拉”,法国人绘的地图上将此名注在江口上,俄国人不知其详,误以为“萨哈林”是岛名。由此可见库页岛即萨哈林是我中华故土。王芸生同志就此复信如下:“王祖荫同志的意见是对的。我问过满族朋友,‘萨哈林’一词是‘黑’的意思,‘乌拉’是‘水’的意思。满族称黑龙江为‘萨哈林乌拉’由来甚久。据我国史籍记载,库页岛在黑龙江口外。一作库叶、库野。唐属黑水都督府所辖,  相似文献   

17.
“地形”与“地貌”是两个常用的地学术语.诸多文章、教材、甚至辞书中,有时互相替换;有时则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出现。如新编“辞海”中,它们被列为两个条目,其释义为,“地形”:在地理学中.‘地形’即‘地貌’,在测绘工作中,对地表面起伏(地貌)和位于地表面所有固定物体(地物)的总称”(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518页);“地貌:在地理学中也叫‘地形’,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由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而成…….”(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519页).以上可见,两者互为释义而未辨其异同之所在.这两个专业术语在实际使用中的随意性也很大.有的“混用”,认为地形即地貌,可以互相替代;有的则“连用”,常见,××  相似文献   

18.
谈意境(下)     
四、意境的优美与壮美 意境有优美与壮美之别。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高下。”王国维在这里所说的境界的大小,就是指意境的壮美与优美。他解释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时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人间词话》)他进一步举例说:“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空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人间词话》)“‘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园’,此种境界,可  相似文献   

19.
也谈“从…到…”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到…”,有人认为是由两个介词结构组合的联合结构。邢福义同志在《关于“从…到…”结构》中说:“‘从…’和‘到…’意思并重。但是,‘从…’和‘到…’这两个部分之间不是横的联合关系,不是平面上的并列;而是纵的联合关系,具有时间上、空间上或某种逻辑关系上的系列性。”(《中国语文》1980年第5期)余大光同志在《“从…到…”是介词结构吗》中说:“‘…从…到…’则分明是两个介词结构:‘…从’表示起点,‘到…’表示迄  相似文献   

20.
本人在1956年12月30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里,发表了一篇“闻一多先生‘诗新台鸿字说’辨正”的文章,郭沫若先生在今年1月5日人民日报登载了一篇“释‘乌雁酿’”,对鄙说多所指正,使我非常感谢。不过还有许多地方,不敢苟同。爱本百家争鸣之意,特申鄙见,再请郭先生指教。郭先生在文章里指出“尔雅”“‘高雁丑’是说乌限之类。丑是丑类之丑,并下是美丑之丑”。这种解释是很正确的。因为我当时要证成闻先生“焦喻美,鸿喻丑”的说法,就根据郝懿行“尔雅义疏”“鸢乌丑,注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