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清洗槽槽底谐频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矩形超声清洗槽槽底自由振动时的谐频率.通过与棒振动方程对比,对槽底振动方程进行恰当分解.在四周固定的边界条件下,推导出其谐频率方程,求出了谐频率的表达式,给出谐频率与槽底长、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高效沉降槽跑浑的原因,并提出了稳定沉降槽运行的有效措施,如提高溶出效率、控制选料和底流液固比(L/S)、确保絮凝荆加入量、平衡沉降槽操作等,降低了跑浑出现的频率,缩短了跑浑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石英微天平谐振频率变化的有效方法.运用此方法分析了用加槽石英微天平分别测量液体粘度及密度的原理,解释了前人的实验结果.对影响传感器灵敏度的微槽深度、宽度、周期、微槽侧壁倾角及石英微天平的振动频率进行了分析、优化.  相似文献   

4.
螺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有限元数值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螺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工作机理。分析了该密封端面间的液体运动规律并建立了用于计算机械密封端面内液体二元流动的雷诺方程,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出了一定条件下螺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端面间液体的压力分布,开启力及上游泵送量等,计算结果表明,螺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端面液膜内的压力分布呈三维凸形曲面,该密封具有明显的流体动压效应,低压侧的流体向上游泵送到槽底直径处压力增至最大值。该密封稳定性较好,理论上能实现零泄漏。  相似文献   

5.
基槽勘验是建筑物施工第一节段基槽开挖后的重要工序,进行验槽的主要目的为检验勘察成果是否符合实际,解决遗留和新发现的问题等。基槽验槽的主要任务是校核基槽开挖的平面位置与槽底标高是否符合勘察、设计要求。验槽底持力层层土质与勘察报告是否相同。检查基槽钎探结果。  相似文献   

6.
贾建军 《山西科技》2004,(3):72-72,74
文章对大型沉降槽底板焊接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安装和焊接顺序,有效地控制了槽底的焊接变形。  相似文献   

7.
大型铝电解预焙槽气体焙烧启动传热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铝电解预焙槽槽底导热的三维数学模型,研究大型铝电解预焙槽气体焙烧启动时,槽底阴极的升温速度、温度分布与加热制度的关系,并讨论气体焙烧启动加热的最少时间及阴极下表面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确定了实际采用的加热制度,并论证了其加热工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在激光-离子相互作用下,线形射频槽中离子态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在不同激光失调频率下离子激发态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给出了离子执行可靠量子逻辑门运算的临界温度,这个结果同实验中得到的结果定量相符。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永磁同步电机一阶齿谐波引起的振动噪声,本文基于ANSYS Workbench多物理场耦合平台,对电机电磁噪声进行联合仿真,优化电机振动噪声。分析了一阶齿谐波引起的振动噪声所在的空间与时间阶次,通过对定子结构优化的方式降低电机的振动噪声。分析了定子槽的各种参数对电机气隙磁通密度的影响,并通过回归分析的方式得到其对电机气隙磁密的回归模型,通过优化算法找到最适合定子槽参数。经仿真分析表明优化后的电机气隙磁密得到明显改善,0空间阶次由12倍电磁频率引起的48时间阶次的电磁噪声得到了显著降低,证明了优化方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加工多面体和槽的机床,讨论了机床车削槽的方法,研究了数控车削槽的原理,运用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车削槽的运动学方程,求出了工件的进给速度与刀具和工件的半径、刀具的角速度和槽的长度、深度之间的关系,并用M atlab软件进行仿真;将仿真结果进行列表和作图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方程符合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斜叶涡轮搅拌槽流动场数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kε湍流模型模拟了斜四叶涡轮搅拌槽内不同条件下宏观流动场, 研究了搅拌桨与搅拌槽直径比( D/ DT) 、桨叶离槽底距离(C) 对搅拌槽内宏观流动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桨叶离槽底距离与槽径之比较小( C/ DT=0-33)时, 叶轮区域轴向流动较强, 在整个rz 断面形成一个整体循环。随着桨叶离槽底距离增加, 叶轮区径向流动增强, 当C/ DT= 0-5 时, 在搅拌桨下方区域形成二次循环区。搅拌桨与搅拌槽直径比较小时( D/DT= 0-33) , 挡板前后宏观流动场差别很大, 在挡板后面区域, 流体在桨叶安装位置高度附近转向轴心流动, 槽体上半部区域形成二次循环区域, 且二次循环区域内流体以向上流动为主。  相似文献   

12.
硬质合金端铣刀刀体上的刀槽,通常将设计为槽底与铣刀轴线倾斜δ角,槽侧壁与铣刀轴线倾角为ω且偏移一个距离为e,以使刀齿装夹在刀体上后获得端铣刀所需的几何角度。本文主要论述在万能铣床上铣削铣刀体上具有δ、ω、e的刀槽时必要的工艺调整,利用矢量及座标转换推导了加工刀槽时必要的参数计算公式,为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铣刀体刀槽的加工提供了一种精确可行的参数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螺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工作机理 ,分析了该密封端面间的液体运动规律并建立了用于计算机械密封端面内液体二元流动的雷诺方程。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出了一定条件下螺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端面间液体的压力分布、开启力及上游泵送量等。计算结果表明 ,螺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端面液膜内的压力分布呈三维凸形曲面 ,该密封具有明显的流体动压效应 ,低压侧的流体向上游泵送到槽底直径处压力增至最大值。该密封稳定性较好 ,理论上能实现零泄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研制“大型多功能自循环电控变底坡水力实验槽”的设计思想及理论依据,简述了该水力实验槽的结构及功能特点,结合实例证明了水力实验槽符合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管状阻尼结构减振效果,本文对过渡层分别进行了均匀周向、轴向带槽处理,基于复特征值法建立结构动力学方程,研究管状结构结构参数(开槽段数、间隔、厚度和约束层厚度)的改变对约束阻尼管振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全敷设和均匀周向、轴向带槽过渡层约束阻尼管状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模态固有频率和结构损耗因子,同时通过解析解(摄动法)和仿真计算结果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经分析对比结果数据吻合良好。通过对全敷设与带槽结构的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均匀带槽过渡层能够局部放大粘弹性阻尼层內剪切变形,提升结构阻尼效果,且周向带槽过渡层结构优于轴向带槽结构。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FDTD算法对微带-槽线正交背靠背转换结构进行了仿真模拟,提取了0~10 GHz频率范围内传输系数和反射系数,所得结果与HFSS仿真软件图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等效电路理论的结果接近,表明方法可靠有效;计算得到该模型的中心频率为5.1 GHz,100.73%的相对带宽内插入损耗小于1.3 dB,同时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并与电磁仿真结果进行比较;改变槽线宽度进行FDTD仿真,绘制S21(Ws,f)曲面图观察功率传输随槽宽的变化规律,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并得到了优化槽宽,进一步分析得出转换结构的中心频率和通频带带宽对于槽宽的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有限元法解雷诺方程,研究了双向人字槽液体润滑止推轴承的承载力、轴向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并与相同参数下正转、反转的单向人字槽止推轴承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双向人字槽止推轴承的承载力、轴向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稍差于正转时的单向人字槽轴承,但优于反转时的单向人字槽轴承,在合理的设计参数范围内,通过优化,双向人字槽液体润滑止推轴承可以得到良好的动力性能,在变向转动工况下,其动力生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揭示大倾角底坡、大边墙收缩角泄槽收缩段内水流的水力特性,建立了不同大倾角底坡和大收缩角的泄槽收缩段模型进行试验,以观测不同底坡和收缩角对泄槽收缩段内的水深、边墙动水压力和冲击波波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大底坡泄槽边墙收缩段产生的冲击波的影响范围很小,只有紧邻边墙的水流受冲击波的影响;边墙处水流分层明显,水面线主要由收缩起点处跃起的水流决定.②边墙处的时均动水压力与边墙水深的关系远非线性,不同边墙收缩角、不同断面的时均动水压力沿边墙水深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③大倾角底坡泄槽边墙收缩段所产生的急流冲击波的形态与小倾角水流冲击波差异较大,现有冲击波理论在大倾角泄槽中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微通道制氢反应器的微槽底部光整加工难题,开展超声振动辅助磁性复合流体(UMCF)抛光工艺研究。根据表面接触理论分析微槽底部气膜对磁性复合流体(MCF)抛光的影响,引入超声振动改善MCF抛光微槽底部的表面质量;通过试验探究UMCF抛光对微槽底部的抛光效果;研究不同参数下MCF抛光和UMCF抛光对微槽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和去除率的变化规律,获得最佳的抛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羰基铁粉粒径为48 μm,抛光时间为5 min,抛光轮转速为500 r/min,抛光间隙为2 mm,振幅为5 μm时抛光效果最佳,微槽顶部表面粗糙度Ra达到0.217 μm;槽底表面粗糙度Ra达到0.403 μm,去除率为4.74 mg/min。  相似文献   

20.
杨虎 《科技资讯》2011,(26):65-65
对采用离心振动制管工艺生产半圆形、薄壳、超长的预应力砼输水渠槽设备进行了技术探讨、参数设计确定并试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