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世纪初期民俗化的乡土小说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民俗事象或民俗活动来展开矛盾冲突,在人物形象、性格的刻画,小说情节、细节的设置,以及典型环境的描写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白鹿原》自发表以来,其总印量已超过一百余万册。对《白鹿原》的研究始终不减当年,但都主要从宏大叙事、儒家文化、人物形象分析、语言、民俗学等角度品评作品,其研究文字总数亦早已超过小说本身。笔者主要从性爱描写展示的社会历史变迁、性爱描写揭示的传统心理以及性爱描写体现的文化价值观三个部分讨论了《白鹿原》中关于性爱描写所蕴含的文化心理,从而观照其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奸情小说是指那些以描写男女主人公通过奸计等手段,勾引女性,以达到与之淫乱、成就奸情之目的为主要情节的小说。中国古代奸情小说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许多因素对它产生过影响和作用,其中《水浒传》有关奸情情节的描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该书对中国古代奸情小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奸情构成过程中担当“拉皮条”的第三者出现;二是奸情情节描写的三阶段结构布局;三是奸情描写中关于“捱光”的说教内容。《水浒传》正是从上述三方面为中国古代奸情小说奠定了最基本的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黑人妇女主义文学的先驱,她的代表作《紫颜色》不仅表现了作者的妇女主义,也从侧面表现了大量的非洲民俗。《紫颜色》这部小说对非洲民俗的描述数不胜数,这些民俗的描述对黑人美学的表现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根,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土壤。本论文将从非洲民俗的两个方面(布鲁斯音乐、百衲被)对作者在《紫颜色》中的表现及其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呼兰河传》和《边城》是两篇具有民俗特色的现代小说。无论是萧红对东北呼兰农村沉滞、落后社会的现实描写,还是沈从文对湘西社会优美、自然、恬淡的田园生活的浪漫抒情,他们均以独特的民俗视角,选择截然不同的民俗事项进行描写,直视国民精神领域,不仅展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而且都较好地实现了各自的创作理想。  相似文献   

6.
鬼神文化对《三国演义》的深刻影响在小说的历史观、人物塑造、情节描写等方面都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意味很强的讽刺小说,在讽刺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对人物进行了大量的服饰描写,本文主要从男性服饰,女性服饰和特殊人群的服饰进行分析,展现明代服饰的风貌。这些服饰描写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使《儒林外史》具有史料价值,甚至还对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外显人物的身份和地位,突显小说的主题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国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红奶羊》进行审美评价,指出它虽描写的是动物角色,却闪耀着人格的光辉,在情节上追求传奇性,描写超常状态下的价值冲突以及结局的悲剧毁灭等,表现了作者动物小说的思考深度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
电影《白鹿原》由同名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影视效果蔚然可观,也将《白鹿原》这部小说带到了更多人的视线当中。而两者之间对于史诗性的追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时间也引发了影版与原著之间对于故事主线的热议。《白鹿原》小说与电影两者之间因故事主题、历史叙事及艺术诉求三者之间的差异所体现出的史诗性也十分具有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古代小说的题材处理看,与文言短篇小说以虚幻情节表现人情世态不同,长篇白话小说跻身文苑之后,大都以现实情节来编织故事和塑造人物。这自然要把从明中叶出现的如《西游记》一类的神魔小说除外,此种文学现象涉及小说发展的源流,这里不再论列。 《水浒传》的题材,它泛滥百家,贯穿三教,其蕴含可谓精深博奥,包罗万象。小说引人入胜之处,首推人物的鲜灿,情节的生动,主题的深刻,其次,如小说中的宗教描写,亦颇具思想和艺术深度。  相似文献   

11.
《儿子与情人》集中描写了主人公保罗在成长过程中与母亲莫瑞尔太太及两个情人米莉安、克拉拉之间的感情纠葛。这既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又是一部成功的心理分析小说。劳伦斯巧妙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描写与“戏剧化的诗”相结合的写作方式。在描写主人公保罗、他的家庭和生活时,采用现实主义直接、简单的语言风格;在描写大自然的美与两性关系时,采用诗的意象和韵律。适当的时候,还穿插了方言的使用。这种独特、多变的文风一方面映射出《儿子与情人》故事的现实性、复杂性,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突出了主人公内心活动的复杂性,使小说主题得到成功阐释。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悲剧》与《土生子》同是美国文学史上的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虽然小说分别描写的是不同种族的人:黑人下层人民的反抗与穷白人的苦难,但是两部小说悲剧情节类似,主人公都是被压迫与被损害的人。美国的白人统治阶层利用种族歧视论离间了被压迫者,使得白人统治阶层可以分别通过阶级和种族对他们分而治之地进行压迫。  相似文献   

13.
《长恨歌》是唐朝长篇叙事诗的代表作之一,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有致、脉络分明,人物形象鲜明。受传奇小说的影响,其叙事具有小说的基本特点,本文从诗歌的结构、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角度来看它的小说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小说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几乎汲取了前代所有其它文体样式的成就,于古典诗歌中尤其受益良多。“意象”是探讨古典诗歌艺术的重要范畴。“意象”在古典小说作品中的具体呈现形态,最突出的就是“意象化情节”。“意象化情节”充分利用“意象”在小说情节结构中的作用,除了兼有“意象”主客交融、虚实相生的优点外,还具有动作性与表演性,是小说情节演进中的一环。“闺怨”是古典诗词的传统题材,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意象”景观。古典小说尤其是人情小说经常涉及“闺怨”这一传统题材的描写,当然也会自觉借鉴古典诗词已有的艺术表达成就。本文试图以《金瓶梅》、《林兰香》为例,探讨古典小说中“闺怨”的“意象化情节“建构。  相似文献   

15.
莫泊桑的《羊脂球》和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都是描写的以战争为时代背景身为弱女子的不幸命运。丁玲与莫泊桑的战争经历使他们能够以个人独特视角穿透"战争与女人"小说的一般模式,拒绝正面描写战争而使其创作表现出对战争文化心理的疏离,更着眼于对人类本身的关照,但是两者在人物形象设计、叙事方式和情节安排方面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6.
陈忠实和曹文轩都是很重要的当代作家。其代表作《白鹿原》和《天瓢》在很多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小说中的白鹿与白马驹、朱先生与范瞎子以及主要人物白嘉轩和杜元潮构成了两部小说既相似又相异的艺术趣味,并分别在各自小说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义"是《三国演义》的一条贯串始终的线索,与情节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是情节发展的依据,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并在"义"的对比和前后照应中推进情节的发展,显示情节发展的结果。"义"与情节在小说结构上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8.
一、《白鹿原》中几乎所有的女人都是凄惨而死。陈忠实在写男人嗣续传统的同时,写了一批被传统文化搅裹、吞噬的女人 巴尔扎克“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的话不但被陈忠实写上《白鹿原》的扉页,而且也被陈忠实融入了整部作品。《白鹿原》可说是一部中国一个古老民族的断代史。与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19.
从《金瓶梅》的民俗与语言看其故事发生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地即小说情节展开的人文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对作者或写定者身份及生活地域的认定。以往学术界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金瓶梅》中民俗与语言两方面的材料作一综合分析,可以认为《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地应在运河山东临清一带,其作者或写定者也必然与这一带有着种种关联。  相似文献   

20.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它一直都对《三国演义》的艺术创作产生重要影响;而深受道教影响的《三国演义》,全书也都弥漫着浓厚的神秘色彩。这些影响既广泛表现在小说中重要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描写上,又涵括了文学创作与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