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微生物在人工湿地污水的净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分布特性、影响因素及代谢特性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分子生物学在湿地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和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应注意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哈尔滨市松北新区湿地中细菌的调查、筛选、鉴定,对湿地及湿地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为研究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合理利用等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黑龙江省七星河湿地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采集2014年7月、10月和2015年5月的七星河湿地中退耕还湿(RFW)土壤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以2014年10月退耕还林(RFF2)和自然湿地(NW2)土壤作为对照,通过传统微生物方法对微生物进行测定.微生物数量分析表明:细菌的数量最多,真菌的数量最少,放线菌的数量位于二者之间.理化性质分析表明:RFW1、RFW2、RFW3、NW2和RFF2的土壤OM含量变化范围为9. 38%~17. 5%;土壤pH的变化范围在6. 8~7. 3;土壤TN含量变化范围为0. 35%~0. 73%;土壤TP含量变化范围为0. 067%~0. 154%;土壤TS含量变化范围为0. 565~2. 07 g/kg;土壤SWC含量变化范围为22. 3%~44. 3%.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具有一定的正负相关性,表明土壤养分对微生物数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湿地植物根系泌氧及其在湿地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植物的根系泌氧能够使植物根际溶解氧及其微生物分布发生变化,并对湿地中污染物的去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综述了水生植物根系泌氧的特点、原理、影响因素,对目前根系泌氧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做了相应的对比,阐述了根系泌氧在湿地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PSR模型的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大山包湿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山包湿地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针对大山包生态环境自身的特点,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能充分反映亚高山沼泽湿地生态安全的21项指标,构建了大山包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用综合指数法对湿地生态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大山包湿地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是4.756 6.研究表明:当前大山包湿地的生态安全处于“一般”状态,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尚能发挥,但个别生态压力已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显示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存在不足.为有效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提出了改善湿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红树林湿地,由于其固有的特性和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重金属污染的源和汇,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并对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在通过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特征、赋存形态及污染评价方面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认为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应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重视对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在柱状样中的垂直分布的研究,加强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分析等,以便为探讨红树林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污染红树林的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庆区域湿地水环境受到采油生产的影响问题,对大庆湿地水体环境展开研究,通过对湿地水系统进行科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庆湿地水环境可持续性度量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庆市湿地水环境安全调控体系,以确保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推动区域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受人类活动影响 ,扎龙湿地被不断围垦、水源截流和污染 ,面积日益缩小 .如何保护湿地植被、恢复湿地环境现已受到重视 ,对不同生境中植被的生态、生长发育、生态适应性缺水情况下植被的演替趋势及环境中土壤水盐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决定该地植被分布的重要因素是环境中的水盐条件 .  相似文献   

9.
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扎龙湿地是乌裕尔河自然蔓延形成的以芦苇沼泽为主的湿地 .湿地发展的制约性因子—水的问题日益严重 ,造成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受到干扰和胁迫 .必须采取措施 ,进行可持续性管理 ,保护湿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使湿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研究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该文选择扎龙湿地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气象数据及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建立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对扎龙湿地的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其次,借助障碍度模型,探讨扎龙湿地生态承载力演变的主要障碍因素;最后利用GM模型,预测其未来9年的生态承载力结果.结果表明:扎龙湿地生态承载系统一直处于中承载状态,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自然环境和地物覆盖2个因素层为制约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根据GM预测结果,未来9年,扎龙湿地生态承载力指数随年份增加而升高,生态状况持续向良性转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1.
对黑龙江省具有观赏应用前景的水生花卉的形态、习性和应用作了简要综合报道,旨在对其了解与应用提供基本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研究--以兰州市西固区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兰州市西固区土地利用特点的基础上 ,将土地利用分为农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其它用地 ,利用本区 1 987年~ 1 999年的土地利用统计资料 ,建立灰色动态预测 GM( 1 ,1 )模型 ,对西固区未来 2 0年的各类土地利用作出预测 ,定量描述它们的变化趋势 .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 ,农业用地有下降趋势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增长较快 ,其它用地稳中有减 .然后根据西固区实际 ,结合河谷型城市共有的特征 ,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定规律 ,并提出解决此类城市土地供需矛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参加了1990年西峰市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工作。对西峰市1981年和1990年两次调查资料对比分析后发现:十年期间,耕地、草地分别减少了2733公顷(4万亩)和7333公顷(11万亩)。耕地、草地减少的总数,大约等于居民地、林地、园地和未利用地增加数量的总和。这些增加数分别为5067公顷(7.6万亩)、2867公顷(4.3万亩)、800公顷(1.2万亩)、1800公顷(2.7万亩)。作者研究了西峰市各主要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后指出:造成耕地、草地锐减的主要原因在于:(1)居民地侵占了塬面耕地;(2)新开垦的山坡耕地、园地又侵占了山坡草地,使草地成为主要的“受害者”。西峰市居民地与耕地面积之比,已从81年的12%,上升到90年的25%。若不改变这种不合理的使用土地资源的状况,数十年后,将会出现塬面“无地可耕”的危险局面。针对西峰市的实际,作者提出了对土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充分利用原有居民地等建议,并希望对土地资源质量方面的变化所引起的经济、生态方面的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5年SPOT5遥感影像和1992年1∶10000海伦市土地利用矢量数据为基础,将RS与GIS技术相结合分析了13年来海伦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3年来海伦市的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都呈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12763.5 hm2、1517.2 hm2、883.9 hm2、607.7 hm2;而林地和未利用地分别减少了1678.8 hm2、14093.5hm2.本研究通过对海伦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分析,为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大庆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把握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趋势,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根据大庆市1978~2001年五期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TM数据,在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应用马尔可夫理论,对大庆市未来几十年土地利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和定量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居民用地在逐年增加,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6.
以湖北省江汉平原为例,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AHP方法、LMDI分解模型等重点考察该区域土地利用特征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1995年以来该地区耕地、林地、草地和自然保留地面积减少,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以耕地和水域为主的用地结构变化相对平稳;(2)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AHP方法确定不同时期的价值密度修正系数,发现各地类修正系数均以2007年为基准呈现随时间增长的趋势;(3)利用改进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发现各地类生态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不同时期各地类价值贡献基本呈现耕地、水域最多,林地、自然保留地次之,建设用地与草地最少的特征;(4)利用LMDI模型考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分解效应,研究显示人口增加、土地结构变化与价值密度提高具有增值效应,对价值变化的效应比重分别为13.12%、9.23%、90.70%;人均土地面积降低对价值变化具有减量效应,所占比重为-13.06%,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三类因素的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17.
18.
资源型城镇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分析--以大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方面进行分析,利用了历年大庆市的土地利用数据,结合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几种模型:(1)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2)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模型(3)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型,对大庆市土地动态变化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的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已达近35万km2,其蔓延的速率呈加快的趋势,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与历史资料分析的基础,探索典型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过程的发展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皋兰县土地资源各要素特征的分析,计算出皋兰县各乡的理论生产力、生产潜力和实际最高生产力和生产潜力,并分析了实现这一生产力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对皋兰县各乡的土地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简单分析。在1%光利用率下皋兰县土地承载力为157725人,2%光利用率时全县土地承载力300373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