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液态纯铁的微观原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焕荣  叶以富  王伟民  秦敬玉 《科学通报》2000,45(14):1501-1504
利用θ-θ液态金属X射线衍射仪研究纯Fe的液态结构,获得了衍射强度、结构因子、双体分布函数以及配位数和原子间距离。研究结果表明,在液态纯铁的结构因子曲线上也存在着顶峰(pre-peak)。预峰的出现是熔体中存在中程序的标志。根据预峰的特性,提出了液态纯Fe结构的原子模型,即共享顶点体立方结构与无规密堆积原子分布的加和。  相似文献   

2.
液态亚共晶铝铁合金结构因子的预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θ θ液态金属X射线衍射仪 ,研究了 6 75℃时Al_1 1 ?(质量分数 ,下同 )合金的熔体结构及其与熔体热历史的关系 ,并用纯铝作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未过热铝铁合金熔体的结构因子的小角部分出现预峰 ,高温过热后预峰消失 ;而纯铝熔体的结构因子在过热前后基本不变 ,也未出现预峰 .预峰的出现是液体中存在中程序的标志 ,预峰直接对应于Fe_Fe原子在中程序尺度上的关联 .以晶体结构作为一级近似 ,就可以构造一个液体结构模型 .基本的单元是一个体心立方 ,8个Al原子位于它的顶点上 ,一个Fe原子占据它的中心 .这样的单元沿着体对角线方向平移一个对角线的距离 ,能够满足预峰对Fe_Fe原子间距的要求 ,并给出一个类DO3 结构 .再将单元之间的空隙用铝的类fcc晶胞填充 ,那么整个实体的成分约为Al7Fe ,与由快速凝固所得的亚稳相Al6Fe的成分相近 .可以推测在液体亚共晶铝铁合金中存在成分近似Al6Fe的原子团簇  相似文献   

3.
潘学民  边秀房 《科学通报》2001,46(18):1579-1582
通过高温X射线衍射研究了Cu,Cu-12Al和Cu-12Al-4Ni(质量分数,%)合金熔体结构,发现纯Cu熔体结构因子具有显著对称的主峰,主峰前曲线呈抛物线状,Cu-12Al合金熔体结构因子曲线主峰前有顶峰出现,而Cu-12Al-4Ni合金溶体结构因子曲线上顶峰变得更加明锐,顶峰的出现是液体中存在中程有序的标志,在Daken-Gurry理论基础上,以原子间交互作用强度为依据,分析了合金元素加入不同与熔体结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Cu-Al原子间具有强烈的交互作用,能形成较强的化学键,化合物形成倾向大,从而在熔体内形成中程尺度的原子团簇,体现出中程有序的特征,Ni的加入,有利于原子间交互作用增强,促进原子团簇的形成及其尺寸的增磊,使得顶峰变得更加明锐。  相似文献   

4.
白海力 《科学通报》2000,45(21):2281-2285
研究了强磁场对射频溅射沉积Fe-Si-O薄膜的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在O2流量比小于1.0%,外加磁场低于1.0T的溅射条件下,得到了中孔型,相分离型和混合型3种典型的样品宏观形貌,表明强磁场不但影响等离子体的分布而且影响溅射原子的角分布,在O2流量比大于2.0%,外加磁场高于2.0T的条件下制备的Fe-Si-O薄膜中,经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了强(110)取向的Fe3O4相;磁性测量发现垂直膜面方向  相似文献   

5.
3,5-二甲基吡唑(HPzMe2)在THF溶液中和(C5H5)3Y反应,制得了双核钇配合物「(C5H5)-Y(η^2-PzMe2)(μ-PzMe2)」2(Ⅰ)和「YY(η^2-PzMe2)2(μ-PzMe2)(μ-THF)」2(Ⅱ),后者揭示了一种合成三吡唑基稀土化合物的新方法。化合物Ⅱ的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显示,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0798(1)nm,b=1.081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质混合的方法制备了新的TFEL材料ZnSxO1-x:CE^3+。在的Ce^3+掺杂浓度下ZnSxO1-x:Ce^3+EL亮度高于ZnS:Ce^3+一个量级以上,其发光波长范围为400 ̄600nm。ZnSxO1-x:Ce^3+可望用于白色TFEL的蓝光部分。  相似文献   

7.
Ag-Cu-Sn合金熔滴与Fe基片之间的液/固界面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几组实验,初步探讨了重力因素(熔滴不同空间方位、基片不同受力状态)对Ag-Cu-Sn/Fe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固界面处,Ag-Cu-Sn合金向Fe基片中扩散,其向下面Fe基片中扩散的量多且扩散的距离远;并且在上表面和上基片界面附近有规则形状的αFe析出相,这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FeXCu1-X颗粒膜反常输运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FeXCu1-X纳米颗粒膜的输运研究工作。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系列组分的FeXCu1-X颗粒膜,发现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12 ̄290K)有显著的负阻温特性,而且随着溅射时间、铁铜原子比、退火条件的改变分别有着负阻温特性向正阻温特性的转变过程;当X=0.64溅射时间为1min时,出现了比一般非晶合金大一个数量级的负阻温变化;结合非晶态理论对实验现象给出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9.
徐非  胡玉海  董林  陈懿 《科学通报》1999,44(14):1498-1503
通过机械混全焙烧法制备了MoO3/α-Fe2O3样品,采用了XRD,XPS,LRS,TG-DTA以及Moessbaer谱研究了MoO3与α-Fe2O3之间的相互作用,XRD和XPS证实,在适当的温度下焙烧的样品,MoO3在α-Fe2O3表面上的分散容量为0.8mmolMoO3/100m^2α-Fe2O3,LRS和FT-IR结果表明,在低含量的样品中,Mo^6+主要讲入α-Fe2O3的表面四面体位;  相似文献   

10.
蒋艳杰  刘永平 《科学通报》1998,43(5):479-482
得到了各向同性Besov类S^rpθB(R^d),S^rpθb(R^d)和各赂异性Besov类S^RPθB(R^d)〈S^rpθB(R^d)在Lp(R^D)中的平均σ-K宽度和平均σ-L宽度的弱渐近结果,确定了相应的弱渐近极子空间;并建立了各向同性Besov类S^rpθB(R^d)在Lp(R^d)中最优恢复的弱渐近估计。  相似文献   

11.
颜世春 《科学通报》1990,35(19):1455-1455
早在1955年,Friedel等人曾提出一个多边化间界内耗的理论模型。该模型预言,应该存在与多边化间界有关的内耗峰,尽管Friedel等人未观察到这个内耗峰。现在,这个与多边化间界有关的内耗峰已在高纯铝及稀铝铜合金中被观察到。它出现在较高的温度及较低的频率,有很高的内耗,用高纯铝测得的激活能是35×4.1868kJ/mol,与纯铝的自扩散能相同。然而,在Friedel等人的模型中有一个基本假设被Nowick和Berry提出疑问,即在高温下  相似文献   

12.
在大别山碧溪岭石榴石橄榄岩的早期世代粗粒橄榄石中发现针状出溶体,长度为5-30μm,宽度2-6μm,沿橄榄石」010」方位定向排列。经综合方法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针状出溶体为含铁铬磁铁矿,是β相橄榄石中出溶体,它说明该超高压榴辉岩-超镁铁岩体形成的压力不只局限于柯石英-金刚石稳定场,有可能在大于10GPa以上形成。  相似文献   

13.
王晓琦  刘煜  段恩奎  曾国庆  朱正美 《科学通报》1998,43(12):1292-1295
以单克隆抗体AH6[特异结合Le^Y寡糖,Fuc α1-2Galβ1-4(Fucα1-3)GlcNAc-]为工具,采用明胶酶谱法,研究细胞表面的Le^Y寡糖抗原与羊床期间小鼠胚泡和单层子宫上皮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确定Le^Y寡糖抗原在着床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环节。结果显示,不论子宫上皮细胞表面还是胚胎滋养层细胞表面的  相似文献   

14.
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95,自引:11,他引:84  
从柏林  王清晨 《科学通报》1999,44(11):1127-1141
对近5年国内,外科学家在大别山-功鲁超高压变质带岩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具体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依据最新资料指出:(1)超高压榴辉岩具两类围结,一类为同样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榴辉岩相岩,另一类为未经历超高压变质的花岗片麻岩;(ii)新发现的橄榄石中FeTiO3的出溶体为300~400km深度上发生的现象,但关键在于证明这种出溶是由于原先在地壳中的橄榄岩被俯冲到300~400km深度  相似文献   

15.
钙调素拮抗剂诱导人肺癌细胞PLA-801凋亡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弘  柳惠图 《科学通报》1998,43(5):519-523
用20μmolL^-1的TFP处理人肺癌细胞PLA-801,强烈抑制了细胞的增殖。软琼脂实验发现加药组细胞集落形成率为对照组的63.6%,这表明部分细胞失去了在软琼脂中形成集落的能力。流式细胞光度术显示,加药组细胞G1期峰前出现了程度性细胞死亡的特征峰,荧光染料Heochst33342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部分细胞凋亡时核凝集,边化,断裂的情形。  相似文献   

16.
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研究了300K下乙烯在正交MEI,单斜MFI以及H(Al)ZSM-5中的吸附,极化和扩散行为。结果表明,乙烯与正交MFI的作用最强;在正交MFI中乙烯具有相对较低的总能量。在H(Al)XSM-5中铝和B酸质子的存在有利于降低乙烯分子的能量,在孔道交叉部位的边界处特别是铝址附近,乙烯分子受极化较大,偶极矩增高。乙烯分子出现在孔道交叉部位的几率最大。在上述3种晶系中乙烯的簇  相似文献   

17.
()张启芳  ()喆生  ()施倪承 《科学通报》1998,43(18):2000-2005
绿辉石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MⅡ)(MⅠ)(Si,Al)2O6,MⅡ位代表Ca或Na,Na/(Na+Ca)值在0.2-0.8之间。MⅠ位代表八面体配位的阳离子Mg,Fe^21+,Al,Fe^3+,Al/(Al+Fe^3+)〈0.5。已发现绿辉石的空间群有C2/c,P2,P2/n,P2/c,晶胞参数:a0=9.600-9.630A,b0=8.750-8.830A,c0=5.230-5.290A,β=1  相似文献   

18.
FeCo-SiO2颗粒膜的磁性和隧道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力  张宗芝  池俊红  李成贤  葛世慧 《科学通报》2000,45(20):2163-2166
利用射频共溅射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金属含量fv的Fe-SiO2金属-绝缘体颗粒膜,系统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磁性以及隧道磁电阻(TMR)效应,在fv=0.33处得到最大磁电阻值为-3.3%,在同样的制备条件下保持fv=0.33,用Co取代Fe得到一系列的(Fe100-xCox)0.33(SiO2)0.67的颗粒膜,对其TMR的研究发现在x=53时得到最大磁电阻值-4.5%,且Co对Fe的替代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宫颈脱落细胞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体玉  李俊  慈云祥  董建强  阚秀  郭振泉 《科学通报》2000,45(17):1841-1845
应用Fourier红外光谱(FTIR)分析方法,对354个宫颈脱落细胞的普查样本进行分析。根据970和1170cm^-1吸收峰出现与否,可将谱图分为两大类:T1和T2.T1占83.1%,被诊断为正常细胞或在正常范围内的良性变化的细胞(PapⅠ)。T2占16.9%,其中,被诊断为PapⅠ和不正常的样品分别占28.9%和71.1%。不正常的样品中有3例(占5.0%),分别诊断为严重炎症、宫颈疤痕和宫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纳米γ-Fe2O3固体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进行测量,发现它具有与传统电介质明显不同的反常介电特性。理论分析和拟合结果表明,纳米γ-Fe2O3固体中存在两种弛豫时间不同的极化机制,分别由界面中的缺陷和悬键引起;其介电损耗在真空中以电导损耗为主,在空气中极化损耗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