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新试剂N-邻甲苯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分析性能的研究,发现其在氨水介质中可和Cu^2+、Hg^2+发生特征性反应。通过寻找适宜的反应条件,确立了Cu^2+和Hg^2+的鉴定方法。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和标准试样的分析,均获得满意的结果。因此,该试剂可作为Cu^2+的新鉴定试剂(检出限量为0.015μg),最低浓度为0.5μg/ml)和Hg^2+的新鉴定试剂检出限量为0.075μg。  相似文献   

2.
用新试剂N-辛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OPT)鉴定铜,检出限量m=0.012μg,最低浓度c=0.4μg/ml,40多种常见离子均不干扰.用于多种试样鉴定Cu2+,均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水溶性的新试剂N—壬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NPT),经元素分析、IR、UV、1HNMR测试,确定了其结构.实验了不同介质中,同40多种离子的反应情况,其中只有Ag+、Bi3+、Cu2+、Hg2+、Ni2+离子有特征性反应,可作为Cu2+、Ni2+的新鉴定试剂.鉴定Cu2+的检出限量m=0.037μg,最低浓度c=1μg/ml,43种常见离子不干扰.鉴定Ni2+的检出限量m=0.12μg,最低浓度c=3.3μg/ml.灵敏度与选择性与丁二酮肟相当.测定了在弱酸、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同40多种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可作为分光光度法测定Cu2+、Pd2+的显色剂.测定Cu2+,ε349.2=4.87×104Lmol-1cm-1,43种离子中,只有大量Fe3+、Al3+干扰.则定Pd2+,ε297.8=1.25×105Lmol-1cm-1,51种离子只有Cu2+干扰测定,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均获满意结果.是目前测定Pd2+的分析性能优良的试剂之一.  相似文献   

4.
用新试剂N-辛在-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OPT)鉴定铜,检出限量m=0.012μg,最低浓度c=0.4μg/ml,40多种常见离子均不干扰,用于多种试样鉴定Cu^2+,均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用新试剂N-丁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BPT)与18种阴离子和26种阳离子反应.在氨性介质中,与银呈茶色,与Cu2+呈蓝色络合物.BPT对Ag+和Cu2+的检测,灵敏度高(cAg+=2μg/ml,mAg+=0.05μg;cCu2+=0.5μg/ml,mCu2+=0.017μg),选择性好,用于矿石,阳极泥及生物试样分析均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Cu^2+,Zn^2+)对罗非鱼嗅电图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Cu2+、Zn2+溶液灌入嗅觉器官,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对鱼类嗅电图(EOG)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1)正常鱼体上DL-Met剂量的log值──EOG反应间呈指数函数关系R=21.0(1ologc/4.935);2)Cu2+、Zn2+对10-5mol/LMet刺激产生的EOG反应呈抑制效应,抑制的程度随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Cu2+的抑制效应大于Zn2+,约为10余倍,Cu2+的有效IC50为22.38μg/L,Zn2+为354.8μpg/L.  相似文献   

7.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长链烷基取代化合物N-十一烷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UPT)并确定了结构.这种新的显色试剂与40多种离子在不同的介质中反应,仅与Cu2+、Ag2+、Hg2+2、等少数阳离子具有特征反应,其他均无明显现象发生;在NaAc、HAc介质中和微量的Cu2+、Pd2+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证明其灵敏度和选择性都优于一般的试剂,可以被用作定性鉴定Cu2+、Ag+、,定量测定Cu2+、Pd2+的试剂.  相似文献   

8.
在TritonX-100存在下,pH=5.0~5.5时,新试剂Cl-RACP与银生成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0nm,配合物的配位比为1: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 ̄5·L·mol ̄(-1)·cm ̄(-1)。Ag(Ⅰ)的浓度在0~2.0μg·ml ̄(-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用于阳极泥和废定影中银的测定,结果较满意,相对标准偏差为1%。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戊基异硫氰酸酯和对肼基苯磺酸为原料,合成了未见报道的化合物N-戊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经元素分析、红外和核磁共振等测试,确定了其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介质条件下,它同数10种离子的反应情况,它只与Cu2+、Ag+、Ni2+、Hg2+2等少数阳离子具有特征反应,其他均无明显现象发生.由于Cu2+和Ag+的反应现象最明显,通过寻找适宜的反应条件,确定了Cu2+和Ag+的鉴定方法.其中Cu2+的灵敏度为(m=0.013μg,c=0.43μg/ml);Ag+的灵敏度为(m=0.158μg,c=5.26μg/ml).  相似文献   

10.
首次发现P_(An)(CI ̄-)膜电极对CuCl ̄-(n-2)的电催化效应,并估算了反应速率常数K=0.8×l0 ̄(2)L·mol ̄(-1)·s ̄(-1)。  相似文献   

11.
AgNO_3和a-ph_2ppy,(a-(C_6H_5)_2P(NC_5H_5))在加有少量H_2O_2和NaOH的C_2H_5OH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标题化合物的灰黑色晶体。属四方晶系,空间群P4_1,a=1.300nm,C=4.076nm,v=6.884nm ̄3,Z=8,D_c=1.67gcm ̄(-3),R=0.059,r_ω=0.072.每一不对称单元中存在二套独立而结构基本相同的[Ag_2(a-ph_2PPy)_2] ̄2+,它的二个Ag原子和二个a-ph_2PPy中-N-C-P-桥的N,P原子联接成为一个稳定非共面八员环,而环内Ag,Ag间距分别是0.314,0.3l0(nm),均未成键。不对称单元中的二个八员环通过的O原子与环上Ag原子的弱成键而具有结构联系。环内还出现了罕见的三配位Ag原子。  相似文献   

12.
脱乙酰甲壳质回收处理含铜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研究了利用脱乙酰甲壳质处理含铜污水对酸度、吸咐时间及脱乙酰基程度对脱乙酰甲壳质及吸附Cu ̄(2+)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量可达65.0mg/g,按一定方法洗脱被吸附的Cu ̄(2+)后脱乙酰甲壳质可再生,同时回收得纯度较高的CuSO_4,回收率可达99.2%。将脱乙酰甲壳质装柱处理含Cu ̄(2+)废液,流出液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用透光率法考察了提纯的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羧甲基钠盐(NPC(Na)-n)与ca ̄(2+)和Mg ̄(2+)的相析作用,NPc(Na)-4的耐Ca ̄(2+)、Mg ̄(2+)能力比NPC(Na)-2要好,而且NPc(Na)-4与ca ̄(2+)Mg ̄(2+)生成的钙皂和镁皂在水中有较好的分散性。当加入0.5%的NaOH后,NPC(Na)-2的耐Ca ̄(2+)能力与NPC(Na)-4相当,而其耐Mg ̄(2+)能力却显著提高;相反,NPc(Na)-4却几乎不能耐受Mg ̄(2+)。文中提出用一种双层表面活性剂结构模型来解释这一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Cu(Ⅱ)与新试剂乙二醛双缩-4-烯丙基-3-硫代氨基脲的显色反应,该反应生成1:2的红色配合物。Cu(Ⅱ)在0-4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2.4×10 ̄4L.mol ̄(-1).cm ̄(-1)。该法用于测定水中微量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在NaOH(0.032mol/L)介质中,钍试剂(Thoron简记为Tor)给出一个吸附波,Ep=-0.48V(Vs·SCE.),在该介质中Cu-Tor络合物给出一个很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Ep=-0.50V.峰电流与Cu(Ⅱ)的浓度在0.04~0.72μg/mL范围内成正比。研究了该波的特性与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YBa2-xPrxCu3O7-8(x=0.025-0.1)磁取向粉末样品的变温NMR研究。作者详细测量了63Cu的Knight位移K和自旋-晶格驰豫率1/T2的变温规律。随着Pr的掺进,Cu(1)Cu(2)位的Knight位移开始依赖于温度,Knight位移的轨道贡献和各向异性超精细作用基本保持不变。在我们测量温区内(77-300K),1/T1随掺杂浓度增加而有所增强,这与反铁磁相关自旋涨落图象一致。我们用MMP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μ=0.10mol·1 ̄(-1)(LiClO_4)、pH=8.0对不同温度下[Fe(CN)_5H_2O]和[(NH_3)_5Co(OOCC_5H_4N)] ̄(2+)的内配位界电子转移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25℃,双核配合物[(NH_3]_5Co(OOCC_5H_4N)Fe(CN)_5] ̄-的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3.9×10 ̄(-1),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和活化熵分别为89.5kJ·mol ̄(-1)和6.0J·mol ̄(-1)·K ̄(-1)最后对该反应的机理、速率常数和绝热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新试剂5-(3-羧基苯偶氮)-8-氨基喹啉(m-CPAQ).Cu(Ⅱ)与m-CPAQ反应生成稳定的紫红色1∶3络合物.λmax为544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7.3×104L·mol-1·cm-1.铜量在0~16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有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新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记作5-NO2-PAD-MA)与钴(Ⅱ)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pH4.0~6.2HAc-NaAc缓冲介质中,试剂可与钴(Ⅱ)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当用高氯酸酸化后配合物转换成一种蓝色稳定的双质子化型体,最大吸收峰位于613nm,摩尔吸光系数为1.13×105L·mol-1·cm-1,钴(Ⅱ)浓度在0~3.6μg/10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所拟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VB12针剂、分子筛样品中钴(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索了“Ca ̄(14)CO_3法”和“有机碱法”两种测定水中痕量 ̄(14)C的方法,并进行了核反应堆循环冷却水的实际测量。“Ca ̄(14)CO_3法”是先把水样(约300mL)用5mool/LH_2SO_4酸化并加热蒸馏出 ̄(14)CO_2气体,再用NaOH和CaCl_2浓集吸收 ̄(14)CO_2并生成Ca ̄(14)CO_3沉淀;最后把此沉淀悬浮于胶状闪烁液(Toluene:Triton×100:Water=2:1:1.5)中,在n-353液体闪烁计数仪上检测 ̄(14)C的量,此法的 ̄(14)C检测限为3.3×10 ̄(11)g/L。“有机碱法”是用含有乙醇胺的闪烁液浓集吸收蒸馏产生的痕量 ̄(14)CO_2气体,该吸收液可直接用于FJ-353液体闪烁计数仪测量 ̄(14)C。此方法不仅有较高的 ̄(14)CO_2气体吸收效率(>90%),而且有较低的 ̄(14)C检测限(3.3×10 ̄-11)g/L)。用“有机碱法”对两种核反应堆的循环冷却水进行 ̄(14)C测量,其中测量一个样品的 ̄(14)C含量是5.0×10 ̄(-11)g/L,并用γ能谱测出另外6种痕量放射性核素( ̄(46)Sc, ̄(51)Cr, ̄(54)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