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冯环 《科技信息》2011,(21):302-303
连续刚构桥的每个T构均采用悬臂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挂篮进行悬臂浇筑。桥梁施工控制即是对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及过程进行监测与控制,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处于安全状态,以及根据结构的实际状态,对利用各种测试及监测手段获取的数据进行跟踪修正计算,给出后续各施工阶段的标高及内力反馈数据,用以指导和控制施工,保证桥梁线型和内力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移动模架法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中使用广泛,但其安全性能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移动模架主梁结构,它是整个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的主要承重构件,在设计和施工时均应对其应力和变形进行控制,以避免桥梁施工时由于模架主梁变形过大导致混凝土桥面线型失去控制,或者由于模架主梁的应力不满足要求导致结构失稳。本文基于山东省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移动模架施工项目,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施工工况下移动模架主梁的应力变化规律及变形特征,并对整体提升过程中,移动模架的局部吊点受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成果可为下行式移动模架主梁的设计与吊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桥梁结构成桥内力、线形与施工方法及过程紧密相关,必须保证对桥梁结构的整个过程进行严密监控。该文介绍了某特大桥桥梁施工中采用移动模架施工,虽然国内有类似的跨度甚至超过该跨径的桥梁采用该施工工艺,但鉴于本桥主梁施工重量在国内也是较大的,所以该桥施工过程控制尤其重要。该文主要利用结构分析软件,从应力监测与控制方面介绍主桥施工过程中控制方法及监测的目的,阐述了桥梁施工监控的基本内容和误差处理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挂篮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是实现大桥成桥线形、应力满足要求的重要手段,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连续梁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时线形及应力监控的内容,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连续梁各个施工阶段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监控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该文依托广西龙门大桥锚碇填芯超大体积海工混凝土结构(58606m3),对连续浇筑期混凝土的温度梯度演化规律开展在线监测和真实温度场、应力分析,对混凝土结构的温控防裂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研发了温度梯度在线监测系统,可实现在线实时采集混凝土温度梯度变化数据,反馈实际温度与允许阈值间偏差功能,可为及时预警和精准温控提供依据;其次通过构建真实温度场并计算温度应力,揭示了在连续浇筑条件下超大混凝土结构的真实温度梯度演化规律,提出了温度开裂控制梯度指标。工程实践表明:温度梯度在线监测系统能保证现场精准动态温控方案较好地实施,从而有效控制开裂风险。研究成果可供同类工程温控防裂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A15高速公路闵浦大桥西侧引桥段的盖梁施工为例,进行了大型高架桥无支架盖梁施工过程模板受力特性原位试验.通过在模板上布置一定数量的应变花记录模板不同位置的应力应变情况,对混凝土盖梁从浇筑、养护、架设施工全过程进行应力分布监测,取得盖梁模板在浇筑施工过程各特征点的正应力及剪应力值,进而对无支架盖梁施工过程中模板受力特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悬臂浇筑的施工控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对于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方法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运用自适应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识别和误差分析;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确定主梁预拱度;在施工过程中对主梁挠度进行连续监测.借助预埋的钢弦式传感器,测试主梁应变,分析了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等因素对应变测试的影响,并提出修正方法.实桥应用表明,使用自适应控制理论结合BP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预测主梁合理预拱度;混凝土收缩、徐变对应力测试的影响不容忽视;实测应变修正方法易于使用,修正值与理论值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冻结井筒外壁在施工和运行期间的安全,通过利用安全监测系统对冻结井筒外壁受力实时监测,分别获得了2个监测水平冻结井壁的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变和冻结压力等数据。结果表明,冻结压力和钢筋环向应力呈现不均匀性;冻结压力﹑钢筋应力和混凝土应变均小于监测预警值和设计值,井壁结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在龄期范围内的温度及应力分布,为某即建大桥承台施工提供合理、有效的调控措施,采用大型商用软件ANSYS对混凝土承台浇筑后七天内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内部温峰出现在浇筑后的3.5 d左右,表面温峰则出现在第2 d,且先后浇筑的三层混凝土的温度场分布随龄期变化规律有较高的一致性;混凝土内部的最大温度应力出现在浇筑后的7 d,且高于当日混凝土抗拉强度,为避免早期裂缝的发生,在承台施工过程中需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凝水管,且要对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值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0.
收缩徐变对连续梁桥悬臂施工阶段受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分析是桥梁结构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会对应力监测有很大的影响.该文首先利用软件对桥梁进行建模计算,然后通过某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过程中的应力监测,实际测量分析了收缩徐变引起的应变值,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锦屏一级拱坝左岸混凝土垫座施工浇筑过程中易产生裂缝,从而降低垫座混凝土的完整性,进而影响拱坝施工运行安全.利用2009年至今锦屏拱坝左岸垫座温度监测资料,根据左岸垫座混凝土的施工特点和实际情况,对温度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绘制出左岸垫座温度场分布图,并对温度场分布图进行再分析.分析表明,锦屏垫座浇筑完成部分已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温降速率较缓慢,温度测值沿高程和水平方向的变化均较平稳,温差在空间上的梯度较均匀,从而降低了微裂缝的产生.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浇筑温度、浇筑完毕后不同散热条件采取的不同冷却措施,可及时避免有害情况发生,保证垫座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即温控措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我国很多现浇混凝土桥梁采用碗扣架与梁柱结构复合体系支架施工。通过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2#桥复合体系支架现浇施工实例,介绍了支架设计方案和具体施工技术措施,根据支架预压监控数据,给出混凝土浇筑前的支架调整方案,确定精确的拱底立模标高,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3.
韩国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0):13061-13070
高速公路中央墩大悬臂盖梁由于外伸悬臂长、混凝土浇筑体积大,使得盖梁支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往往存在强度不够、位移过大与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大悬臂盖梁支架的设计和施工过程的监控成为了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针对某高速公路中央墩大悬臂盖梁施工项目,设计了完整、有效的盖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监控方案。建立了盖梁支架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况对盖梁支架的强度、位移和稳定性进行了全面评估。计算结果表明,主梁和斜拉钢带联接器均存在局部应力超限区域,进而采用长度1.5m、厚度20mm钢板对主梁上下翼板贴板进行了局部加强,在联接器上加入直径0.13m的垫片或增大螺母直径至0.13m减少局部应力集中。在盖梁浇筑施工过程中,对盖梁支架危险截面应力进行实时采集与监控,并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对盖梁支架关键点的位移进行了实时监测,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该施工监控的方案设计与实施对中央墩大悬臂盖梁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漳龙高速公路龙文互通立交桥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空心板梁的施工实践,对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总结,重点介绍了支架和模板的设计及砼浇注,以及预应力张拉工艺,最后强调了安全质量措施。  相似文献   

15.
循环水管法在大体积混凝土降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体积混凝土降温是控制其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为现场混凝土施工和保温养护提供准确数据,指导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本文以兰渝铁路柳家河大桥工程为背景,介绍桥墩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温控措施及效果,说明循环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降温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坝厚层短歇的快速浇筑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坝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同时存在混凝土容易开裂,影响工程安全的问题.为解决这些矛盾,分析了混凝土施工中浇筑层厚和间歇期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厚层短歇的快速浇筑思路,提出由此产生的不利方面可用适当的温控措施予以解决.该方法在国内几个工程中实施获得成功,实现的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昆明轨道交通首期工程呈贡站土建工程,主体结构侧墙标准段厚度为700mm,站台层净空高度6.45m、站厅层净空4.65m,侧墙一次浇筑的砼方量较大。侧墙模板为单侧支模,采用传统满堂支架体系存在砼浇筑困难、养护难、模板及支架周转周期长等问题,采用单侧三角背托模板支撑体系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为保证施工安全质量与工期,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和组织策划,施工中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使车站主体结构施工达到优质高效,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雨季及冬季的土方填筑及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质量常常无法得到保证,这也是土方填筑及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难点。基于特殊气候对土方填筑及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异形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控制问题,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控制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时跟踪监测分析与研究.其研究成果:承台混凝土浇注每层测点温度曲线规律呈现出一定的一致性:混凝土温度在浇筑后经历一个升温期后在冷却水管的作用下开始降温;承台混凝土浇注每层内表温差的变化都基本一致,而且随着气温的变化而上下起伏,且幅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20.
梁振明 《太原科技》2003,(1):34-35,38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从砼设计、控制理论计算、原材料使用、砼浇筑和养护以及信息化施工等方面介绍了防止砼产生裂缝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大体积砼的温度裂缝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