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位于东非的埃塞俄比亚,科学家发现了3个约16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智人化石。这一发现与分子生物学的预测结果比较吻合,因而为现代人的“非洲起源说”提供了证据。这次发现多少有些偶然  相似文献   

2.
由加拿大温尼伯大学古人类学家米里亚娜·洛克桑迪可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宣布,人类祖先的一个新人种被命名为"博多人"(Homo Bodoensis).这个人种生活在大约5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时期的非洲,可能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先,或有助于解开全球范围内人类谱系的联系问题.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的《进化人类学》杂志上. 尽管现代人,即智人是唯一幸存的人类血统,但其他人种也曾在地球上出现.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大约77.4万至12.9万年前(曾经被称为更新世中期,现在更名为Chibanian)的人类化石.先前研究表明,智人在这一时期出现在非洲,而尼安德特人则出现在欧亚大陆.然而,人们对人类进化的这一关键章节的大部分内容仍然知之甚少——古人类学家称之为"中间的混乱".  相似文献   

3.
孙杰 《科学大观园》2006,(16):48-50
1974年,平凉市泾川县景明乡的一位干部发现了一个人类头盖骨化石,后将其送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后,专家初步断定其是3万-5万年前一个20岁左右的女性个体,在人类进化系统上属晚期智人,该化石被命名为“泾川人”。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07,(9):70-73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4月2日正式宣布,研究人员早前在北京周口店遗址田园洞发现的一批早期现代人化石,年代距今大约4.2万~3.85万年。这是迄今在欧亚大陆东部所测出的最早的现代型人类遗骸。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一个已消失的、或是全新的人种——"马鹿洞人".1万年前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马鹿洞人有着深色皮肤,看起来既具有某些现代特点,又有一些不寻常的特征.克诺伊博士通过对其头盖骨分析后描述其外貌:"他们长着圆脑壳,有突出的眉脊,厚的颅骨,短而扁平的脸,宽鼻子,突出的颌,缺少像人一样的下巴,大脑为中等大小,具有和现代人看起来类似的脑前叶,但同时顶叶短而原始,还有很大的臼齿." 以马鹿为食熟练用火 一份发表在PLoSONE上的研究报告引起人们关注.这份报告是我国和澳大利亚考古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几年前,他们开始对我国西南境内发现的被称为"马鹿洞人"的古人类化石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者推测,"马鹿洞人"也许是此前从未发现的新人种,他们生活在距今1.45万~1.15万年前的东亚大陆,直到1.1万年前冰期结束时才消亡.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最新发现,古人类"直立人"于约20万年前灭绝,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懒惰"。直立人属于人科人属,出现于大约200万年前,与现代人(智人)分属不同的种。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研究人员近期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分析了沙特阿拉伯中部代瓦迪米附近一  相似文献   

7.
正在科学家首次发现湖畔南方古猿化石遗迹近25年后,这个沉默的人类祖先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刻。在埃塞俄比亚工作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几乎完整的古人类(包括智人及其灭绝的近亲)的头盖骨。这块化石可追溯至380万年前,揭示了人类尚未见过的南方古猿面孔,这一人种此前主要通过颌骨、牙齿和少量头部以下的骨头而为  相似文献   

8.
<正>中美两国科研团队对一块2000万年前的智利猴头骨化石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支系的类人猿大脑"按部就班地"演化,只有人类支系的脑演化具有跳跃性。近日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显示,人类增大的大脑并非是演化中缓慢积累的结果,而是自700万年前与大型猿类分开演化以来,按照不同于其他类人猿的演化模式高速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演化学研究指出,海绵可能早在8.9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海洋中了.这一结果若最终证实,将代表迄今已知最早的动物躯体化石. 海绵是动物界最原始的类群,它们没有真正的组织和器官,只有细胞分化.在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海绵生物的某些分子结构有着5亿年以上的年龄,可见海绵生物是在地球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生物物种之一.现代海绵的遗传学证据也显示,海绵出现于新元古代(10亿~5.41亿年前)早期,但是一直以来,这一时期的海绵躯体化石都无从获取.  相似文献   

10.
象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长鼻目、象科。象的祖先为距今大约5500万~3600万年前始新世后期出现于埃及和苏丹等地的始祖象。始祖象的大小与现在的家猪差不多,生活习性则近似河马,而且身体结构比较原始,并不特化,尚未出现大的象牙和长鼻,但第二对门齿已经比两旁的牙齿长大一些,有向大象牙发育的趋势。始祖象的鼻子也比其他动物的略长一些。大约在距今3000万年前的渐新世晚期,始祖象沿着3个方向发展,一支是恐象,一支是短颌乳齿象,第三支经过长颌乳齿象、剑齿象等阶段,最后进化到现代象。恐象没有巨大的象牙,但下颌骨却有一对向下弯的大牙,颊齿的齿冠由两个尖的脊组成。它是从象的原始类型中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人的现代化含义给予了哲学文化反思,围绕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现代人的正负影响进行了理性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人的现代化方案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科技术语里有些术语来自日语,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这些来自日语的术语其实来自德语,它们都是来自德语的借词。迄今为止,国内学界仅仅在有限的几篇文章里间接、泛泛提到了这一点。文章试就日语中来自德语的外来词的概况、历史、分布范围及其与德语中的词义比较等进行分析,并做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剧烈恶化,造成生物的多样性迅速减少,这使人类也面临着生存危机,而人类又在全力改造自身的营养和医疗水平等生存条件,使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达到了极其优越的程度,从而使自然选择对人类的作用松懈到了极点,导致人类出现了遗传病种类和患的数量剧增,生育能力下降,抗病机能骤减等多种不断退化的现象,从而使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受到了严重威胁。并且这种现象正在日益加剧,却又无法逆转,使人类逐渐走向深渊。据此本作提出了人类的最终归宿是走向终结的观点,并阐述了通过应用环境生物技术改善地球环境、以人工选择代替自然选择等对策,可以防止人类的退化,延缓人类的终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海德格尔对"数学因素"的形而上分析为基点,力图通过海德格尔对"数学因素"的形而上与诠释学解释,以说明海德格尔在"数学因素"的本已规定上是如何界辨现代科学与现代形而上学的本质关联的观点.在海德格尔看来,"数学因素"在本源上就蕴含着现代科学与现代形而上学的一体性思考方式,据此得出形而上学完成于现代科学技术之中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5.
虚拟管理是伴随网络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管理理念。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在管理中的运用,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也对现代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组织对智力载体(人)的管理出现了新的趋势——人力资源虚拟管理。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变革为历史背景,阐述了人力资源虚拟管理的实质和特点,探讨了人力资源虚拟管理的模式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6.
谱系学:话语哲学范式转换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三部分述评话语哲学范式转换:第一部分述评现代话语哲学范式转换及其三个流派;第二部分述评后现代话语哲学范式转换及其三个流派;第三部分述评交往实践话语哲学范式转换-超越现代与后现代话语哲学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7.
以人工自然的观念来考察人类文化的发展,就把文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纳入自然发展的整个发展之中,从而深刻揭示出人工自然对于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和改革作用机制,将文化发展的观念确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建设人工自然的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8.
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表现在它既能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精神养料,也能成为建设现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本文从(1)天道与人道一致的生态伦理信念(2)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念(3)仁爱好生的生态伦理情怀(4)资源爱护立法传统几个方面讨论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严复以“计学”对译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economics,该译词凸显了20世纪中国“经济学”概念转型的一次尝试,然而东洋“泊来品”——“经济”(之所以置“泊来品”于引号之内,皆因“经济”一词中国自古有之)后来却逐渐占据中国近代经济话语的主导地位(至少从economics的对译术语角度而言如此)。作为承载与交流知识与信息的表达系统,语言在知识本体与对象客体间架起了解释和理解的渠道,而本体(ontology)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内部知识体系的架构。人文社会术语因其特殊属性对当今计算机形式化语言下的知识本体构建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开辟了本体视角下术语翻译的新维度。文章借西方术语 economics于近代中国的本体转型在多元译词上的反映来凸显近代术语翻译中的术语概念演变,本土语言资源选择与词汇化过程,翻译的术语化过程以及术语传播与效应,以期对中国近代术语翻译提供新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近代微积分效用的神秘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代微积分效用的神秘性不仅是数学自身原因造成的,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秩序调整的产物。启示于柏拉图主义,近代文化通过逻辑审美特征来为数学和理性知识辩护。数学逻辑审美特征的虚幻性造成了近代文化内在根基的虚幻性和外在合法性的悖论性质,使得不严密的近代微积分处于尴尬境地,导致了人们对其效用合法性的怀疑与不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