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人的母爱 在严寒的北极有一种绵凫乌,雌鸟在生儿育女之前,便用嘴紧紧咬住身上的羽毛,忍着剧痛将长长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下来,用它筑成一个松软而温暖的羽毛窝,以便让出生的子女能舒舒服服地度过寒冬.  相似文献   

2.
在动物世界里,母子之间、父子之间、雌雄之间许多爱的行为是很可贵的。有的被用在人类社会的一些艺术作品中进行形象比喻,从而使更多的人感叹不已。感人的“母爱”在严寒的北极有一种绵凫鸟。雌鸟在生儿育女之前,便用嘴紧紧咬住身上的羽毛,忍着剧痛将长长的羽毛一根根地拔下来,用它筑成一个松软而温暖的羽毛窝,以便让出生的子女能舒舒服服地度过寒冬。鳄鱼是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对子女却很疼爱。雌鳄鱼在岸上生蛋,然后把蛋埋在半米深的地下。在小鳄鱼孵出之前,雌鳄鱼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不吃东西,日夜不离地守护着自己所生的蛋。当小鳄鱼从蛋…  相似文献   

3.
以往发现于非鸟类恐龙的羽毛都被认为是由多根细丝组合而成的复合结构.羽毛起源的发育模型预测这种羽毛已经演化到一种高级阶段,而不是演化早期的羽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  相似文献   

4.
早在数百年前,牛顿就指出,鸟类羽毛的颜色不单来源于色素,还是羽毛结构和光作用的神奇结果,而最新的科学研究也印证了这种说法.比如,把红色的羽毛研磨成粉末,粉末会保持原有的红色;如果从一只小水鸭身上拔下一根绿色的羽毛,研成的粉末却是黄色的;而蓝色的羽毛变成粉末之后,呈现的颜色也同样不可思议:绚丽的蓝色会瞬时变成单调的棕色. .  相似文献   

5.
早在数百年前,牛顿就指出,鸟类羽毛的颜色不单来源于色素,还是羽毛结构和光作用的神奇结果,而最新的科学研究也印证了这种说法。比如,把红色的羽毛研磨成粉末,粉末会保持原有的红色;如果从一只小水鸭身上拔下一根绿色的羽毛,研成的粉末却是黄色的;而蓝色的羽毛变成粉末之后,呈现的颜色也同样不可思议:绚丽的蓝色会瞬时变成单调的棕色。  相似文献   

6.
万能的羽毛     
<正>羽毛的作用远远不只是利于飞行和保温。白雪覆盖的树林,站在枝头的蓝松鸦看上去浑圆可爱,好像一颗蓝色毛线球。其实,它们胖胖的身形全是靠羽毛撑出来的。蓝松鸦会充分抖松它们的羽毛,让绒羽尽可能散开,形成一个厚厚的隔温层,帮助它们抵御严寒。今天,约有四千亿只鸟在地球上飞行、游泳、奔跑。它们当中小如蜂鸟,大至鸵鸟,都长有羽毛。拿起一根羽毛在你手指间抚摸,它轻盈柔软,却又不失坚韧。构成羽毛的材料是角蛋白,  相似文献   

7.
梳洗打扮,各有高招为了飞翔,鸟儿必须使羽毛保持整洁。如果羽毛上沾上黏性物质,鸟儿就用它的尖喙来梳理,从羽毛根部一直仔细地梳理到末端。如果身上有了寄生虫,它们就用喙和爪来清除。有些禽类,如鸭子,它们喜欢用水冲洗羽毛,也喜欢用沙子来“消毒”。更有些鸟儿,如乌鸦、松鸦、河鸟、蜡嘴鸟、知更鸟等,会用蚂蚁“洗澡”。它们兴致高时,会啄开蚁穴,让大批蚂蚁爬进自己的羽毛或翅膀中,舒舒服服地享受“蚁浴”的乐趣。原来,鸟儿都喜欢用含酸和含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来“洗澡”,以消除鸟巢中、皮肤上和羽毛里的寄生虫。蚂蚁可以吃鸟儿身上的寄生虫和皮屑,蚁酸则是鸟儿很好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8.
我们能够在瞬间将熟悉的朋友认出来,无论看到的是正面脸形,还是侧面轮廓, 亦或仅仅只是一个背影;我们能够区别数百万种不同的色彩和一万种不同的气味;我们能够感觉得到哪怕一根羽毛掠过我们的皮肤。这一切做起来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只要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倾听,就能感知世间万物。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相似文献   

9.
正电影《侏罗纪公园》里的剧情在现实中重演。在一块有将近1亿年历史的缅甸琥珀中,西班牙地质学家发现了一根保存完好的恐龙羽毛和附在其上的一只蜱虫。琥珀中的羽毛被证实不是来自现代鸟类,而是来自某只白垩纪中期的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蜱虫靠吸血存活,科学家是否可以像电影里一样,靠提取蜱虫体内的恐龙血,得到恐龙的遗传物质呢?虽然影视剧里有这样的情节,  相似文献   

10.
就像人一样,在遇到危险或受伤时,许多动物也拥有聪明的自救方法。我国鸟类专家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密林中,目睹到这样一个场面:一只羽毛艳丽、为争“美人”而在“作战”中折断腿骨的公雉,跛着一条腿蹦跳到小河边,吸起河边柔软的白色黏泥,不断地往腿部伤处敷。然后,它又蹦跳到草丛中,衔起一根柔软又结实的草,将泥牢牢缠绕住。泥干了以后,就能够很好地固定断肢,这跟人类用石膏和纱布绷带固定断肢简直一模一样。更有甚者,一些动物竟对人类高明的医术不屑一顾。在东北森林里,一只雄性小豹左前肢被一只大豹咬伤,造成骨折。护林人员发现后,将其送…  相似文献   

11.
一次偶然的机会,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动物学家凯瑟林从一本科普杂志上读到一位博物馆馆长所写的文章,文章中提到,死掉的鹦鹉在荧光灯下会发光,凯瑟林开始对鸟类羽毛的颜色发生了兴趣。 凯瑟林来到悉尼和墨尔本的博物馆,用死鹦鹉来研究鸟类羽毛。她将超过600只分属于60多个不同种类的死鹦鹉放在黑暗的房间中,用紫外光  相似文献   

12.
晓露 《自然与人》2009,(3):50-51
皮肤是他的画布。人们总得多看两眼才能发觉,这并不是动物照片,而是艺术家在双手、手腕以及手指上画出的动物,它们的每一根细小的羽毛,甚至是眼睛里的光泽都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3.
在非洲,有一种样子独特的鸟:它体高近1 m,羽毛大部分为白色,嘴似鹰,腿似鹭,中间两根尾羽极长,达60 cm,如同两条白色飘带.因为它们头上长着几根羽笔一样的灰黑色冠羽,很像中世纪时帽子上插着羽笔的书记员,所以得名秘书鸟,它的学名叫蛇鹫.  相似文献   

14.
欧阳 《科学之友》2005,(13):52-53
在非洲,有一种样子独特的鸟:它体高近1 m,羽毛大部分为白色,嘴似鹰,腿似鹭;中间两根尾羽极长,达60 cm,如同两条白色飘带.因为它们头上长着几根羽笔一样的灰黑色冠羽,很像中世纪帽子上插着羽笔的书记员,所以得名秘书鸟.它的学名叫蛇鹫.  相似文献   

15.
欧阳 《科学之友》2005,(7):52-53
在非洲,有一种样子独特的乌:它体高近1m,羽毛大部分为白色,嘴似鹰,腿似鹭;中间两根尾羽极长,达60cm,如同两条白色飘带。因为它们头上长着几根羽笔一样的灰黑色冠羽,很像中世纪帽子上插着羽笔的书记员,所以得名秘书乌。它的学名叫蛇鹫。  相似文献   

16.
谢力同 《科学通报》1982,27(6):321-321
一、引言有序根树在计算机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讨论有序根树的文章很多,如在文献[1]中讨论了字典序地产生2分树;在文献[2]中讨论了字典序地产生2分树和k分树,以及用0,1序列表示的一般有序根树的方式。而在这些文章中用整数序列表示有序根树,又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远古起飞     
极少有这么一种动物,能带给科学家如此大的震荡,它甚至拯救了进化论;极少有这么一种动物,它能引领出如此多的假说,鸟类起源、飞行起源,等等;极少有这么一种动物,它能让这么多大名鼎鼎的古生物学者为了一根羽毛和十块石板,像一群小男孩一样争论不休:"它是鸟!""它是恐龙!""它很能飞!""它飞得很笨!""它是树栖的!""它是地栖的!"……它,就是始祖鸟。  相似文献   

18.
鹑衣百结     
在外高加索地区,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观看斗鹌鹑,因为斗鹌鹑比斗鸡、斗鸟都要精彩。两只鹌鹑一相遇,便激烈地攻击起来,用嘴啄,抓对手的冠毛头颈。一斗就是几个小时,毫不喘息。不过自始至终鹌鹑们皆彬彬有礼,不失绅士风度,只把对手身上拔去几簇羽毛而已,争斗往往以一只鹌鹑被另一只追逐而  相似文献   

19.
日本电报电话公共公司用一种空间光调制器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基础实验。用这种空间光调制器能在一根光纤上直接输送光学图像,而不必首先将图像转换成电信号。通常,利用一根光纤直接传送图像时,由于光在光纤中发生多次反射和折射,传输的图像会发生畸变。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电报电话公共公司开发出一种空间光调制器,把它作为一面能接收图像的相位共  相似文献   

20.
据考古工作者和生物学家考证, 亿年前,北方一支 2爬行动物生活在陆地上。1.5 亿年前,它们进化成身上长满羽毛、前肢变为翅膀的“始祖鸟”,在树上筑巢栖息。再经过若干万年后,“始祖鸟”分化为多种生态类群,有的善于飞翔,有的已不那么善飞而善走了。其中一部善走的森林鸟类逐渐演化为野鸡(原鸡)。这些野鸡(原鸡)多在山区的密林中生活,在地面稍凹处营造窝巢。原鸡的体型细瘦,比家鸡略小。雄的体长约 60 cm,肉冠曲而不大,头和颈长着尖细的羽毛。身上的羽毛多数是黑色且带有金属光泽,尾部羽毛较长;雌的形体较小,尾羽较短,身体上部的羽毛大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