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针对IPSec协议和NAT协议的冲突问题,对IETF的基于UDP封装的IPSec—NAT穿越方案,提出一种UDP封装的改进方案。该方案通过对IPSec协议的扩展,有效地支持了IPSec数据流传输路径中的NAT。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移动IP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因特网工程任务组 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Force)制定的移动 IP协议中存在的路由问题 ,结合移动用户的移动特性 ,在研究当前移动 IP技术各种方案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徐昆良  杜衡吉 《科技信息》2011,(18):I0223-I0223
众所周知,在网络通信方面,除了HTTP协议,还有一种就是HTTPS。它是一种安全的HTTP协议,通常使用了443端口。要实现Web服务器的安全通信认证,一般可以借助证书颁发机构或者自己搭建一个证书服务器来实现。本篇文章将给大家介绍一下在WindowsXPProfessional系统上借助OpenSSL来实现Web网站安全通信,即HTTPS。  相似文献   

4.
针对IPsec无法解决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安全协议——有限制发送协议,在新的协议中,如果主机向网络发送大量的具有攻击性的数据包时,其发送权利将会受到限制,从而保证网络的安全.采用OPNET仿真软件对新的协议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新的协议时,网络性能要好.以目标客户机平均HTTP响应时间为例,采用新的协议时,平均HTTP响应时间为0.013 s,不采用新的协议时,平均HTTP响应时间为0.032 s.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安全协议IPsec无法解决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安全协议——有限制发送协议,在新的协议中,如果主机向网络发送大量的具有攻击性的数据包时,其发送权利将会受到限制,从而保证网络的安全.文章采用了OPNET仿真软件对新的协议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新的协议时,网络性能要好.以目标客户机平均HTTP响应时间为例,采用新的协议时,平均HTTP响应时间为0.013秒,不采用新的协议时,平均HTTP响应时间为0.032秒.  相似文献   

6.
SIP是由IETF提出的IP电话信令协议。基于应用层控制的SIP会话初始协议是IETF的多媒体数据和控制体系的一部分,用来邀请用户参加多媒体会议。SIP被设计成独立于低层的传输协议,并且可以用一些额外的功能来进行扩展。本文在简介SIP协议的基础上,对SIP协议的应用操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SIP协议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刘剑  孙世新 《科技资讯》2007,(16):126-127
移动IPv6虽然解决了网络层的移动性问题,但是其切换性能并不乐观。为了适应实时应用的需求,IETF提出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以减少移动IPv6的切换时延。通过研究802.11的切换过程和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在802.11网络中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案。  相似文献   

8.
僵尸网络已成为目前互联网安全所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经过10余年发展,僵尸网络已从使用传统的IRC协议向HTTP协议进行转变,给检测及防御等方面造成了诸多困难.通过分析基于HTTP协议僵尸网络所产生流量,在得出相关TCP协议统计信息、僵尸活动的间隔时间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将快速学习神经网络模型(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用于识别和检测HTTP僵尸网络.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从网络流量中检测出BlackEnergry,Bobax等HTTP僵尸网络.与决策树C4.5、SVM算法及传统的BP算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较低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9.
廖乐林 《科技信息》2007,(23):54-54
通过介绍FTP协议和HTTP协议的工作方式和所使用的常用命令,分别分析了基于FTP协议和HTTP协议的断点续传技术的原理,并给出在编程中实现断点续传技术原理的一般技术。  相似文献   

10.
基于套接字关于HTT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阐述了套接字(SOCKET)和HTTP的工作原理,并以此为依据简化HTTP服务器程序,从而提出隐藏网络底层复杂的结构和协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Two common kinds of security mechanisms used in session initial protocol (SIP) are analyzed.An improved HTTP digest authentication scheme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existing SIP authentication theories.This mechanism is combined with the merits of the HTTP digest authentication and the public key encryption,so the communicating parties complete two-way authentication and public key exchange in pre-calling,and the session key can be randomly generated in post-calling.The mixture of security encryption mechanism with public key encryption and symmetric-key encryption algorithm can ensure the security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data.The emulation of the scheme is verified,and the security analysis is conducted in the end.The researches show that the simulations efficiency of this method is about 78% of HTTP’s,and it can prevent four kinds of attacks including impersonating a server,offline password guessing attacks,relay-attack,and session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12.
基于J2ME的手机邮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无线数据服务和邮件服务模式的演变,讨论了系统整体方案的选择,通过对J2ME架构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基于J2ME的系统解决方案;制定了HBWMP通讯协议;最后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案进行了总结,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随着Internet和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无线网络协议,它定义了一个分层的,可伸缩的,可扩展的体系结构,为移动Internet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使用WAP协议,数字移动电话用户可以在无线网络享受与普通Internet所提供服务一样的大多数服务内容,在基于分析WAP协议栈的基础上,研究了它的应用模型,并探讨了WAP在GSM系统中的应用方案及在移动Internet中的接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移动节点在两个不同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移动节点的切换技术是保证实时业务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IETF正在开发快速切换和层次型移动IPv6来为移动IPv6提供切换机制。在详细介绍了两种技术原理之后,提出了一些改进,并给出了一个在层次型移动IPv6模型下的快速切换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IP DiffServ over OBS网络体系结构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 DiffServ 已经被IETE标准化,并由于其实现简单和易于扩展被作为IP QoS的一种好的解决办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突发交换网络支持IP DiffServ的网络体系结构,称为DS-OBS,并给出了网络结构、边缘节点和核心节点的功能模型、控制包格式、入口节点的会聚算法和核心节点的调度算法.与目前基于offset time的OBS QoS结构不同,提出结构的基本思想是:在入口边缘路由器执行业务区分的突发会聚,在核心节点对不同类的控制包执行不同的每一跳行为(PHB)处理,从而实现业务区分.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结构能在端到端延迟、吞吐量和IP分组丢失等对EF类、AF类和BF类提供很好的业务区分.  相似文献   

16.
赖远东 《科技信息》2007,(12):90-91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是由IETF(Internet工程任务组)提出的IP电话信令协议。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IP网中的信令控制,以及同SoftSwitch-通信,从而构成下一代的增值业务平台,对电信,银行,金融等行业提供更好的增值业务。论文首先对SIP协议的功能,特点,协议结构作了介绍,然后讲了SIP在IP电话增值业务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IP DiffServ over OBS网络体系结构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IP DiffServ已经被IETF标准化,并由于其实现简单和易于扩展被作为IP QoS的一种好的解决办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突发交换网络支持IP DiffServ的网络体系结构,称为DS-OBS,并给出了网络结构、边缘节点和核心节点的功能模型、控制包格式、入口节点的会聚算法和核心节点的调度算法。与目前基于offset time的OBS QoS结构不同,提出结构的基本思想是:在入口边缘路由器执行业务区分的突发会聚,在核心节点对不同类的控制包执行不同的每一跳行为(PHB)处理,从而实现业务区分。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结构能在端到端延迟、吞吐量和IP分组丢失等对EF类、AF类和BE类提供很好的业务区分。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 IP网络具有 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的必要性,分析了 IETF提出的综合业务结构模型(Int_Serv)与分类业务结构模型(Diff_Serv)的异同和适用环境以及解决拥塞控制的具体方法,给出了实现 IP网络 QoS的解决方案 MPLS+Diff_Serv.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IP寻呼技术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IETF工作组和众多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少的IP寻呼机制.但是,已有的IP寻呼机制不能充分利用无线信道资源。提出了一种新的IP寻呼机制,该机制采用固定寻呼区域结构.在IETF的IP寻呼体系结构中增加一个新的功能实体——寻呼配置代理,并引入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位置概率的估算。与现有的几种IP寻呼机制相比,该机制可以大大减少IP寻呼对无线信道的带宽消耗。  相似文献   

20.
魏功 《河南科学》2007,25(3):480-483
无线宽带的接入需要目前计算环境提供对固定IP网络主机移动性的支持.一方面,互联网工程专门小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在现有IP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支持主机漫游的网络层协议—Mobile IP;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高效的多点通信方式,IP组播在固定IP网络中提供了支持分布式多媒体应用和海量数据传送的机制.以移动IP作为路由协议面向移动主机提供组播机制是一个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与现有移动IP组播机制仿真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在相同环境下具有较小的资源开销和较高的效率,从而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质量(QoS Quality of Service)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