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向以工业为主、市场调节为主、社区集体为主、实现共同富裕的"三为主一共同"著称的苏南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在过去的20多年中,促使苏南地区经济保待较长时间的高速发展。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逐步确立和市场体系的形成,乡镇企业的经济运行将从体制外的市场调节成长为体制内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转换过程中,苏南乡镇企业既面临新的挑战,也有机遇。90年代,苏南乡镇企业的挑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没有  相似文献   

2.
苏南模式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经济改革的起步阶段。它作为苏南地区人民根据当地实际进行的改革创造,曾和我国其他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一起,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典型。它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苏南模式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即以乡镇集体经济为基础、工贸农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等。然而,上述所有这些特色都是以政府行为作为起点或支点的:乡镇集体经济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是与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分不开的;"以工补农"促使地区范围内各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是由政府出面制定和推行的;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是在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下才能实现的……可以这样说,苏南模式是在大  相似文献   

3.
苏州市是江苏省乃至全国乡镇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乡镇企业的发祥地。通过苏州市经济效益最佳500家乡镇工业企业的统计分析,探索其基本态势与特征,对"苏南模式"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将有所启迪。根据"八五"期间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分别对94与95年苏州市乡镇工业企业计算了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并依据得分的多少排序,列出了苏州市经济效益最佳500家乡镇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4.
苏南乡镇企业的伟大贡献和面临的问题苏南乡镇企业的贡献可以概括为如下十点;1、乡镇企业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场所;2、乡镇企业是农民生活小康,逐步致富的源泉;3、乡镇企业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4、乡镇企业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5、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建设的物质支柱;6、乡镇企业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7、乡镇企业是对外开放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8、乡镇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9、兴办乡镇企业是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等"三大差别"的重要途径;10、苏南乡镇企业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乡镇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苏州市以苏南模式为自傲的乡镇企业,紧紧围绕“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目标,较快地扭转了持续多年的低速低效、徘徊不前状况,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16亿元,工业增加值418.82亿元,得税总额11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2%、15.6%和30.5%。乡镇工业,不尽在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已是“十分天下有其八”,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中也是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6.
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南模式"是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最早提出的,指的是苏锡常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进行非农化的方式和路径。 20世纪90年后期,苏南乡镇集体企业相继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基本上把乡镇政府对乡镇企业的直接支配权从企业撤出来,这意味着传统苏南模式的终结,标志着新苏南模式的诞生。新苏南模式是苏南模式制度创新的结果,是对传统苏南模式的扬弃。在新世纪,新苏南模式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在的新苏南,如一只浴火的凤凰,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短暂的涅槃后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7.
苏南乡镇企业的一大制度性特征在于以全乡镇农民所有为纽带,形成了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从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各经济主体将进入市场,市场化经营将是各经营主体的基本趋向。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南乡镇企业的市场化经营在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是一大创新,而现在其优势将不再通过制度加以体现.相反,有这个市场化机制的乡镇农民所有在苏南乡镇企业中却表现为集体所有或政府所有,这种名义上的人人有份实际上每个成员并不知道自身在乡镇企业中的地位以及该发挥什么作用,付出的无法获得相应的回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然会受到制.这种对个人产权的需求可以说一直是苏南农民以及整个中国农民的渴求,只是在人民公社体制下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个人产权必须助于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8.
以集体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乡镇企业曾为苏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辉煌,但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加快建立,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新变化,“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在所有制结构、运行机制、发展动力等方面均显现出其局限性,必须创新。如何创新?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集体所有制体制要创新;2.企业运行机制要创新;3.发展思路要创新;4.企业人才配置要创新;5.企业管理要创新。  相似文献   

9.
苏南模式的乡镇企业是在“百家争鸣”的时期产生和发展的,它为苏南农村经济的腾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至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有少数企业正在进一步壮大,  相似文献   

10.
苏南是乡镇企业的“发祥地”。由于发展了乡镇企业,所以较好地解决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建设的“三农”问题,创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曾被誉为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而闻名遐尔。目前,苏南乡镇企业的情况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11.
乡镇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乡镇工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困扰乡镇企业发展的矛盾主要来自内外两个方面:从外部来看,突出表现在"三个变化":一是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国家重点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宏观持续加强调控,资金坚缺。二是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工业产品营销格局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竞争巴由品种、价格、区域性差异的浅层次竞争,逐步转向资本规模、技术质量和  相似文献   

12.
信息交流     
由国家环保局、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的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今天启动,全国200多万家乡镇企业将接受调查,这是为确保实现"九五"环保目标,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有效控制乡镇工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去年全国乡镇企业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25%和30.8%。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坚实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乡镇企业从总体上说经济技术水平比较低,污染防治能力弱,特别是近年来乡镇工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社会污染物增加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全国乡镇工业年度水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占全国的16.6%、49.9%和16.2%,而到本世纪末还将有很大增长。乡镇工业对广大农村和城镇造成的环境污  相似文献   

13.
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对振兴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汕头市乡镇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发展乡镇企业到乡镇企业改制再到目前的集体资产经营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苏南模式”得到了发展。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认为,“苏南模式”需要创新,农村集体经济需要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苏南模式”扬弃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乡村工业为主,以集体经济为主,以地方政府直接推动为主。理论界学术界把这种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及路子概称为“苏南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竟相发展,正确认识“苏南模式”的发展趋势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是迫切需要的,而且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也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6.
去年三月,我有幸与苏州市农村经济研究会的老同志一起,到吴县、昆山两市农村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学习和考察,所见所闻,感触颇多,受益匪浅。现就苏南乡镇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谈点学习、考察的体会。走访的一个突出印象是,由于经济增长方式不同,苏南乡镇企业呈现出向"两极"演化的态势,以集约经营为主的企业,生机盎然;粗放经营的企业,步展艰难。昆山市陆家镇的童车,正仪镇的 AB 抗菌保健内衣系列产品,吴县市黄埭镇的喷灯系列产品,东桥镇吴桥村的颜料系列产品等等,这些企业1995年的利润达到几百万、超千万元,显示出勃勃生机。然而,我们也看到众多陷入困境的企业,则是一派萧条景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继续鼓励,引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为苏南乡镇企业重振雄风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苏南乡镇企业过去那种单纯靠集体借债投入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但乡镇企业要生存发展,又必须不断有新的  相似文献   

18.
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工业,是"苏南模式"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乡镇工业一直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好势头,在全市经济社会中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苏州到本世纪末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过程中,乡镇工业如何保持旺盛活力和提高发展水平,是一个必须重视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纵观苏州乡镇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地看出其门槛很低、进步很快的特点。其所以能在不长的时期内迅速地走过了初创、大规模兴办和调整提高三个发展阶段,是由政治的、经济的、地理的、历史的等多方面因素促成的。首先,由于较长时期内存在的市场供需矛盾,尤其是日用消费品供应匮乏,这给初始阶段的小规模、低层次的乡镇工业带来了"乘虚而兴"的机遇;其次,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仍然较多地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但又运行不规范、法规不完善,这就给具有比较灵活机制的乡镇工业带来了扩张、积蓄后劲的机遇;第三,由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浪潮的掀起,世界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张家港市以变应变,提高了乡镇企业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促进了乡镇工业外向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市乡镇企业有40%以上的产品外销,50%以上的企业为三资企业和外贸出口企业,60%以上的投入来自外资。在推进乡镇企业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信息交流     
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在全省乡镇企业会议上,重提"四千"精神。他说:"现在,我们的经济是大大发展了,但是‘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不能丢!"江苏省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强省,更是乡镇企业发达地区。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8788.46亿元,占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5%;乡镇工业增加值达1560.93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63%,在全省工业总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二。陈焕友说,"如今,我们虽然经济实力增加了,各种条件优越了,但要使江苏乡镇企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不断创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仍然要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付出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不过要赋予"四千精神"新的内涵。跑"千山万水"你有条件可以坐飞机,但它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