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腾 《科学大观园》2011,(18):73-73
随着翻译技术的发展,人类在未来是否可以克服巴别塔之咒,真正实现对语言障碍的消除?根据发明家,作家,未来学家雷·科兹威尔的看法,到2029年时机器就将达到人类的翻译水平。然而他也再次强调即便是最先进的自动翻译技术发展也无法取代语言学习,因为即使是最高级的翻译技巧也无法真正实现伟大的文学作品之间的语言转换:  相似文献   

2.
<正>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传染病防治,在战胜疾病的道路上,我国医学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纵观历史,传染病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而来,并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正如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McN eill)在《瘟疫与人》一书中提到的:"才智、知识与组织都无法改变人们在面对寄生性生物入侵时的脆弱无助,自从人类出现,传染  相似文献   

3.
人类号称自己是万物之灵.但是,人类却不是在所有方面的能力都超过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的能力让人叹为观止,是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具备的.比如,有些动物可以在黑暗中看得出东西,有些动物可以嗅到几千米之外其他动物发出的气味,探测到猎物肌肉伸缩发出的电场等等,这些能力是人类所无法拥有的.但你需要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以免成为这些动物的"晚餐".  相似文献   

4.
张鹏 《科学大观园》2011,(12):42-43
"攻占并坚守高地!"——这就是兵家必须恪守的作战准则。自从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就有了关于太空战的假设。但是,在冷战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个假设一直局限在科学小说和美苏军备竞赛的范围之内。而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战争的领域范围不断扩展,军用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等太空飞行器相继升空,为人类利用太空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为太空军事斗争提供了方便之门。太空已成为现代化战争的战略制高点。在未来战争中,谁夺取了制天权,控制了太空,谁就可以进一步夺取制空权和制海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   总被引:56,自引:4,他引:52  
休闲在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境界。考察休闲研究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休闲研究(leisure studies)的兴起,其实质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一种思考,是对现代人类文化精神和价值体系发生断裂的现状做某些补救工作的一种努力,是试图通过对休闲与人生价值的思索,重新厘清人的文化精神坐标,进而促进人类的自省-未来的路如何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更多的意义是让我们学会思索-如何“成为人”,成长快乐、自由、富有创造力和具有追求真善美能力的人。休闲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从海德格尔究竟是否是技术悲观主义这个问题出发,阐述了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分析:海德格尔确实认为由现代技术主宰的人类命运是不可能"克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悲观。海德格尔认为寻求对命运或对一切的"控制"恰恰是现代技术的弊病所在,关键不在于设计和掌控未来,而是在于如何为未来做好准备、留出空间。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相信并指出了解救的道路。技术是一种把事物带出场的解蔽方式,而现代技术的问题在于它的解蔽"不留余地"。解救的道路:诗歌、大地、艺术等等,其意义都是在间隙中开辟空间,为新时代的降临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从海德格尔究竟是否是技术悲观主义这个问题出发,阐述了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分析:海德格尔确实认为由现代技术主宰的人类命运是不可能"克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悲观。海德格尔认为寻求对命运或对一切的"控制"恰恰是现代技术的弊病所在,关键不在于设计和掌控未来,而是在于如何为未来做好准备、留出空间。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相信并指出了解救的道路。技术是一种把事物带出场的解蔽方式,而现代技术的问题在于它的解蔽"不留余地"。解救的道路:诗歌、大地、艺术等等,其意义都是在间隙中开辟空间,为新时代的降临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媒体报道,欧美的一些科学家们目前正在从事一项教机器人说话的实验。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可以让机器人自己通过思维发言、自己造出新词汇,甚至两个机器人可以互相学习说话、谈恋爱!机器人逛大学校园学说话调查表明,语言技巧对于那些帮助人类工作的机器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譬如打扫房间、在酒吧为顾客端上鸡尾酒、把商店的货品放上货架、带领游客参观公园等,这些活完全可以由机器人代劳。但是,如果要让它们的工作不出差错,符合人类的本意,就必须教会它们学会并理解人类的语言,从而做出正确的反应。“现在,与一个机…  相似文献   

9.
一不留神,30来岁的时候,你成了一个有钱的男人,虽然事实上这是你30年来的愿望,并且为此付出了若干年艰辛的努力。但那一切,好像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你被列入了“有钱人”的行列已成为铁一样的事实。你住别墅、开保时捷、戴20万的劳士力、在瑞士银行有存款,有人计算过你到底有了多少钱,但总不知道后面该有几个零。你平步青云了,年轻、富有、且才貌双全,幸福好像被你一个人占尽了。有钱后,你开始学会了过有钱人的生活,因为你必须这样;否则,就会有打肿脸充胖子的冒牌之嫌。聪明的你很快就把这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普特南探究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认为图灵是在哥德尔扣杰克斯赫伯德工作的基础上重新构造了计算概念并且发明了计算机模型.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不是等同的,我们应从原则和经验两个层次来看待将大脑思维模拟为数字计算机的思想.归纳推理面临的问题给人工智能研究带来很多的启示.人类本质活动不必然是人工智能的本质活动.即使大脑的计算机模型是正确的,我们也不能断言人工智能就会成功.因为,计算机模型不能够模拟人类总体的知识能力,对于人类认知的研究并不必然要求我们将认知要么还原为计算要么还原为大脑程序,我们可以很成功地发现大脑的理论模型,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但是这并不要求我们必须借助于心理学.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如何在心智上接近或达到人类意识,这是技术时代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然而,智能机器如何拥有真正的心智,或者说如何在技术之外融入“体验自身存在”的能力?这依旧是技术层面和科学层面的难题.为此,我们从时间感知着眼,区分了三种“程序时间”和“感受时间”,并最终认为,智能机器在时间感知上必须突破静态的B理论模型,走向动态的...  相似文献   

12.
正科学家们在过去曾经认为:人的记忆,一旦在大脑中被牢固地记录下来便将是永久性无法更改的。因此对于那些因为痛苦记忆而陷入焦虑压抑中的人们,医生给他们的建议是想办法用开心的事情去盖住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但那些不堪回首的记忆仍然会存在于内心深处,并时不时地再次想起。但这样的看法正变得越来越站不住脚,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人类的记忆是可以被更改或抹去的。荷兰的研究人员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招募了参与研究的志愿者并开展了基于电休克疗法的治疗实  相似文献   

13.
“异化”与“理性”是当前解读技术的主要范畴。在这两个范畴上,确立起来的是技术理性批判的哲学图景。但是,技术与人的关联并没有被完全揭示出来。作为现象学概念“空间性”将成为审视技术的视角,根据这一观念技术的本质就显现出其特有的方面:技术呈现为此在的空间性,而技术进步则显示了人类此在空间性结构的不断实现。  相似文献   

14.
■结婚舞非洲利比里亚的奔都族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俗,每一位少女都必须学会跳“结婚舞”,才能准许结婚。少女学舞时,必须躲在偏辟无人的地方练习,忌讳别人瞧见,因为被人发现是不吉利的。■离婚舞美国的印第安人无需办理离婚手续,男士只需请太太跳一次舞就够了,在跳舞时  相似文献   

15.
青木 《科学大观园》2012,(22):41-43
一些预言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时曾预言,人类到2012年就可以驾驶飞行汽车出行了,就可以到月球上购买房产了,还能享受机器人管家提供的服务。除此之外,可怕的癌症也将被攻克。而今已经到了2012年,飞行汽车虽然已经被研制出来,但还没有正式上路;尽管机器人开始走进家庭,但仍如凤毛麟角。这说明了有些技术的发展速度并没有我们想象得快,甚至无法与电脑和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相提并论。因而专家预测一些现代技术到2030年仍会使用。  相似文献   

16.
正是在使用这一人类实践活动中,技术才得以成为人与自然的中介,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才得以互动.人类凭借技术的使用破译了一个又一个自然奥秘,但也不幸由此制造出了一次又一次社会灾难,这就反讽似地刻画出人类社会所陷入的尴尬境地:人越欲控制自然,自然越欲背离人而去.如何在使用技术中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STS协同共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禁暗暗羡慕,这个运动应该费用不低吧?MissionPeak的剧边都是豪宅,我想这也许是富人们的游戏。当时因为他们在另外一个山头,我就无法近距离观察及询问了。  相似文献   

18.
当代技术风险给人类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如何解决这一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使人类在技术应用形成的非平衡性、不可逆性、复杂性过程中,重启在自然中发生又回到自然的理性过程,这是人类文化实践的过程,又是技术自然化的过程。从技术风险的自然理解,到技术风险的唯理性、隐喻性和实践性,把技术运用的不确定与人类生存方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基于自然主义理性前提的技术风险是科学文化实践的的逻辑演进过程,技术风险的文化反思是复杂性、多元性、特色性的理性路径,它兼容自然主义文化实践机理。  相似文献   

19.
如何养胃     
1.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格遵守.这同时会对睡眠时间产生影响,因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块吃的,这种习惯必须要改,并不是说晚上吃夜宵可以弥补过来的,因为人的生物钟虽然可以前后移动,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差别.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去查一下相关人体生物钟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促进国家之间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依据广谱哲学的价值场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同的原则,建构价值目标相容的价值场网,即区域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在更高的共同利益基础上,遵循公正合理的国际规则,建构价值目标相容的更大的价值场网,并对之进行调控,实现合作共赢,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