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报道了棒花鱼、铜鱼、江西的银染核型。棒花鱼2n=50,间期核最高银染点数为4,中期分裂相中最高为3,以2个的频率最高,位于Sm组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铜鱼的银染点数为4,位于Sm组第2.8号染色短臂末端,江西的银染点数目为2,位于Sm组第3号染色体短臂上,比较三种鱼的银染核型及其进化关系,我们认为,在Ju亚科的进化过程中银染点的数目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3.
鮈亚科三种鱼银染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棒花鱼、铜鱼、江西的银染核型.棒花鱼2n=50,间期核最高银染点数为4,中期分裂相中最高为3,以2个的频率最高,位于Sm组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铜鱼的银染点数为4,位于Sm组第2.8号染色短臂末端.江西的银染点数目为2,位于Sm组第3号染色体短臂上.比较三种鱼的银染核型及其进化关系,我们认为,在亚科的进化过程中银染点的数目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4.
实验比较了高粱SSR-PCR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种改良银染方法,为初次实验时选择银染方法提供参考。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高粱抗丝黑穗病(恢复系分离群体2381R/矮四)SSR-PCR产物进行检测,分别利用改良过的硝酸银染色方法和改良过的银氨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分析2种染色方法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改良过的硝酸银染色具有操作时间较短、背景颜色浅等优点,适合大量筛选引物时的染色方法;改良过的银氨染色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显像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基因定位等研究。为今后利用SSR-PCR标记技术研究分析高粱抗丝黑穗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德昌水牛为材料,研究了水牛的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_s)。在观察的543个细胞中,Ag-NOR_s分布于4p、8、20、22、23号染色体上,众数为6(范围:2-9),其中4号为0.222,8号为0.160,20、22、23号染色体共为0.618。Ag-NOR_s的融合频率为0.284/细胞。 相似文献
6.
褐色脂肪组织中的解偶联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色脂肪组织的调节产热等方面的功能近年来一直倍受关注,尤其是存在其中的解偶联蛋白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解偶联蛋白及其基因的结构、解偶联蛋白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涎腺腺样囊性癌银染核仁形成区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gNOR技术对30例正常涎腺及涎腺良、恶性肿瘤中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正常涎腺AgNOR计数值最低,颗粒较均一;良性肿瘤的AgNOR计数值低于恶性肿瘤,大颗粒所占的比例较大。筛孔型涎腺腺样囊性癌(ACC-Ⅰ)与团块型(ACC-Ⅱ)其AgNOR计数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这提示筛孔型ACC细胞分化较好,属低度恶肿瘤,预后较好;实性团块型ACC细胞分化较差,属高度恶性肿疤,预后较差,AgNOR染色技术可用为判断涎腺腺样囊性癌(ACC)恶性程度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对影响银染DDRT-PCR方法的主要因素如RNA投入量、引物浓度、MgCl2浓度、dNTPs浓度以及二次扩增的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适宜分析法夫酵母mRNA差异显示的银染DDRT-PCR的条件是总RNA投入量为0.4 μg、引物浓度为1.5 μmol/L、dNTPs浓度为0.25 mmol/L、MgCl2浓度为1.7 mmol/L、二次扩增的退火温度为40 ℃. 相似文献
9.
利用AFLP-银染法筛选与抗甘蓝黑腐病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AFLP-银染法在一对花椰菜抗、感黑腐病的近等基因系中筛选到四个与抗黑腐病性状、一个与感黑腐病性状连锁的DNA 分子标记.对其中一个400bp 的抗病标记进行Southern 杂交检测,结果表明该标记在抗病品系中存在明显的杂交信号,而在感病品系中无杂交信号.该标记测序后,通过Genbank 进行同源性检测,发现其与拟南芥菜BAC克隆F7N22 部分序列有75% 的同源性.该BAC克隆位于拟南芥菜5 号染色体的黑腐病抗性基因(rxc2)附近.这意味着该标记可能与甘蓝黑腐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 相似文献
10.
通过银染后石蜡组织切片法对黑斑蛙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分布和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嗜很细胞分布于食管末段及以下所有消化管的粘膜层上皮组织中,胃幽门、十二指肠始端、小肠末端与大肠前半处嗜银细胞密度较高。嗜银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与所处组织中的位置有关。嗜银细胞分泌颗粒的排放方向多数是朝向消化管腔或腺腔。 相似文献
11.
孙金梅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4(3):326-331
综述了猪体脂肪组织离体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研究概况以及其它物种离体脂肪组织代谢调节的一些研究进展.特别注重胰岛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对脂肪组织合成及分解代谢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肿瘤组织中 p5 3基因的突变率 ,探索其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建立PCR SSCP检测 p5 3突变的常规方法 .方法 检测 32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用盐沉淀制备样品DNA ,以p5 3基因exon7设计引物 ,用PCR SSCP结合银染色显示结果 .结果 32例肿瘤标本检出阳性 9例 ,阳性率 2 8.1% .4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为阳性 .其中 2 2例胃癌 ,检出 4例阳性 (占 18.2 % ) ,双阳性者 2例 .结论 p5 3基因突变在肿瘤中具有普遍性 ,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双阳性者 ,与肿瘤的扩散有关 .该检测方法简便易行 ,有助于对 p5 3基因突变的扫描检测 . 相似文献
13.
脂肪组织功能紊乱与肥胖和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组织是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能量的储存和代谢,同时分泌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的功能紊乱与肥胖和糖尿病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讨两者的关系,综述了脂肪组织的生理和内分泌功能以及脂肪组织功能紊乱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和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魔芋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高魔芋种芋繁殖倍数是魔芋大规模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10个组织培养基培养魔芋试管苗的对比试验,选择出2个较优配方,作为产业化应用的基础,同时研究探讨了1个魔芋试管苗快繁种芋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野百合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大量子河森林公园的野百合进行鳞片诱导和快速繁殖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鳞片下部可直接诱导生芽、生根,是初代培养的最佳外植体;6-BA浓度为0.5mg/L,NAA浓度分别为0.05mg/L,L和0.1mg/L有较高的芽诱导率;在NAA:6-BA=1:20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较好;诱导鳞片生根的6-BA浓度不宜过高,0.5mg/L较适宜生根;鳞片凹面接触培养基仅有愈伤组织形成,凸面接触培养基可产生鳞芽;用低浓度(0.1mg/L~0.5mg/L)IAA诱导生根效果比NAA好;以1/2锯末+1/2洁净河沙为栽培基质的移栽苗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低值淡水鱼类———鲢鱼为原料 ,探讨了醋酸处理、腌制、油炸、微波灭菌等工艺过程对油炸鲢鱼块方便食品的加工质量的影响 ,以期制作出一种口感优良、色泽优美的油炸方便食品 相似文献
17.
以Keratin19cDNA的套式引物建立了巢式RT-PCR扩增Keratin19mRNA的体系及PAGE-银染检测扩增产物的方法;对扩增体系进行优化后,分析了扩增特异性及检测敏感性,并对临床样品作了初步检测.结果表明:该扩增体系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其敏感性可达10-6μgRNA,即可从105个淋巴细胞中检出1个胃癌细胞;对临床样品检测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显示该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肥胖机体胰岛素抵抗会引起血管并发症已得到认同,但新近关于肥胖机体慢性炎症的研究发现,在出现胰岛素抵抗前脂肪组织脉管系统已发生功能障碍。本研究分析脂肪组织毛细血管发生变化与缺氧的关系和缺氧与慢性炎症的关系,认为肥胖机体脂肪组织毛细血管发生变化,引起脂肪组织缺氧;缺氧诱导慢性炎症,肥胖关联的炎症又引起脂肪组织血管重塑,加剧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提出在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血管重塑能够调控慢性炎症和全身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