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力机车三相负载电动机采用接触器控制方式,可用微型单片机同时实现电流速断、反时限过流及单相接地等保护.简要阐述了电力机车三相电机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原理.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微机对高压电机的速断、反时限以及单相接地保护的硬件和软件原理,并对其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微机反时限过流保护算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决反时限特性曲线中的指数运算转换为微处理器能够处理的运算的问题,分析了微机反时限过流保护特性曲线的数学模型和目前常用的微机反时限过流保护算法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拟合算法。该算法利用T a ilor展开和数据存储相结合的方法拟合反时限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精度可以达到0.5%。利用该算法可以拟合任意的反时限特性曲线,能够方便地实现多条反时限特性曲线的设计,有利于将反时限过流保护应用于电力系统微机保护中。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继电保护和现在的微机保护比有很多的缺点,在国外微机保护已经有很广的应用,在国内也逐渐的走上规模。它的具体优势是:多功能性、灵活性、很高的可靠性,维护调试方便、经济性。利用MCS-51单片机和其它硬件设备组成的一个能实现工厂供电系统的线路或高压电机的速断、反时限、过负荷及自动重合闸装置。并能用键盘设定电流整定值以及动作时限整定值,并且正常记录电流值,作为监视故障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静 《科技咨询导报》2010,(12):255-256
微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其保护的可靠性更加值得关注,影响微机保护可靠性的的因素主要有硬件、软件和运行维护水平,本文通过分析,从抗干扰、原价损坏、软件和运行维护等方面针对性的对微机保护可靠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微机保护控制是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微机保护的特点基础上。对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的数据采集、开关量的输入输出回路等硬件组成、软件实现方法和装置抗干扰防护做了详细的阐述。该保护控制装置不仅能够满足变电站保护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还能与其他功能单元协同工作,实现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功能。  相似文献   

7.
微机型反时限过电流继电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单片机构成微机型反时限过电流继电器的新方法.该继电器除定时限外。还有五种反时限曲线供用户选用。本文还给出了五种反时限曲线的离散化方程及装置的硬件框图。  相似文献   

8.
微机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是由软件实现的,因此用户就有将同一硬件配置成具有不同保护功能的可能性,可以通过程序设计工具软件增减功能和改变逻辑,以实现保护功能的现场重置,这在常规保护装置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讨论了实现用户进行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保护功能现场重置的优势;简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对这一技术手段的应用情况,并针对目前国内微机保护的开发和使用现状,分析了实现这一功能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并行处理的图形化编程方法,并对其可信赖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技术在继电保护专业领域的应用,微机保护的抗干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结合大庆油田的实际情况,从微机保护装置的软件、硬件及变电所设计等方面,对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对提高大庆油田电网微机保护抗干扰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干扰是除有用信号以外,所有可能对微机保护装置正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的装置内部或外部的电磁信号。微机保护装置抗干扰方法很多,本文介绍了微机保护的抗干扰三要素及形式,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总结了微机保护中几种常用的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数字式时间继电器在电磁干扰情况下的误动原因的分析,初步论述了工时间继电器在这种干扰条件下的抗干扰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数字式时间继电器抗干扰性能和可靠性提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双路径中继协议(two-path relaying,TPR)可以很大程度改善由于中继半双工产生的频谱效率损失,然而双路径中继协议的中继节点间干扰会严重影响系统传输速率,为此本文针对译码转发双路径中继协议,提出了一种启发性中继选择算法以最大化系统的传输速率性能.不同于现有的中继选择算法,该算法考虑了中继间干扰,其设计原则不仅基于当前时隙信道状态,还取决于被选中中继节点的上一时隙的信道状态.仿真结果证明启发式中继选择(heuristil relay selection,HRS)算法能够克服中继间干扰问题,以较低复杂度改善系统平均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无人机(UAV, Unmanned Aerial Vehicle)协作通信网络在完成任务时由于高机动性而会影响链路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AV位置预测的信道中继选择算法。根据卡尔曼算法预测出UAV下一时刻的位置,提前判断链路优劣性,使更换UAV中继节点的时机更为精准。通过UAV源节点到UAV中继节点以及UAV中继节点到UAV目的节点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CSI,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选出备选UAV中继节点集合。最优的备选UAV中继节点由贪婪算法计算而得。仿真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的性,链路中断的概率比随机选择算法降低了10%,且链路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4.
在蜂窝网络中,部署了一个设备间(D2D)双向中继网络.每个D2D双向中继节点配备有两根收发天线,分别同时与基站和D2D接收端进行通信.在假设D2D双向中继采用放大转发模式条件下,提出了优化D2D双向中继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案.仿真结果显示:所提方案的D2D双向中继网络的吞吐量在理想信道下,较随机功率分配和传统通信方式分别提升7%和12%.  相似文献   

15.
基于扩散的分子通信以分子作为信息载体进行信息的传输,分子在信道中做布朗运动,遵循菲克扩散定律.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分子浓度急速衰减,造成信道可达传输速率非常低,因此,可以采用中继传输来提高传输性能.鉴于扩散分子通信中继可达传输速率是业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采用配体-受体结合机制,考虑分子寿命及分子到达概率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基于扩散的分子通信中继信道对分子传输可达速率的影响,也探索了基于分子寿命的中继节点位置对中继可达传输速率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随着分子寿命的增加,分子在信道中存在的时间增加,使得信道最大传输速率增大.同时,随着分子寿命的增加,中继节点需要靠向接收端,才能使信道最大传输速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光纤通道仲裁环线路利用率不高,节点间通讯的延时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光纤通道接力环。接力环中信息帧在每经过一个节点都搭载该节点信息并接收别的节点发给该节点的信息。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情况下接力环的线路利用率和节点间的最大通讯延时。仿真结果表明:当环路上所有节点都要求通讯时,接力环的线路利用率能够接近1。接力环通讯无等待时间,可以确定通讯的延时,提高了通讯延时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采用计算机打印接口与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进行并行通信的VC编程方法,通过控制计算机的打印适配器及数据端口378H、状态端口、379H和控制端口37AH,与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接口板进行并行通信,以便控制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各种测试功能,VC编程实例是以控制定量器8254的调频程序和监测开关量输入来开展讨论的。  相似文献   

18.
瓦斯继电器作为变压器非电量保护中的重要角色一直备受关注。从瓦斯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一般性的试验项目及主要实验项目、重瓦斯和轻瓦斯的整定值、瓦斯继电器定值整定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瓦斯继电器的调试,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进口瓦斯继电器的定值整定方法,以期有效地保护变压器的运行。  相似文献   

19.
A 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 separated two-way relay channel(STWRC) is considered,where two users exchange their messages via a relay node.When each link is quasi-static Rayleigh fading,the achievable diversity-multiplexing tradeoff(DMT) of the half-duplex STWRC is analyzed.Firstly,the achievable DMT of the STWRC with static decode-and-forward(DF) protocol is obtained.Then,a dynamic decode-and-forward(DDF) protocol for the STWRC is proposed,where the relay listening time varies dynamically with the channel qualities of the links between two users and the relay.Finally,the achievable DMT of the proposed DDF protocol is derived in a case-bycase manner.Numerical examples are also provided to verif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both protocols.  相似文献   

20.
结合电力系统定时限保护整定计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用断点计算方法.定义了配合环网和死锁环网的概念,并通过预整定形成死锁环网;在所得死锁环网基础上,将依赖函数扩充分为主依赖函数和后备依赖函数,根据主/后备依赖函数中元素的特点判断死锁环网中是否存在特殊网络结构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动态地将主依赖函数或后备依赖函数为空的保护从待选断点保护中删除,以保证每一步的断点计算都是针对环网进行.算例表明:本方法能较好地满足国内电力系统定时限保护逐级配合整定计算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