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四次进入闽西的太平军继续实施太平天国的各项政策措施,这使得太平军在闽西的斗争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具备相当声势。太平军南方余部的最后失败则是主客观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宁化探胜     
宁化是福建省武夷山麓的一个县,面积2368平方公里,人口30万.尽管宁化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建制历史,但并不出名.自从1930年1月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率领红四军自古田进入宁化,毛泽东同志写下了气势磅礴的《如梦令·元旦》后,宁化之名遂为人所知.宁化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点县,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创建赣南闽西根据地的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即红四军)主力。于1929年1月撤离井冈山,随后相继开辟了新的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在这一重大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一) 龙岩师专地处闽西老革命根据地,是为适应和发展闽西教育事业而创建的。自创办以来,为闽西各地培养了近四千名毕业生,分布在闽西地区的二百七十多所中学,为闽西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86年以来,我们组织力量对历届师专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据对170所中学1700多人的调查情况看,各类中学对龙岩师专的毕业生普遍反映是比较好  相似文献   

5.
红四军曾两次在武平县下坝乡开展革命活动。下坝曾经是中央苏区南大门的战略据点,是给养的基地、交通的驿站,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武装斗争贯串太平天国革命之始终,太平军的军事战略问题,在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中,占重要地位。本文仅对太平军在广西的军事战略,作一初步探讨,以求得大家指教。一、广西的军事形势和太平军“团营”的战略任务公元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创建太平军。这支革命农民的武装,和广西各地的农民起义军一样,刚一出现,就立即遭到清朝统治者派兵镇压或“追捕”。不粉碎清军的“追捕”,幼小的太平军随时随地都有被消灭的危险性。太平军在  相似文献   

7.
闽西是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闽西籍的邓子恢、张鼎丞、杨成武等为闽西苏区的创建和巩固作出了卓越贡献.因受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重视生态建设传统和闽西传统生态文化的影响,以及他们自身初步确立了生态建设重要性科学认识的原因,建国以来,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实践中,都表现出了深厚的生态情怀,关心和重视生态建设.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付诸实践、身体力行、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精神品质,是今天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弘扬闽西老区精神,推进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闽西老区精神,是以邓子恢、张鼎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是在闽西苏区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得到升华而形成的.在土地革命时期,闽西老区所形成的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乐于奉献、不怕牺牲、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精神,激励着闽西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赴后继.这种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和弘扬,同时对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作好了铺垫.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加大对闽西老区精神的宣传,对于推进闽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前后,各省反清秘密组织先后成立,纷纷响应太平军,这为太平天国革命发展和胜利进军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旨对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湖广号车作一肤浅的探索。一湖广地区是号军起义的策源地之一。1796年,王聪儿在襄阳发动教军起义,于1797年6月把四、五万人的队伍带到了四川达县,并在东乡与四川各义军会师。王聪儿被推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后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战争。太平天国革命,从金田“团营”起义之日起,参加革命的群众,多举家相从,所以太平军中自始就有少年儿童。太平军人“最爱童子”,“酷爱髫龄童子”。他们在战争中立下了许多功劳,所以到天京后,都  相似文献   

11.
为吸引进攻中央苏区的敌军回防,以红军第7军团为主体的抗日先遣队奉命出征福建、浙江、安徽诸省,三进三出浙江西部地区,灵活机动地破坏杭州至江山段铁路、公路交通线,尽其所能牵制一部分敌军于己周围,竭力呼应中央和军委实施突围行动计划,在另一个战略方向上配合了中央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12.
东固会师的原因主要是为安置伤兵计,为我有党有群众的休息地计,为救援井冈山计,东固的地理条件和毛泽东对东固山早有所闻,也是重要原因。东固会师的意义在于直接促进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使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奠基石;为毛泽东提出建立全国苏维埃政权奠定了思想基础;促进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吉安成立;促进了红六军、红二十军的诞生,东固成为红六军、红二十军的发祥地;使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是红军战略战术原则形成的基地;促进了我军的经济文化建设,成就辉煌;使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接力站;使东固经验影响到湘赣等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根据黎平会议和扎西会议决议,党和红军决定在川贵边界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新的革命根据地。为此,中央红军在遵义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赤化工作。“红军之友社”就是在党和红军的影响和领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壮大为中央红军在遵义的土地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1929年12月红四军在连城县新泉开展的整训活动,是正确实践中共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典范。整训在中央“九月来信”的正确指导下,纠正了红四军党内实践民主过程中的偏差.统一了红四军党内主要领导人的思想,纠正了极端民主化的错误,真正实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百谷村是著名的“红军村”,在革命战争年代百谷人用壮语创编、传唱革命歌曲,号召和激励村民参加革命,开展根据地建设,这些歌曲被称为“红军歌”。“红军歌”具有深刻的揭露性、强烈的鼓动性和良好的教育性,产生了积极的历史影响。今天,百谷人用忆唱“红军歌”的方式,怀念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激发村民建设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6.
《红星》报是长征中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唯一报纸,其中不少关于群众工作的报道。这些报道说明,长征途中,在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困难的情况下,党和红军从实际出发,迅速转变观念,通过全体红军战士的热情参与,以简单高效的工作方法、严明的红军纪律获得了沿途群众的大力支持,为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创造了条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7.
黔西南是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红军长征途经黔西南时所实行的一些民族政策及其实践,影响和推动了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也为党进一步制定民族政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陕甘边区的红二十六军是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成立的,它是在甘肃正宁寺村塬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丧失后,陕甘边游击队进入陕西境内,在陕西省委的领导下发动群众,扩大根据地,然后在游击队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红二十六军,它的成立对于照金苏维埃政权和以后的陕甘边革命斗争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并对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建立陕甘宁边区革命政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北江工农军是在1924年国共合作革命方针的指引和工农运动的推动下,产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国民党右派发动“4·15”反革命政变后,北江工农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保存革命实力北上武汉,并随国民革命军南下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民国年间,甘肃、宁夏地区相继修建了许多堡寨。至红军长征经过甘宁地区时,国共两党军队及地方武装就这些堡寨展开了一系列争夺和抗争。尽管国民党军队及地方反动武装依凭各地堡寨阻击红军,使红军遭受一定的人员损失,但红军灵活采取军事、政治教育等手段,宣传我党政策,最终取得了堡内民众的积极支持,成功到达长征目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