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透明氮化铝陶瓷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碳热还原法制备的氮化铝粉体为原料,CaC2为烧结助剂,采用常规的热压烧结和无压烧结工艺在高温和低温下制备透明的氮化铝陶瓷,实验结果表明,碳热还原法制备的AlN粉纯度较高,粒度较小,粒径分布较窄,适宜制备透明AlN陶瓷。在AlN陶瓷的致密化过程中,由于CaC2的挥发从而使晶界到得到净化,高度致密化导致AlN陶瓷透明。  相似文献   

2.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方法,对(HAlNH)的低聚物(HAlNH)。(n=1~15)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光谱和化学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它们的基态结构.比较了(HAlNH)n团簇骨架和(AlN)n团簇的差异.结果表明,(HAlNH)n团簇骨架是由Al-N键形成的四元环和六元环构成的,每一个Al或N原子形成4个化学键,其中3个为Al-N键,1个为Al-H或N-H键.(HAlNH)n(n=1-15)团簇中Al-N键的数目与对应的(AlN)n团簇相等.(HAlNH)n(n=1—15)团簇结构的稳定性幻数序列为: n= 2,4, 6, 8, 10, 12, 14等偶数.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出PLT纳米晶微粉,并用该微粉在超声分散下与P(VDF-TrFE)进行均匀复合,成功地制备了PLT/P(VDF-TrFE)纳米复合材料。测定了不同体积分数下样品的介电湿谱;结合SEM形貌观察,利用Bruggeman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复合样品的介电特性;对不同极化电场下复合样品的热释电性能和优质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当极化电场为45kV/mm,样品的优质因子可高达1.73μC  相似文献   

4.
Pfu酶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长距离PCR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兵  谷成  赵进东 《科学通报》1998,43(5):527-532
用PCR方法从Pyrococcus furiosus的总NDA扩增出了含有Pfu DNA polA基因的2.3kb片段,并将该基因克隆入pGEM-T载体。用NcoI和XhoI对重组质粒pT-pfu进行了酶切。并将pfu polA基因捶 入表达载体pET-3d-X。  相似文献   

5.
改性HY分子筛的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丽  王毅  谭忠印  包信和 《科学通报》1999,44(16):1722-1728
采用MASNMR谱,与全氟丁胺选择吸附相配合,研究了经MgO,SiO2改性前后HY分子筛的结构和内外表面酸性的变化,NMR测定结构表明,氧化物改性导致了分子筛骨架Si/Al的明显变化,对应的XRD结果证实,怀改性前比较,采用MgO和SiO2改性后分子筛的结晶度分别提高了6.9%和15.4%。  相似文献   

6.
李齐  陈文寄 《科学通报》1999,44(4):442-445
^40Ar/^39Ar实验过程中,K-长石在低温阶段释放出的过剩^40Ar(^40ArE)掩盖了可能的样品真实年龄和热历史信息。介绍用Cl校正^40ArE的方法,并成功地对红河断裂带3个K-长石样品低温阶段异常高的年龄进行了校正,为进一步MDD模式拟合提供了可靠的低温阶段年龄信息。  相似文献   

7.
徐非  胡玉海  董林  陈懿 《科学通报》1999,44(14):1498-1503
通过机械混全焙烧法制备了MoO3/α-Fe2O3样品,采用了XRD,XPS,LRS,TG-DTA以及Moessbaer谱研究了MoO3与α-Fe2O3之间的相互作用,XRD和XPS证实,在适当的温度下焙烧的样品,MoO3在α-Fe2O3表面上的分散容量为0.8mmolMoO3/100m^2α-Fe2O3,LRS和FT-IR结果表明,在低含量的样品中,Mo^6+主要讲入α-Fe2O3的表面四面体位;  相似文献   

8.
在高压(3.0 GPa)和高温(900℃)条件下,制备出单相MgB2样品.样品的粉末X射线衍射实验和Rietveld精修结构分析表明,所制样品具有AlB2型六方结构,空间群为P6/mmm,a=3.0861(5)A,c=3.5222(8)A.测量结果表明样品的超导临界转变温度(Tc)为 39 K.  相似文献   

9.
Ca α-Sialon成核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烧结到中间温度(1450℃)的高x值Ca α-Sialon组分(Ca1.8Si6.6Al5.4O1.8N14.2)进行了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情况下,α-Sialon晶粒和邻近的α-Si3N4起始原料之间无外延关系,仅发现少数α-Sialon晶粒在α-Si3N4上的外延成核,进一步的能量色散谱(EDS)分析表明,非外延成核的α-Sialon中Ca的固溶量远高于外延成核的α-Sia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新型上转换材料Ba2ErCl7的单晶生长方法。用“一步合成法”直接将Er2O3,BaCl2.2H2O和NH4Cl合成Ba2ErCl7多晶料,并分别用提拉法和坩埚下降法得到4mm*8mm*15mm的优质大块单晶;用803nm的LD泵浦时有强烈的黄绿光发射;  相似文献   

11.
VK3诱导的植物细胞凋亡及其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英丽  周军  戴尧仁  翟中和 《科学通报》1999,44(19):2075-2080
VK3可诱导烟草细胞的凋亡,表现为:染化体凝集,凋亡小体形成,DNA末端断裂、降解形成梯状电泳,此过程伴随特异核酸酶的激活,其活性依赖于Ca^2+,Mg^2+,可被Zn^2+和EDTA(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抑制。DNA降解可被DEVD(Ac-Asp-Glu-Val-Asp-aldehyde)抑制。核纤层蛋白降解为35ku片段,DEVD,PMSF(Phenylmet  相似文献   

12.
邢怡明  苏宁  李大伟  于嘉林  刘仪 《科学通报》1999,44(20):2194-2198
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扩增获得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上的72ku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到pET30a(+)上,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P72。SDS-RAGE分析结果显示,经IPTG诱导,72ku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得到高效表达。以含表达产物的凝胶作为抗原,免疫家兔,首次制备了小麦黄花叶病毒RNA272ku蛋白特异性抗血清。  相似文献   

13.
用多孔氧化铝模板制备高度取向碳纳米管阵列膜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多孔氧化铝(AAO)模板(孔径约 250 nm,孔密度约 5.3×10~8cm~(-2),厚度约 60μm)进行化学气相沉积(CVD),成功地制备出大面积高度取向的碳纳米管有序阵列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阵列膜的表面形貌和碳纳米管的结构.发现碳纳米管的长度和管径取决于AAO模板的厚度和孔径,碳纳米管的生长特性与模板的结构、催化剂颗粒、反应气体热解温度、流量比例以及沉积时间等因素有关.该方法工艺简便,可使碳纳米管的结构均匀一致,排列分立有序,形成一种有用的碳纳米管自组装有序阵列复合结构,且成本低,能实现大面积生长,非常利于碳纳米管基础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徐桂英  李建保  黄勇  谢志鹏 《科学通报》1999,44(23):2497-2503
用市售分析纯化学试剂Nb2O5(99.95%),活性炭(99.99%),NaCl(99.95%)和蔗糖(99.94%)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在温度为970-1120℃,压力为0.1MPa的N2条件下,在石墨电阻炉内制备出NbCx(x=0.98)-C复合三维网状纤维。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疾病,其病因不清。AD最显著的神经病理组织学特征是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现已发现,β-淀粉样蛋白在老年斑的形成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是神经原纤维缠结的主要原因;载脂蛋白E与AD发病相关。此外,AD病变的第3种病理现象AMY斑块可能代表一种新的病因。早老蛋白及蛋白质样传染颗粒亦与AD有一定联系。现就AD发病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不同链长的磷脂酰胆碱制备纳米金颗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雪梅  江龙 《科学通报》1998,43(13):1453-1454
众所周知,金属或半导体的纳米颗粒因其大的比表面和量子尺寸效应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超细颗粒的制备,尤其是规则、稳定的量子尺寸颗粒的制备是许多科学家感兴趣的课题[1~3].目前,利用有序分子组合体制备无机纳米颗粒已愈来愈受到关注[4].近年来,我们曾经报道过利用自制的三室装置,可在花生酸单分子膜下生长尺寸小于2nm的银颗粒[5],但关于脂类憎水链长的影响却未作研究.本工作将报道利用不同链长的磷脂,二22烷基磷脂酰胆碱(DBPC)和二14烷基磷脂酰胆碱(DMPC)单分子膜来制备纳米尺寸颗粒.实验使用的DMPC和DBPC均从Si…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小鼠被毛突变基因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别尝试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DNA)法和重组率测定法对所发现的被毛突变进行基因定位。结果为所选用的100个10bpRAPD引物中,87个获得了扩增产物,由于所获得的产物与小鼠表现间缺乏相关性,利用RAPD法未能交闰到染色体上。以分布于小鼠11条染色休下的Idh1,Car2,Mup1,Pgm1,Hbb,Es10,Es1,Mod1,Gdc1,Ce2,Es3等生化基因位点为遗传标记,对分别对与CAB  相似文献   

18.
组氨酸与叶绿素配位是生物体内叶绿素存在最明显的结构特征,采用N-甲基咪唑(C4H6N2)模拟生物体内的组氨酸,通过观测CCl4中的Chla与C4H6N2反应的可见吸收、CD和MCD光谱得到以下结论:(1)在纯CCl4中,每个Chla处于五配位状态,Chla形成不对称的双聚体内的组氨酸彼此之间存在较强的语作用,提出了两个Chla通过不等价的两个Mg-O配位键(O分别来自于以3^1位的酮基和C17位酯  相似文献   

19.
羰基钴催化乙基迁移反应机理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鸣  徐振锋  冯文林 《科学通报》2000,45(3):269-272
采用有效核势能进行(ECP)从头算方法,研究了羰基钴催化的氢化反应循环中的乙基迁移反应机理,在HF/LANL2DZ水平优化得到了反应基态势能面的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对反应位能剖面的各驻点进行了MP2/LANL2DZ/LANL2DZ相关能校准和零点能校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乙基迁移反应是经过一个三元环过渡态而进行的,反应位垒力28.89kJ/mol(MP2/LANL2DZ/LANL2DZ  相似文献   

20.
王传义  刘春艳  刘云  张志颖 《科学通报》1999,44(18):1955-1958
用光化学的方法合成得到Ag/TiO2复合纳米粒子,其尺寸约为40nm。表面沉积的银簇表现出典型的等离子体共振收,但由于TiO2的影响合得吸收峰宽化和红移。Ag/TiO2复合纳米粒子体系有表面增强Raman散射(SERS)效应,这一方面拓展了SERS的范围,另一方面也为金属、半导体相互间作用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