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环保清淤以及资源化处置的实施是目前工程中的关键部分和无法解决的部分。此项研究同广州市河道清淤项目结合起来,在同日本管道搅拌固话机械设备结合的基础上开展重金属污染底泥的资源化处置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2.
文中详细介绍了分散式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的概况、概念、优点以及国内的工程实例,指出分散式污水生态处理是节省投资、降低能耗、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种先进技术,适用于小型社区、分散单位机构、农村和其他未普及管网的地区,是解决目前中国环保问题和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预测了其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五里湖生态清淤后底泥堆场防渗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地下水位和堰后水质变化的观测,分析采用自然防渗的效果.研究表明:充分利用堆场地质条件采用自然防渗是首选的防渗方法;淤泥固结后的土体渗透性与围堰土体相近;堆场对周边水质影响不大,堆场用粘土作为防渗材料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陆健刚 《江西科学》2021,39(4):622-625
水体清淤是短期内快速降低水体污染物的有效手段之一,清淤后由于底泥扰动大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为探讨清淤+微生物技术组合运用时对水体中含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共设置了4组试验,进行了连续60 d的水质检测,分析了实验中各含氮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清淤后由于底泥扰动在短期内会造成水体中硝氮和亚硝氮浓度上升.投加微生物后30 d内可促进水体硝化作用,水体中TN和氨氮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清淤和微生物技术综合运用可有效地降低水体中含氮污染物的浓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富营养化水体清淤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洪波  王德业  王燕  王凯霞  钱万钧 《科技信息》2011,(35):I0244-I0244
河道整治工程在兴建过程中难免对区域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工程理念,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维护河流健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6.
设计住宅区生态建筑应当遵循生态学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挖掘生态的内涵,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尊重地域气候特点,通过选址定位、规划设计,来营建一系列包括住宅在内的低能耗、低维护成本费用的生态建筑,既符合环保标准,又可以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系统体现,带给人们健康和谐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碾压胶结砂是一种创新技术,具有节约成本、有效利用河道清淤的弃砂、清洁环保、施工工艺简单、机械化水平高、可连续铺筑、缩短工期、经济效益较好,质量易保证,安全可靠的特点。本文结合碾压胶结砂在石家庄市滹沱河防洪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中的应用,阐述了碾压胶结砂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峡大学校园河道求索溪水体污染严重以及水生态景观残缺的现状,在实地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外源污染削减—底泥微生物修复—植物强化过滤带构建—河道水生态系统构建及景观优化—生态河道管理及维护"的校园河道生态修复治理思路和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设计理念和原则,在工程规划中提出了截污及补水、底泥微生物修复、水生植物修复、护岸的生态改造等具体工程,并给出了部分工程平面布置及效果图.该项研究拟为三峡大学及类似的校园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三峡大学校园河道求索溪水体污染严重以及水生态景观残缺的现状,在实地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外源污染削减—底泥微生物修复—植物强化过滤带构建—河道水生态系统构建及景观优化—生态河道管理及维护”的校园河道生态修复治理思路和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设计理念和原则,在工程规划中提出了截污及补水、底泥微生物修复、水生植物修复、护岸的生态改造等具体工程,并给出了部分工程平面布置及效果图.该项研究拟为三峡大学及类似的校园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环保生态理念在公路工程中的引入,使得公路建设在项目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在公路施工中,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会对工程现场环境带来一定危害.因此,若要把公路工程建设成环保、安全、和谐、舒适的项目形式,则必须注重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问题,同时制定出相应的环保工程技术方案,以提高公路施工环保管理的有效性.本论述研究了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保护造成的相关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公路施工环保管理的相应对策,以供其他相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典型干旱区草型湖泊乌梁素海湿地为研究区,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乌梁素海湿地资源的特点,对乌梁素海湿地的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湿地的总价值为28.24亿元,,非使用类价值为17.51亿元.  相似文献   

12.
建筑活动是人类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生产活动之一.在兴建过程中难免对区域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工程理念,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的全过程,保证工程在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我国未来建筑业,既要大力发展,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遥感影像分类在景观格局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以桂林市2002年ETM+和2006年中巴资源卫星这两个时段的遥感图像为例,基于ERDAS IM AGINE等处理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解译,获取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信息,了解景观生态过程变化趋势,探讨区域景观生态格局演变的关系.采用FRAGSTATS软件对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并对桂林市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探讨了相关的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这一项研究对于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乌梁素海生态恢复工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典型草型富营养化湖泊内蒙古乌梁素海设立试验研究基地,进行较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工程试验,研究表明实施沉水植物收割工程是草型富营养化湖泊生态恢复的重要技术措施.以机械化方式收割沉水植物能够削减湖泊内源性营养物负荷的积累和释放,减少二次污染,抑制生物填平作用,改善水体环境.有计划、合理地运用生态恢复工程,不仅可以减轻草型湖泊所面临的巨大生态压力,延缓沼泽化演化进程,而且可以在实施生态工程的同时开发利用水生植物资源,使湖泊环境与湿地综合利用得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梁媚  胡冠九 《科技资讯》2011,(26):145-145
本文主要以沙头角湾清淤工程为例,论述海湾清淤作业对作业区域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水下工程的施工除了具备地面工程施工的所有条件外,更重要是如何处理由于河床清淤、河水截流、引水措施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在施工技术措施、施工顺序、防范措施等方面采用更严密、精心的施工方案,以期达到预定目标.本文以一个具体事例概述,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结合挖掘乌梁素海底泥对延缓湖泊沼泽化的重要意义,采用Pro/E和Abaqus软件对浅水清淤装置进行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通过Pro/E进行参数化建模,装配其组件后模仿真实运动情况。对清淤装置主要部件进行力学分析,并利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为其样机制造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陈村水道航道整治对该区域水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预测陈村水道整治工程的主要水污染因子对评价区域水质量造成影响的程度与范围,为制定防治措施及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质预测模型对陈村水道水质进行预测.结果:在河流的横向分布上,疏浚工程产生的悬移质污染可扩大至河流的对岸水域.纵向分布上,工程点由1艘、2艘挖泥船厂施工时,距离排污口50m处,悬浮物(SS)质量浓度增值最大分别为196 84、228 12mg/L,已超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施工期悬浮物对沿线水厂吸水口的影响:对紫坭糖厂水厂几乎没有影响,对钟村水厂及碧桂园水厂有一定的影响,对西三水厂影响相对较大.营运期船舶污染物排放量以含油废水增加量最大为11 35%,生活污水及垃圾次之,均为11 32%.结论:疏浚工程所引起的SS对河道水质的影响是暂时的,陈村水道整治工程完成后,有利于改善水动力条件及水道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9.
筼筜湖底泥疏挖及处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筼筜湖底泥对筼筜湖水环境和周边的环境影响越来越严重。目前采用一条两栖式挖泥船进行浅滩挖掘淤泥作业,但这种简陋的作业方式的挖掘速度远低于淤积速度。本文针对筼筜湖十几年来清淤的经验和存在问题,结合当前的科技水平,研究应采用的清淤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简述无锡湖泊治污、修复生态、维护湖泊健康生命实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湖泊生态清淤和淤泥资源化利用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