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华健  吴昊 《广东科技》2011,20(21):97-98
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中山高新区”)自1991年设立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园区形态、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201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1:31亿元,成为中山市首个“千亿工业强区”。2010年,中山高新区制定了《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未来五年描绘了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2.
李岱素 《广东科技》2007,(1):I0002-插3
2006年12月22日,中山火炬开发区隆重举行“中山火炬科技信息服务中心”挂牌仪式。由中山火炬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与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联合组建的科技信息服务中心,是我省在高新区内建设的首个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今后,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企业,“足不出区”也可以享受到省级权威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提供的各类优质服务,包括发展规划制定、可行性论证等决策咨询服务,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及科技成果鉴定咨询服务,市场调查、信息定向与定题推送服务,科技查新、国际联机检索、专利咨询等服务,信息化培训服务以及多语种口、笔翻译服务等。  相似文献   

3.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中山火炬开发区)成立于1990年,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创新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排名第38位的国家级高新区。2017年,中山火炬开发区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4家,总孵化面积达55.8万平方米。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区之一,中山火炬开发区一直在创新实践中探索,开辟出了一条适合园区发展的道路,一跃成为各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4.
《广东科技》1998,(7):7-9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她是我市实施“科技兴市”战略的产物。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199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集中新建区与当地镇区合并,进一步拓展了开发区。1994年4月,经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和国家科委批准,在区内又创办了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形成了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2000,(6):39-41
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山高新区无论是在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上还是在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等各方面,都堪称我省较为成功的范例。到1999年底,该区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家,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群的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1.08%。其中,  相似文献   

6.
何静 《广东科技》2005,(10):57-58
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现状;1、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05年上半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218.5亿元,比上iF同期增长32%;上缴税金约61亿元;出口创汇约130亿美元,同比增长31.6%;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609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07亿美元。各高新区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出口创汇等经济指标约占所在市的20-30%。广州高新区2005年1~6月完成工业总产值390亿元,  相似文献   

7.
4月初,珠三角各市现场会的第四站--中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产业结构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进程正在加速,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4.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30.5%.其中的亮点中山火炬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正热火朝天,新兴先进制造业集群蓄势待发,去年以来引进和动工的重大项目有10个,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包括中船集团中山船舶工业基地、广东广机海事重工项目和明阳风电产业基地、中机重型钢构、中铁大桥局海洋工程、中泽重工、国电中山燃气发电等,预计所有项目竣工投产后,产值接近600亿元.  相似文献   

8.
《广东科技》2006,(12):17-17
围绕“主题产业”营造特色创新环境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管理模式,在体制上有别于众多由政府领导的高新区,在体制首先进行了适应市场和企业服务的管理创新。中山高新区以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创新为主要手段,认真筹划产业布局,围绕“主题”产业,精心运营产业园区,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将创新的思维贯穿到开发区发展的每个环节,将科技的理念融八到产业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科技信息》2000,(6):21-23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科技部、省政府和威海市政府共同兴办。开发区控制面积39.2平方公里,人口6.8万。建区初期,区内一片荒滩,我们在科技部、省委省政府和威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本完成22.13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达711.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658.7亿元,出口创汇达21.7亿美元。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在技术创新方面,高新区内的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纷纷设立起自己的研发机构,企业的科技开发投入逐年上升,2000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19家,技工贸总收入449.7亿元,总产值  相似文献   

11.
正汕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2014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0.02平方公里,核心区2.72平方公里。近年来,汕尾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目标,全力以赴加快高新区创新发展。据数据显示,2016年,汕尾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27.9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0.49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0.93%;实际上缴税额4.8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达191.33亿元,发  相似文献   

12.
一、高新区发展概况 受金融危机及国家宏观政策影响,2008年我省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仍保持增长趋势,实现工业总产值7352.30亿元,工业增加值1559.87亿元,总收入7851.23亿元,净利润329.95亿元,实际上缴税费26402亿元,出口创汇48629亿美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202%、2712%、194%、7.7%、26.7%、16.1%(见表1)。  相似文献   

13.
《华东科技》2004,(7):33-33
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近3年来,高新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1年,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值已达50亿元,占区内工业生产总值的45%,经省级以上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2家,高新技术产品27个。2003年,高新区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合同利用外资分别完成10亿元人民币、124亿元人民币、5亿美元,财政收入相当于1992年至1998年7年的总和,工业总产值、合同利用外资超过1996年到1998年3年总和。今年一季度合同利用外资达5亿美元,相当于2003年全年引资总额。  相似文献   

14.
刘毅  王悦 《广东科技》2016,(13):52-53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中山火炬开发区经过多年沉淀,目前已成为中山经济和科技的龙头、珠三角西翼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科技创新基地。力争在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走在前列,成为中山火炬开发区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技》2008,(9):86-87
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03年1月正式成立。高新区控制范围81平方公里,近期规划建设面积21.8平方公里,主要由福冈工业园、平东工业园、港口工业园、银田工业园、白石岗工业园和银田生活配套区组成。其中经省认定的中山石岐(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福冈工业园内。  相似文献   

16.
谷雨  蔡娟 《广东科技》2007,(11S):37-39
搜遍广东省省级以上的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我们发现,以健康食品为“主题”的基地几乎就只有中山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基地一家,我们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位于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特色产业基地几平集中了中山市食品工业的几平全部名牌:美味鲜、咀香园、恺撒威登……16家骨干企业中一半都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4个研发机构或技术支撑单位。事实上,在半年前,这个基地就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批准为首家国家级“中国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基地”。于是,我们走进了这个有点“独一无二”的特色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7.
一、由报道和评价指标引发的问题和隐忧 最近,有媒体报道: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去年(指1999年)技工贸总收入 6 560亿元,是 1991年的 75倍;工业总产值5 660亿元,是 1991年的 79倍;利税总额达到631亿元,出口创汇106亿美元。”我国高新区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然而,这个报道又激起了我们数年前的一个思虑:为什么要兴办高新区?它的基本职能是“孵育企业”还是“产业开发”、“大办企业”呢?因为我们多年来见到的高新区业绩的所有报表、报道中都是这么“四…  相似文献   

18.
自1988年5月国家第一个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以来,全国共建立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我省就有6个国家高新区,约占全国一成,居全国首位。1998年,广东省6个国家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35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24亿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及下一步发展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以来,我省电于信息产业以年均36%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1997年,全省电于信息行业共有各类企业9059家(其中电子工业企业 slls家),职149.5万人,生产总值844.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93.且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28.工亿元,利税 5 6.7亿元(利润 3 9亿元\其中省电于归口工业企业2 7 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65.8亿元,销售收入200.5亿元,出日交t货值67.8亿元,利税17.28亿元,利润110.94亿元。目前,我省电于信息产业工业 卜总产值规模列全国同行第5位,列省内主要 一1工业部门第2位,其中出日创汇和利润总额列各工业部门之首  相似文献   

20.
自火炬计划实施以来,合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承担几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起步,到现在已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辐射基地,火炬计划项目、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齐头并进的可喜局面。 1997年,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1.8亿元,技工贸总收入66.4亿元,出口创汇8942万美元,实现利润4.2亿元,缴税1.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4%左右。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已占据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