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道伟  杨恺 《广东科技》2009,(17):22-25
<广东科技>:首先祝贺广州高新区管委会主持的项目"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发展的实践"荣获200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作为本年度唯一的特等奖项目,您认为该项目的亮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特别报道     
<正>在201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广东科技》杂志的主办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也榜上有名,其参与完成的"东莞横沥镇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和主持完成的"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研究与应用"两个项目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三等奖。项目成果不仅为广东专业镇转型升级、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撑,也为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16,(11):50-54
正在年初召开的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上,广州高新区管委会、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创新实践"项目摘得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裂变秘诀是什么?广州开发区尊重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律,从"移植大树"转向"育苗造林",不少从孵化器毕业的科技企业,通过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协同孵化三大企业  相似文献   

4.
新闻短播     
《广东科技》2008,(5):10-10
2007年12月19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工作会议在广东迎宾馆召开,省科技奖评审委员会28位委员出席了会议。1项特等奖、30项一等奖候选项目在会上进行了答辩。经评委讨论,投票选出了200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奖项目29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7项,二等奖84项,三等奖178项。  相似文献   

5.
<正>年初,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创新发展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会议表彰了获得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一年一度的省级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让奋斗在各个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目光聚焦于此。会后,本刊对部分获奖项目进行跟踪采访,希望能与广大读者一起走近这些获奖项目,了解其背后的感人故事和心路历程。2016年度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项目239项(人),其中突出贡献奖2人、特等奖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不论是评审机制还是项目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发明,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多年的传承与创新。5月中旬,在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首现了特等奖"三星同耀"的景象,这也是继今年1月上海首次摘得国家科技奖特等奖、实现18年来"零的突破"之后,上海的科技创新迎来又一次高光时刻,同时也折射出近年来上海  相似文献   

7.
刘震 《广东科技》2008,(19):36-40
“石龙镇现代化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工程”项目荣获200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唯一一个特等奖,石龙的发展模式、创新思路、探索方法,再次受到了高度的关注。石龙镇坚持走“科技兴镇”道路,始终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小城镇现代化,实现了“三次跨越”:第一次跨越以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单位为标志;  相似文献   

8.
2013年2月25日,广东省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280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80项、三等奖169项。华南理工大学有25项成果获奖,包括特等奖1项(第四完成单位)、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9项。材料学院朱敏教授团队完成的成果"金属功能材料的多相多尺度结构与性能调控的基础研究"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成果以储氢合金、锂离子电池负极合金、Al基轴瓦合金、多孔形状记  相似文献   

9.
7月30日,省委、省政府在广州隆重召开200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奖励获得2006年度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和科技工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宁生,常务副省长钟阳胜,副省长宋海,省政协副主席许德立等省领导出席会议,并分别为获奖代表颁奖.张德江、黄华华首先为2006年度省科学技术奖两个特等奖获奖代表颁奖.钟阳胜主持会议,宋海宣读了省政府《关于颁发200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通报》.  相似文献   

10.
媒体纵览     
正中新网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中科院院士张存浩、"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共获最高科学技术奖,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袁隆平牵头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荣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此外,法比奥·洛卡等8名外国专家获颁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本年度共授予10位科技专家和313个项目国家科学技术奖。(来源:中新网2014年1月10日)  相似文献   

11.
从《200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报告》中,我们获悉此次奖励共授奖288项,其中“广东高速公路建设科技创新及应用”、“深圳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两项获特等奖。作为我省科技成就的典型代表,本刊对其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跟进报道。  相似文献   

12.
叶青  刘静 《广东科技》2014,(13):17-20
正"深圳市南山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及运行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得201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深圳南山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63家,海内外上市公司105家。华为、中兴、腾讯、迈瑞、光启理工研究院等明星企业均诞生于此。南山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引进创新机构和高层次人才数量、上市科技型企业密度、科技企业孵化器规模等均全国领先。建区以来,区委区政府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南山一步步形成了如今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由横沥镇牵头的项目“东莞横沥镇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夺得201 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唯一的特等奖. 由小到大,从粗放型到规模型、高技术型,东莞市横沥镇已发展成为汽车零部件冲压模的产业集聚区,成为“中国模具制造名镇”和“广东省模具制造专业镇”.近几年,横沥镇的模具行业产值保持年增长20%以上,201 5年横沥镇模具行业产值更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突破百亿大关.2016年,横沥镇首次进入全国百强镇,位列第81位.  相似文献   

14.
叶青 《广东科技》2014,(13):21-24
正为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南方电网公司规划建设了交直流并联大电网,已在南方区域建成了"八交七直"、输电能力超过3000万千瓦、世界最大规模的交直流并联电网,成功实现了我国能源资源跨区域大规模优化配置。电网已安全稳定运行十余年,开辟了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道路,确立了我国在世界大电网技术的领先地位。由南方电网公司牵头完成的"交直流并联大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项目夺得201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  相似文献   

15.
《汕头科技》2004,(4):3-3
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省人民政府批准,汕头市获200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6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相似文献   

16.
叶青 《广东科技》2014,(11):8-9
一年一度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各省“科技家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展示。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共授予通用项目科学技术奖246项,所颁发的奖项总量有所下降,与2011年相比,自然奖、发明奖和进步奖三大奖总数减少61项目。在此情况下,我省仍斩获28个项目,其中摘斛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包括特等奖1项、  相似文献   

17.
《天津科技》2009,36(1):14-14
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昨天揭晓,本市14项科技成果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技术发明奖3项,是历年来获奖最多的一年。11项科技进步奖项目中,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获奖项目涉及化学制药工程、膜技术、石油化工、农业种植业、土木建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8.
[精彩回顾] 2020年3月25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颁发了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179个项目(人)获奖,比2018年度增加3项(人),总体获奖率为28.1%.其中,自然科学奖24项,技术发明奖14项,科技进步奖135项.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迎军、张偲荣获突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9.
正科技奖下闪耀的"科技星"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上海52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奖其中,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设计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奖项是17年来上海首次获得。  相似文献   

20.
《广东科技》2008,(5):4-4
2008年1月8日,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颁布了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名单。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3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5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35项;授予4名外籍科学家和1个外国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广东在本次大会上收获颇丰,获奖数量为历年最多,共有28个项目获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4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