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生态公益林区、商品林区林种经营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现有的森林建设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基础,说明了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对林区建设发展的影响,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走现代林业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林区生态建设的相关措施以及林区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森林经营的重要作用,把森林经营中的生产性经营与生态性经营相结合,实现我国森林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林区生态建设和森林经营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岷江林区是具有部分原始森林以天然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对该林区的经营方略的探讨,可以对今后的森林经营起重要的指导作用,目的在于科学经营,提高森林覆被率,提高森林质量,优化林分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使岷江林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4.
岷江林区经营方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林区是具有部分原始森林以天然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对该林区的经营方略的探讨,可以对今后的经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的在于科学经营,提高森林覆被率,提高森林质量,优化林分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三大林区森林破碎化及干扰模式变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现存的森林经营方法及国家执行的多个林业生态工程的有效性,利用两期直接可比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Globcover 2005和2009),采用破碎化分析模型与景观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三大林区的森林破碎化、干扰模式及森林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空间交互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东北林区破碎化程度明显降低,而南方和西南林区森林破碎化加剧.三大林区的人为干扰程度下降,南方和西南林区的自然干扰明显增强.南方和西南林区森林与农业土地利用具备较高的空间关联度,但与城市类型关联不大.这些可观察到的森林破碎化及干扰模式变化紧密依赖于我国的林地所有权、地形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转移方向.  相似文献   

6.
2006年,安徽省进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了林区的经营主体和收益主体。确权到户后,森林经营的经济效应有待评价。建立森林经营经济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进而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2006年~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安徽省森林经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2007年~2012年安徽省森林经营的经济效应处于优等水平,这说明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正确性,应继续坚持完善。  相似文献   

7.
基于熵AHP的子午岭林区可持续经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综合性、协调性等多项原则,对照甘肃子午岭林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确立了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区1997年和200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熵AHP方法和指数加权法评价模型,对甘肃子午岭林区的森林经营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子午岭林区森林经营整体处于从传统发展阶段向初级可持续发展阶段过渡的时期,这与子午岭的森林经营条件和现状吻合;熵AHP方法是一种集专家决策与数据信息决策为一体的科学有效的指标赋权方法,指数加权法评价模型是一种适合多目标协调发展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8.
王会儒  张涛  霍怀成  连娥 《甘肃科技》2014,(7):144-146,119
云杉林作为白龙江林区主要用材树种在林木资源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长期沿用传统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得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林生产力下降,生态功能退化。通过分析白龙江人工云杉林经营中存在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地力衰退、病虫害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利用森林近自然经营理论与技术措施,提出适合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林近自然改造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贵州百里杜鹃林区是当今世界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天然杜鹃林带之一,具有重要科研及保护价值.由于林区植物相对单一,树龄较大,人为活动干扰随旅游开发不断加大,森林生态系统已受到较多影响.为掌握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林区珍贵自然资源,基于经典健康模型,结合林区1992年—2015年区域遥感数据、野外调查和问卷调查等资料,利用层次分析法,首次构建了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遥感诊断指标体系,并完成了对其健康状态的分析诊断.结果表明,百里杜鹃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在2015年处于亚健康状况,森林群落受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抵御外界压力能力不强.研究对于推动百里杜鹃原生杜鹃林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为其他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0.
洪彦军 《甘肃科技》2009,25(5):133-135
选择人工油松、华山松林分为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试验对象,开展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试验的研究;探索适合小陇山林区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并对人工林的培育和管理及试验成效进行分析,认为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前提下,开展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可以在人工林的培育和管理中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以茅山林区为试验区的计算机陆地卫星多光谱数据森林分类研究的成果。针对我国南方林区小而杂的特点,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评价了各种特征信息的提取和组织方法,总结出有监分类流程方案中的一些基本原则,提出了适合我国南方林区情况的光谱分解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日趋剧烈。与此同时,森林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林业不但是一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同时也是生态公益功能生产部门。但是,在分类经营不能得到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对林业生态公益功能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宣传上,还未能做到针对森林的公益功能采取有效的经营措施,也未能理顺受益与经营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因此也直接影响到生态公益林经营和商品林经营两者之间的正常经营关系,使两者的主体功能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国有林场在我国林区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经营体制不顺,产  相似文献   

13.
森林认证是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种创新性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已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认可并实施,中国亦接受并积极推进森林认证工作进程.结合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认证现状,对南方集体林区开展森林认证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及障碍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方集体林区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家林业局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的有关要求,“十一·五”期间,余庆县天保工程建设将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构建和谐林区为目标,巩固成果,合理定产,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完善政策,促进发展。天保工程建设将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南郑县森林,地理、气候特点,利用树种、林种和气象等因子做聚类分析,划分出了梁山山系、浅山丘陵马尾松林带、元坝林区和碑坝林区四个森林火险片。结合影响森林火险的气象因子,利用适合南郑县具体情况综合指标法定量预报森林火险等级。区划考虑了森林、地理特性,预报考虑了气象条件的影响。该方法综合全面,符合南郑县的具体情况,投入使用以来。预报结果能较好反映各林区实际火险状况。  相似文献   

16.
森林经营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海  张怀清  林辉 《科技资讯》2010,(17):240-242
使用C#和Mogre为开发环境,设计并实现了融合森林对象模型、生长模型、森林环境模型、GIS数据等为一体的交互式森林资源管理和经营的可视化平台。系统实现了二维,三维图层交互管理、可视化林分构建、可视化森林环境漫游、可视化林分生长预测、可视化森林经营等功能。最后以森林经营理论为指导,以湖南省黄丰桥国有林场为实验区域,以更新造林为例,模拟了以杉木人工林为主要树种的林区的经营方案的制定和经营措施可视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小班内更新的林木进行了生长预测模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森林分类经营与森林培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中国的重点林区之一,如何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危害是云南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关键因子之一。文中综述了云南主要森林病虫的防治研究成果,重点回顾了松毛虫、松小蠹等云南重大森林害虫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应用情况。指出了在国家大力开展西部的过程中,须重视对重大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吴宏英 《临沧科技》2000,(77):40-4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全面发挥森林的屏障功能。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确保林业生产的稳步发展,促进森林在环保中主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完善机制,从严管理,分类经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小陇山林区为例,研究了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一些技术指标,应用ArcGIS软件的数据赋值计算、数据属性域关联、数据分割提取、专题图特殊标注等方法,建立了森林经营方案图形数据库、生成了各类统计表及成果专题图。提高了方案编制的技术含量,解决了以往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无法落实到小班等不便实施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