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试论在科学发展观中如何把握"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通过对经典著作中的研读和澄清对"人"的理论误区,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同时,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面实践中认识"以人为本",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看待"以人为本".明确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是<共产党宣言>的根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脉,这一理论主脉一百五十多年来始终生生不息,成为各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课题.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新世纪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把党的建设问题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层面上,实现了党的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内在关联,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学说.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21世纪宣言,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发展的科学内核,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架构的卓越创建.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手段和目的,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所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群众观"与传统儒家文化中"贵民""爱民""富民"的"民本"思想的阐述,说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民本"思想优秀内核相结合的产物."以人为本"的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同时又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成、发展的母体文化土壤。民族复兴、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重要命题的提出,体现党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对传统文化精粹的传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蕴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主要包括:弘扬人的主体性;面向人的现实性;突出人的实践性;诉求人的目的性。从哲学价值论的角度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本意蕴,对于我们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大基本问题的回答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方法论特质。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的现实诉求、"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中国道路"的话语逻辑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这四大方法论特质表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基本症候,为进一步深化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迪。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精神"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从文化视角,揭示了精神的多重含义,包括精神标识、精神追求、精神命脉三个方面.习近平深刻阐述了精神的纽带和动力作用.习近平高度重视精神问题的两个缘由,一是为了解决党员干部精神缺钙的需要,二是为了构建国民精神家园的需要.习近平"精神"思想具有战略性、系统性、求实性、创新性等几大特征,表明习近平"精神"思想极具特色、极为出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