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敏 《科技咨询导报》2008,(35):198-198
文章分析了情绪管理的内涵,从大学生的情绪特点及常见的情绪问题出发阐述了大学生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具体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情绪困扰已经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困扰之一,教育大学生加强情绪管理很有必要。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大学生加强情绪管理的步骤、方法和优化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外部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3.
简谈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玲 《潍坊学院学报》2011,11(1):127-128
大学生能否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仅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到他们能否优质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能否拥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针对大学生情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加强情绪自我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阐明了情绪与情绪管理的内涵。从高校学生干部的情绪特点及常见的情绪问题出发,进一步阐述了高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其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最敏感的群体,时代的变化和冲击对他们的影响也最为明显。从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来看,在情绪调节、心理发育等方面存在着种种隐患。在这种情形下,对大学生进行情绪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情绪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途径,也是大学生克服情绪障碍,保持心理健康的手段。高校的情绪教育可以通过开设情绪教育讲座或课程,设立心理和情绪咨询、辅导机构,开展情绪训练计划等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元情绪操作——心理咨询的技巧之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情绪操作是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技巧之一,具体操作方法有五种:引导大学生战胜自卑,积极面对现实;调整心态,消除不良情绪;引导大学生善于调节情绪;运用自我暗示,有效控制自我;教育大学生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7.
大学时期是个体认知结构发展、成型的关键时期。在此关键期内,除了倍受社会、学校及家庭关注的学生学业智力的发展,情绪智力也日渐得到教育领域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重视。通过对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探讨可得出结论:应从加强家校联系、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心理咨询和舆论引导等方面着手,突出正向激励,以达到提升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情绪劳动日益成为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并列的“三大劳动”,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而作为服务部门的图书馆,更应当关注馆员的情绪劳动。因为情绪劳动是影响图书馆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加强情绪劳动管理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该文从图书馆情绪劳动管理概念入手,分析了情绪劳动管理之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积极意义,进而从学校、图书馆及馆员个人三个层面提出高校图书馆情绪劳动管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开展大学生新员工情绪管理能力的研究,能够充分了解大学生新员工的职业心理状态和需求,帮助分析大学生新员工离职因素,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企业的稳定,有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有利于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题。该文从大学生新员工自身情绪管理能力的3个维度出发,研究他们情绪管理的现状,进行数据分析,并从高校、企业、大学生三个角度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约束能力会随着其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增强。大学生已经成人且处于知识学习的高端,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但他们毕竟年轻,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其情绪波动较大,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使情绪的冲动性和爆发性左右了自己的言行,那么往往会做出错误的举动。因此,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客观评价自己,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将自己的需求与现实相结合,注意需求的合理性;学会处理各种压力,掌握科学的情绪调节方法;在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调控情绪并化解消极情绪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运用情绪表达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心境量表,以37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比研究了不同民族大学生在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心境三方面的特征.结果表明,男生比女生有更高的积极心境,汉族大学生比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了更多的情绪调节策略,少数民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有更高的消极心境,藏族大学生与其他各民族大学生相比有更高的消极情绪表达,更高的消极心境.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心理上极易产生不平衡,为人处世、生活学习常常受情绪的左右,有时会为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而痛苦得不能自拔。探究影响大学生情绪的主要因素,根据其情绪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调节,学会驾驭情绪是保证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前提,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手段和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及思想急剧变化、发展时期,对社会刺激敏感,如果缺乏恰当的适应和管理能力,极易导致情绪困扰甚至情绪问题的产生。ABC理论是情绪障碍原因的理论,也是调节情绪的较为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情绪状态、情绪认知特点等方面的考察与研究,结合ABC理论提出一定的认知干预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和谐校园与大学文化为导向的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情绪管理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高校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多样,在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辅人员与大学生之间、工勤人员与大学生之间,都需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当中都可以渗透情绪管理的基本理念,也反映了大学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原则。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正处于急剧社会变革时期,嬗变的环境条件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这些巨大的冲击面前,由于大学生缺乏恰当的适应能力,极易导致焦虑、抑郁、自卑.逆反等情绪问题的产生。有效的情绪调适方法,必将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情绪智力与幸福感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情绪智力量表和综合幸福问卷对南昌大学20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情绪智力的均值为3.68,自我情绪管理(3.84)在四个维度中得分最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幸福指数均值为6.07,自我价值(5.34)在九个维度上得分最高。情绪智力与幸福感相关显著。回归分析发现,自我价值、正性情感、健康关注共解释了总体情绪智力的29.2%。结论:情绪智力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元情绪操作是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技巧之一,具体操作方法有五种引导大学生战胜自卑,积极面对现实;调整心态,消除不良情绪;引导大学生善于调节情绪;运用自我暗示,有效控制自我;教育大学生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18.
以情绪调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切入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情绪调节角度进行考察:近年来,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表明,情绪调节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从历史角度来看,情绪调节的研究也一直和心理健康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其所具有的情绪调节方式是相关的,最后从正确的情绪调节策略出发,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514名大学生为对象,采用《情绪调节问卷》量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快乐情绪的调节量最多,恐惧情绪的调节量最少,正性情绪的调节量大于负性情绪的调节量;感受负性情绪时存在比较多的忽视和抑制调节,感受正性情绪时存在比较多的重视和宣泄调节;男生和女生正性情绪在抑制和宣泄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忽视和重视上没有显著差异;在负性情绪的原因调节上,文科学生显著高于理科学生。在负性情绪的反应调节上,文科学生显著高于理科学生。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于消极学业情绪与注意不集中方面研究十分有限,本文考察大学生消极学业情绪对心智游移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以39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消极学业情绪问卷、SART任务和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分别测量消极学业情绪、心智游移和情绪调节策略。结果表明:大学生消极学业情绪和情绪调节策略显著影响心智游移;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均可以调节消极学业情绪对心智游移的影响。选取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缓冲消极学业情绪对心智游移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