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郭季芳 《科学通报》1959,4(6):201-201
赤霉酸和吲吲哚乙酸对高等植物的作用,已有很多的报道,而在單細胞海藻方面,据作者所知,尚未有过任何论述。本实驗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探求这兩种刺激素对單胞海藻的影响。实驗用的材料是盐沼屠氏藻(Dunaliella salina这是海中一种單細胞綠藻。实驗方法是在培养这种單胞綠藻的海水中加入赤霉酸或吲(口朶)乙酸处理,处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10种不同濃度(0.1—1.0微克/毫升)的赤霉酸处理,并有对照。第二部分是用10种不同濃度(1—10微克/毫斤)的吲(口朶)乙酸处理,也有对照。各处理經5天及10天后即檢查結果,从这兩組的结果中找出最适宜的濃度,然后进行第三部分实驗。这部分实驗分为二組,1.对比。2.用找得的赤霉  相似文献   

2.
王致 《科学之友》2004,(2):61-63
在辽阔而富饶的海洋里,除了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之外,还有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体,是人类的一大自然财富,目前可用作食品的海洋藻类有100多种。科学家们根据海藻的生活习性,把海藻分为浮游藻和底栖藻两大类型。  相似文献   

3.
紀明侯 《科学通报》1959,4(15):497-497
某些海藻对于某些元素的选择性吸收能力特別强,例如有的褐藻中希有元素钛的含量比海水高出一万倍。这說明海藻确有自海水中“浓縮”某些元素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海藻工业,特別是海藻綜合利用正在大力展开,在这时候,对我国沿海所产各种海藻中微量元素普遍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因为这些資料有助于进一步考虑海藻中某些希有元素是否有作为单离或者綜合利用的产物的价值。我們对海带、绳藻(Chorda filum)、萱藻(Scytosiphon  相似文献   

4.
《科学通报》1958,3(21):665-66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养單細胞綠藻(柵藻和小球藻)的研究工作,經过將近三个月的努力,已經做出了超过日、美,創造世界水平的显著成績。这是党領导科学事業的又一次胜利。 單細胞綠藻繁殖快,产量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罗士韦 《科学通报》1963,8(1):21-21
本文所指植物組織培养的范围,具有比較广泛的含义,就是应用无菌培养的方法培养植物的一个离体部分、組織或細胞。經过将近30年的研究,可以說,几乎所有植物的器官、組織或細胞,都能在离体状态下培养而不断生长。自然,还有一些少数例外,这主要是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离体根尖。我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对它們的生活条件还没有获得充分了解的緣故。其次,我們說  相似文献   

6.
赵寿元 《科学通报》1964,9(9):817-817
近十年来,組織培养技术的进展为染色体的研究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使有可能对人类以及其他灵长类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作出正确的估計。我們在利用猕猴为材料进行与人类的輻射遺传敏感性的比較研究过程中,对猕猴的正常核型作了必要的仔細分析。我們用外周血离体培养方法和活体抽取骨髓的方法,总共分析了6只猕猴(Macaca mulatta)的1,197个細胞。外周血白細胞的培养法主要是参照Bender等和項維等的方法略加修改,即用猴子  相似文献   

7.
正在寻找化石燃料替代能源的过程中,一些科学家将目光聚焦在小小的微藻身上。在海边散步的人们经常会发现岸边一团团的海藻。在海藻生长高峰期,青岛、威海、大连等沿海城市,一个大型海滨浴场每天要清理掉几十吨海藻其实,别以为这些清理出来的海藻只会煞风景,海藻也有它的利用价值可以变废为宝。一些科学家正在利用某些藻类生产生物质燃料。在他们看来,藻  相似文献   

8.
李长春 《科学通报》1981,26(5):311-311
文献提到我国四大家鱼之一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Cuv.et Val.)]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只在鱼苗和鱼种阶段摄食浮游动物、摇蚊幼虫、桡足类和无节幼体、藻类等,没有见过草鱼有食鱼苗的正常现象。最近报道在网箱养鱼苗见到草鱼有食鱼苗的现象,认为是饥饿状态下的“被迫饵料”。但我国老渔工则认为草鱼在鱼种阶段是正常摄食幼小鱼苗的。  相似文献   

9.
胡鸿钧 《科学通报》1980,25(14):651-651
在藻类的光合色素系统中,叶绿素a是各门类所共有的.但就其采收光能的天线色素而言,因门类而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天线色素的不同就成为研究藻类系统分类和演化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藻胆素是某些藻类光合系统中的主要天线色素.研究表明,藻胆素仅存在于蓝藻类(cyanophyceae)、红藻类(Rhodophyceae)和隐藻类(cryptophyceae)中.甲藻(Pyrrophyceae)的某些类型因其细胞核缺乏真核生物所具有的碱性蛋白而被称为间核生物(Mcsokaryota).从细胞核的性质来说,这些类型无疑是比较原始的.因此,光合自养的甲藻类是否具有藻胆素及  相似文献   

10.
藻类作为食物已长达几世纪。早在西班牙人到达前,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Aztees)就吃蓝绿藻螺旋藻(Spirulina)。西非查德湖(Lake chad)东北部的克恩莱布人(Kanembu)也吃类似的藻类。日本人擅长种植大型藻类,17世纪他们就种植红色海藻(Porphyra)。亚洲人把藻类用作民间药物、改良土壤和用作食物的历史已长达几个世纪。今天沿本日和朝鲜海岸的Porphyra每年创汇15亿美元,仅日本就有70,000公顷。藻类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从单个细胞到50多米长的巨藻,而且可生活在几乎所有的环境中。大多数藻类需要阳光,但有些可以像细菌一样以有机物为生。大型藻类的大小从小型丝状体到大型复杂的形式都  相似文献   

11.
普毓明 《科学通报》1986,31(4):272-272
藻胆蛋白是海藻的集光色素蛋白,它把捕获的光能高效地传递给叶绿素,从而使海藻的光合作用得以发生。藻胆蛋白分为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和变藻蓝蛋白三种。光激发能以如下的顺序传递: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变藻蓝蛋白→叶绿素a→光合作用中心。此种捕集光能的方式与高等植物不同。由于变藻蓝蛋白直接把光激发能传递给叶绿素,因此,变藻蓝蛋白性质的研究对于探讨植物进化以及藻类光能传递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变藻蓝蛋白和藻蓝蛋白的性质较相似,且其含量在藻胆蛋白中最少,用一般的生化方法难于得到制备量的纯变藻蓝蛋白。Siegelman用羟基磷灰石吸附色谱和Brown  相似文献   

12.
何秉生 《科学通报》1963,8(8):60-60
两栖綱动物皮肤的变色反应是由于黑色素細胞(以下簡称黑胞)的扩张或收縮所致。对于黑胞活动的調节问题曾有不少的研究。 許多人认为在黑胞活动过程中垂体的內分泌功能起着主导的調节作用;与此相反,也有人认为中枢神經系统对黑胞的活动起着主导的調节作用,而垂体只不过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已。  相似文献   

13.
杨福愉 《科学通报》1964,9(9):814-814
近年来,生物膜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引起了人們很大的注意。电离輻射对細胞的損伤,进而引起其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細胞表面和細胞內膜結构受到破坏。线粒体是一种重要的有膜細胞器。在前文中我們曾以綫粒体膨胀类型的变化作为指标,对小鼠經700仑X射线照射后肝綫粒体膜結构的損伤进行过測定。本文观察X射綫离体照射后的大鼠肝线粒体膨胀和收縮特性的变化。实驗动物、线粒体的制备以及照射条件等都与另一文相同。綫粒体的膨胀和收縮实驗主要系按照Lehninger等方法进行。测定时加入相当于  相似文献   

14.
郝水 《科学通报》1963,8(3):23-23
对于細胞的各种結构成分,至今研究最多的是染色体。这是由于染色体和組成染色体的核蛋白对于生物遺传和細胞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染色体的形态結构在有絲分裂周期中有很大变化,細胞的内外部条件对染色体的形态結构也有所影响。近十多年来关于染色体的結构的研究有了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1959,4(5):173-173
蚊子是某些腦炎病毒傳播予人类的病媒。为了研究腦炎病毒与蚊子之間的关系(蚊体內病毒的移轉、病毒在蚊子細胞內的繁殖等),以及用来分离腦炎病毒,蚊子的組织培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Trager曾以馬型腦炎病毒感染生活的蚊子組织,观察到病毒的繁殖,但組織的細胞仅維持在生活的狀态下并未增殖。我們最近进行蚊子的組织培养和單层細胞培养,现將初步結果报告于下。 組織培养: 將活的蚊子(种名未鑑定)以小鑷子除去翅、脚和头部,用解剖小剪刀細心地將蚊体縱切成兩半,去其內臟,蚊子組織浸于1/1,000。HgCl_2深液中消毒10—15  相似文献   

16.
紀明侯 《科学通报》1959,4(4):120-120
在我国漫長的沿海浅水区域中生长着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的海藻,它们有些不仅是很珍貴的食品,而且有許多还是很宝貴的工类原料。为了开发祖国的海洋资源,使它向人民献出更多更好的工業品出来,当前在研究对海洋本身以及水产动物的工業利用的同时,加强对海藻的工業利用特别是綜合利用的研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很重要的。我們知道,海藻中主要为綠藻,紅藻和褐藻三大門,特别是后兩門是现代海藻工業的物質基础。 綠藻中如石蒪、滸苔、礁膜等现在除部分用作食品、飼料外,还沒有什么工業价值,虽然曾有过对其所含膠质性質的研究,但至今尚未正式在工業上利  相似文献   

17.
郝水 《科学通报》1963,8(3):55-55
动植物各种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頻率表現有昼夜节律,即在一昼夜間发生有規律的变化。細胞有絲分裂的昼夜节律和机体内外部条件有密切关系。电离輻射可使細胞的有絲分裂受到抑制。在这种抑制和它的恢复过程中有絲分裂頻率的昼夜节律必然被扰乱。  相似文献   

18.
类型丰富的蕨类孢子与微体藻类在第四纪沉积物中频繁出现,然而对其中的大部分蕨类孢子和重要微体藻类所蕴含的古生态与古环境信息仍缺乏深入分析与研究.论文详细地总结和分析了其中的7种(属)重要的化石孢子和微体藻类的形态学特征、产地、时代、分布区域及其古生态环境指示意义,即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 (Desv.)Spring,1843)、水蕨(Ceratopteris cf.thalictroides (L.)Brongn,1821)、短棘盘星藻(Pediastrum boryanum (Turp.)Meneghini,1840)、单角盘星藻(P.simplex Meyen,1829)、整齐盘星藻(P.integrum Ngeli,1849)、刺甲藻属(Spiniferites Mantell,1850,emend Strjeant,1970)以及环纹藻属(Concentricystes Rssignal 1962,emand Jiabo,1978).除环纹藻属的系统位置仍存疑之外,其他化石类型中所对应的植物视其亲缘关系可归属到相应的自然科属.它们分别属于蕨类植物卷柏科(Selaginellaceae)的卷柏属(Selaginella Spring)、水蕨科(Parkeriaceae)的水蕨属(Ceratopteris Brongn)、绿藻门水网藻科(Hydrodictyaceae)的盘星藻属(Pediastrum)、沟鞭藻类刺甲藻科(Spiniferitaceae)以及疑源类系统位置未定亚类的环纹藻属.这些蕨类孢子和微体藻类的植物体往往适应特定的生境,除中华卷柏适应温干气候条件或温暖偏湿的山坡或林下阴处石灰质土壤环境条件外,其他均为与水体环境紧密相联的水生植物.水蕨、盘星藻和环纹藻属于淡水种,适宜在各种大小型自然湖沼湿地和水田、水沟等人工湿地生长和繁殖;刺甲藻则生活在近海海域中,属于咸水种.它们在我国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物中含量丰富,而且在有些层位中个体浓度非常高,因此,这些适应特定生境的蕨类植物和微体藻类成为阐述第四纪古生态与古环境的强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9.
激素与肿瘤     
《科学通报》1959,4(17):547-547
激素是动物演化过程的产物,是一类对机体功能起調节和整化作用的化学物貭。激素作用的特点是:1.极微量的激素即可产生相当显著和持久的生物学效应,例如2×10~(-9)M的雌二醇就能引起一定的生理效应。2.激素作用的特异性。很多激素显著地作用于某些一定的器官,如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性激素作用于副性器官等等。从这里就产生了有特异性的器官生长功能促进激素、作用器官和激素依赖性等概念。3.各种激素的作用有明显的相互影响,有的彼此相互支持,有的相互頡抗,从而产生了激素平衡的概念。激素的具体生理效应还比較明瞭,而对細胞的作用机制則完全不清楚。虽然如此,內分泌学的进展已經証明許多激素的作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雌素不仅作用  相似文献   

20.
藻类天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藻类在植物进化序列中处于低等的光合细菌和高等植物之间.藻类和高等植物光合器相似,它们都有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两个光合反应中心,因而它们具有相似的光合作用功能,因此藻类光合作用的研究具有一般的意义;另一方面,高等植物的捕光天线是类囊体膜内的叶绿素,而藻类的捕光天线色素主要集中于紧连在类囊体膜外的藻胆体内.藻胆体是由多种藻胆蛋白组成的超分子复合物,含有数百个开链四吡咯色团,分子量高达几百万道尔顿.藻胆体的核心部分是变藻蓝蛋白,由核心向外放射状排列六根由藻红和藻蓝蛋白构成的天线杆,藻胆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各种藻胆蛋白的巧妙搭配使得藻胆体内具有非常高能量传递效率(90%以上).因而,研究藻类天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弄清其中高效能量传递的分子机理,对人工利用太阳能和光能转换器件的开发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多年来,藻类天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