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电磁场中原子与带有电荷的core之间的相互作用,原子核与core之间、电子与原子核及电子与core之间的相互作用全部包含在系统的Hamiltonian中,由Schrodinger方程式出发,利用ETF修正了系统的边界条件,得出了该系统的径向偶合、转动偶合和电磁场偶合等动力学结果。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在实际原子核体系中存在的区分子中子-质子的SO(6)动力学对称性,并利用这种动力学对称性对边渡区的偶-偶核Xe,Ba和Ce等同位素的低激发谱进行了研究。所得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元素周期律为基础对地球地壳元素丰度进行研究,探讨了地壳元素丰度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序数(大小、奇偶)、原子结构、原子核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Woods-Saxon核平场势场和Strutinsky壳修正方法计算发现,在^218 86 Rn132附近原子核的总能曲面上存在着具有三重转动对称轴的奇异八极形变同质异能极小。对应这形状的对称性质以及内禀波函数的结构也得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从头计算组态相互作用方法研究了GaN分子的基态和较低的电子激发态的势能曲线,通过数值求解分子的原子核运动薛定谔方程,获得了束缚电子态的光谱参数.对GaN分子光谱参数研究的结果可为以后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利用量子散射理论———玻恩近似研究α粒子的散射问题,及散射原子核外电子的屏蔽效应和原子核的有限质量对散射截面的影响,对卢瑟福公式不能说明α粒子小角度散射,进行了修正,得到的结果和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7.
α粒子散射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子散射实验为原子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对粒子散射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从定性分析、理论推证、实验校对的方法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以便加深对粒子散射实验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单原子产生高次谐波机制的基础上,给出了扩展谐波平台的新方案:通过采用联合两原子模型代替单原子,在合适的原子核间距,谐波谱的最大截止位置从Ip 3.2Up延展到Ip 8.5Up,且该谐波谱呈现了复杂的多平台结构,进而,分析了这个复杂结构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廿世紀卅年代,中子被发现后,出现了一种关于原子核結构的新观点。苏联物理学家伊凡宁科最先提出:原子核是由貭子和中子所組成。这二种粒子(质子和中子)就被称为核子。这个假设,經过科学实踐,现在已是公认的了。但,进一步来看,核子(貭子和中子)內部的結构又是怎样的呢?核子本身是否就是组成物貭的所謂“基本粒子”呢?关于这个問題,在近廿年来,物理学家虽有所闡述,提出各种不同的假設,但是,提出比较系統的有关核子内部結构的理論,还是最近三四年的事。我院金先杰教务长特在物理系原子物理教研组,就近代关于核子內部結构問题,提出第一次綜合报告,概要地介紹了近三年来,世界上有关这方面的几种主要理論和实驗結果。  相似文献   

10.
壳层结构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把原子核中的每一个核子看作是在一个平均场中运动,这个平均场是所有其它核子对某一核子的作用的总和,核内每个核子能独立地在轨道上运动。显然这种模型过分简化了核内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核子之间不可能完全独立,因此必须考虑核子间的相互作用。我们把扣除平均场之外的作用叫做核子间的剩余相互作用,将剩余相互作用当作微扰,利用微扰法可以求出满壳层以外的某一状态(它实际上是几个角动量相同的组态的混合)的能量从而得到基志核的结合能及核的能谱,由于核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不十分清楚,因此剩余相互作用仍为唯象势。本文选取剩余相互作用为“面δ势”形式,计算了~(19)O原子核的基态结合能及能谱,前者与实验值基本相符后者有差别,文中分析了存在差别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用镍3d-价带的XPS讯号对谱仪的结合能零点位置进行了定标,并用全和铜的XPS峰校正了从84~932eV间结合能的标度,从而准确地测定了几种金属的能级结合能的值,观察到样品表面自然沾污碳的ls峰可以因化学状态不同而有leV的结合能移动.由测量有限几种金属的XPS强度可以定出谱仪的表观传输特性,从而求得该仪器对各种元素的相对灵敏度因子.对几种化合物的测定结果表明其准确度在10%~20%的范围内,比用理论计算的灵敏度因子所得结果为准,上述结合能定标和原子灵敏度因子测定是对ESCALAB5型能谱仪做的,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型号的XPS谱仪.  相似文献   

12.
应用核物理中的概念,提出了“太阳原子模型”,论述了太阳的特性及太阳系的形成。认为,太阳能不是热核反应产生的,恒星的演化方向是从红巨星到主星序,而不是从主星序到红巨星。虽然模型只有一些定性的结果,还不成熟,但能给人以启迪,作为一家之言,以期引起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对能源资源优势和能源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甘肃省能源资源发展研究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包括对甘肃省能源优势的重新认识;实际条件决定了水能发电优于燃煤发电;重视新能源和潜在能源的开发利用;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核能发电;重视节约用能和有效保护环境等。  相似文献   

14.
根据Kraut等用XPS精确测定的GaAs中Ga3d芯能级到价带顶的能量差,在UPS实验中,由测定的Ga3d结合能数据,得出了清洁GaAs(111)的费米能级在表面处的位置,也即求得了表面的能带弯曲.再由UPS的二次电子阈值测定了功函数,从而求得GaAs的电子亲和势.对于用氩离子刻蚀并退火所获得的清洁GaAs(111)(2×2)富Ga表面,费米能级钉扎即已发生,其钉扎位置是在价带顶以上0.75eV附近,与Spicer等在GaAs(110)面上所观察到的受主型钉扎能级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原子核反应堆系统在受外部中子源干扰时的最优控制问题。本文将散射裂变截面函数作为控制变量,以“范数最小”来衡量其最优性,证明了反应堆系统在受扰动时可控的,并给出了系统最优存在性和可逼近性。  相似文献   

16.
用电子能谱仪中改变能量分析器通能的办法,将Ni3p光电子减速成不同能量后送入电子倍增器,从而测定了倍增器的增益随电子能量的变化曲线.发现在不同工作电压下,增益特性有所不同.观察了这一特性对测量俄歇微商谱峰-峰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二氧杂环己烷木质素用Pepper法从水曲柳中分离、提纯,再分别用聚磷酸铵、磷酸二氢铵和硼酸进行处理后,采用XPS、FTIR和TGA技术对木质素的热降解及其成炭行为进行研究,TGA实验在高纯氮环境中进行,其结果显示:阻燃剂的添加降低了木质素的热降解温度、促进了炭层的形成,XPS实验在高真空条件下进行,所得数据表明:阻燃剂的加入使得C1s总强度和C-C键的C1s强度增加,然而降低了C-O键的C1s强度和C1s轨道结合能,用FTIR观察残余炭层的结构,发现C-O键的吸收强度减弱,而芳环骨架的振动吸收和芳环上C-H键的振动吸收增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定义了烃类基团的键解离能参量I_D,确定了一些基团的I_D值,计算了115种烃类分子中化学键的解离能。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9.
在含有电子相互关系的薛定谔方程近似解的基础上,建立类He等电子离子双激发S态的能量与核电荷及量子数的依赖关系,并导出一能对高激发态能量进行定量分析的近似公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系统地阐明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夫条件服从力学相对性原理。若总机械能在一个惯性系守恒,它就在所有惯性系守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