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漏是建筑排水管网中的“守护神”、“排水管网卫士”,本地漏具备以下主要优点:1、静水封靠后置安全阀来保证,通过试验和实践证明,有了安全阀,在排水急流的状态下,地漏水封既不受虹吸破坏(抽吸损耗),也不受正压穿透,始终保持水面平静。2、本地漏属前置水封横排地漏,没有蟑螂、蚊、蝇滞留造窝、繁殖的空间,实属居室环保佳品。  相似文献   

2.
<正>1设计不科学导致渗漏渗漏原因。设计施工图时,没能正确考虑存水设施坡度和反坡,地漏位置距离水源较远,造成积水,地面泛水坡度不够,导致室内地面积水,水沿砼蜂窝、裂缝、或墙底空隙渗出。防治措施。施工图设计时应详细标明统一坡向,地漏的排水坡度不小于5‰,地漏位置应尽量靠近排水点。现浇钢筋砼结构楼面应要求砼的抗渗等级不小于S6,卫生间四周墙体  相似文献   

3.
在建筑给排水领域施工中,地漏的安装普遍存在,但因设计或施工单位所选用地漏的种类、材质各有差别,施工工艺不尽相同,由此而引发的质量问题和顾客投诉也是屡见不鲜。为了解决地漏高或低于地坪太多而影响使用功能与美观、卫生间渗漏、污水返溢及返味等等的问题,各施工单位均把其列入质量通病进行防治,但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本文章就地漏选择与安装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做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4.
1卫生间积水的预防施工在做地面找坡时,应根据地漏设置的位置,向地漏处找3%坡,地漏应处于地面坡度的最低处。地漏的安装应平正、牢固,安装好的地漏篦子应低于地面5mm,地面在地漏四周应成顺坡,周边无渗漏,地面的平整度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不得有倒坡。向地面淋水和放水观察,以检  相似文献   

5.
周晓琪 《广东科技》2012,21(23):149+157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屋建设工程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排水系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的基本要求是顺利通畅地排除建筑内部的污水和废水,从而避免排水管道系统在气压波动下水封遭到破坏。目前,大多数建筑室内排水系统采用下排水方式,即卫生器具坐落在卫、厨间的地面上,器具排水管穿过所在层的地面,然后与排水横支管在下一层楼面顶部汇合,最后流入排水立管。排水管道堵塞与渗漏是居民住宅小区中的常见室内问题,就其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屋建设工程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排水系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的基本要求是顺利通畅地排除建筑内部的污水和废水,从而避免排水管道系统在气压波动下水封遭到破坏.目前,大多数建筑室内排水系统采用下排水方式,即卫生器具坐落在卫、厨间的地面上,器具排水管穿过所在层的地面,然后与排水横支管在下一层楼面顶部汇合,最后流入排水立管.排水管道堵塞与渗漏是居民住宅小区中的常见室内问题,就其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7.
马鸿春 《天津科技》2009,36(3):89-90
家居室内空气的污染源主要是下水道和地漏。下水道和地漏返出的污气、臭气携带大量病菌和病毒,污染室内空气,致人患病。专对市场使用的3种地漏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1、给排水管道敷设问题设计人员应改变上一层的卫生间管道在下一层楼板顶安装的旧做法,倡导本层的管道在本层敷设的原则。1)卫生间同意作成下沉式卫生间,按过去的老做法把下水管道统一布置在地坑内;2)卫生间地板面不下沉,而使用后出水式座便器,地漏采用侧墙式,洗脸盆、浴缸等排水管道在地面以上敷设并与立管相接,厨房取消地漏或用侧墙式地漏,把洗菜池的排水管放在地面以上接入立管,这样做可以使下水管道每层水平分隔开,如有漏水则不影响下层住户,检修时也可以独户进行。另外,设计时尽量把排水管立管设于建筑物内墙阴角,有条件的最好在卫生间…  相似文献   

9.
就新规范中住宅给水管管径、引入管阀门设置、水箱进水管和溢水管设置、水箱水位控制、通气管系统设计及地漏的设置等方面谈了作者学习《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高斌  王海涛 《科技资讯》2006,(21):50-5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采暖要求的提高,具备舒适与节能的地面辐射采暖系统俗称“地盘管”已被广泛的推广使用。但随之而来,对排水地漏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由于传统的地漏是一个地漏体和上面的算子组成,室内的地表面水可以直接由地漏上口排出。若地盘管的管道出现渗漏或水通过缺陷进入绝热层,就使地盘管下面的绝热层被渗水浸泡,而影响辐射功能;还会使这部分水无处可排,只能积在楼板结构层与地盘管的绝热层之间,造成墙壁潮湿,甚至下层顶板墙壁也出现潮湿和滴水现象。针对此通病,本文论述了双层地漏的设计原理与施工方法,这种双层地漏能够很好的避免上述的尴尬局面,使下层的渗漏水能顺利排出。  相似文献   

11.
从管道敷设,水表设置、阀门设置、地漏水封以及管道噪音等方面分析了设计过程中应经常遇到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昌海 《科技信息》2013,(23):486-487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排水系统中排水噪声大、排水器具返臭气、漏水、排水不畅等诸多问题的反映也越来越强烈。根据对台州市椒江区调查的住宅排水系统实态资料,对国内小城镇住宅排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晓莉 《甘肃科技》2004,20(3):137-137,126
建筑物排水立管和地漏的设置 ,对室内卫生水平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排水立管系统的等级划分以及地漏的应用 ;避免排水堵、漏冒现象在设计和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杨芸芸 《甘肃科技》2009,25(8):132-133
同层排水是指本层卫生间内卫生器具排水支管不穿越楼板,排水横管在本层套内与排水立管连接的一种排水管道的布置方式。简要论述了同层排水技术在我市的发展状况,同层排水系统的概念、安装方式,及其与传统排水系统相比的优势和技术要点,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说明,认为同层排水技术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在大型多层地下车库的排水设计中,外设高坡和防水沟渠,内置地漏和集水井,再选用相应功率的潜水泵,外防内排,“御”水于车库之外。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估计心脏光学标测过程中不同探测深度对光标测结果的影响,利用电兴奋跨壁传导模型和荧光传输模型,模拟了心室电兴奋跨壁传播时跨膜电位的分布和不同光探测深度的荧光信号,并将深度权重的荧光信号与组织表层细胞的荧光信号做了比较,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如果大多数荧光来自组织的近表层(小于0.5mm),光探测深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当探测深度增加时(大于等于0.5mm),尤其在螺旋波条件下,两种动作电位在上升时间、幅度和时程上的差异随探测深度的增加而加大,所以需要对以往由心肌表面电标测得到的电生理指标做相应修正.  相似文献   

17.
菱苦土无机装饰板材,以氧化镁为主要胶结材料,氯化镁水溶液作为促进剂,滑石粉等作为骨架材料,麻筋、纤维、芦苇等有机纤维作抗拉、抗弯加强筋,经配料、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这类产品制作工艺简单,手工成型,成本低廉,常被用于墙壁、地面的装饰。缺点是板材厚薄不均匀,一般达5mm以上,吸潮积水严重,返霜翘曲变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具有一组定向节理的岩体理想化为层面不抗剪材料,将具有随机分布 节理的岩体理想化为不抗张材料,采用初应力法,对节理岩体内地下工程围岩应力 做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编制了通用程序,并根据某水封石洞油库的实际参数作了算 例。 本文虽然是针对水封石洞油库而进行的科研工作总结,但问题的分析方法和编 制的程序可用于一般概属于平面问题的工程。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封洞库施工期洞室围岩变形松弛特征与规律对其稳定性评价与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特征与典型洞库工程实例,整理分析了大量洞室围岩内部变形、表层变形、波速与锚杆应力等监测数据。结果表明:预埋的多点位移计测点位移主要为0.5-3mm,收敛位移监测值主要为4-8mm,拱顶沉降监测值主要为3-6mm,围岩时效变形不明显;围岩变形与爆破开挖有关,当掌子面或后续台阶开挖面接近监测断面时,变形出现陡增;围岩质量越差,开挖面空间效应越不明显;基于典型围岩特征曲线经验公式,结合预埋的多点位移计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提出了地下水封洞库洞室围岩损失位移确定方法,发现损失位移占最终收敛位移50%-60%;基于波速变化率提出围岩松弛程度评价指标,发现围岩最大松弛程度约为0.47,松弛深度为1.5m;洞室围岩锚杆受力普遍较小,锚杆拉应力与围岩变形基本同步变化。  相似文献   

20.
流溪河小流域3种林分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环刀法测定了流溪河流域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荔枝林的0~60 cm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结果表明:(1)3种林分的土壤密度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大小分别为荔枝林1.45 g/cm3、阔叶林1.22 g/cm3、竹林1.11 g/cm3。(2)3种林分0~60 cm土壤孔隙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竹林土壤的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最大,荔枝林和阔叶林的总孔隙度相差不大;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阔叶林11.51 %、竹林7.38 %、荔枝林5.91 %。(3)3种林分0~60 cm土壤的蓄水能力大小分别为阔叶林63.39 mm、竹林41.86 mm、荔枝林33.96 mm;3种林分的排水能力大小分别为阔叶林65.44 mm、竹林43.59 mm、荔枝林34.68 mm。因此,流溪河流域不同林分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竹林在密度、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指标上优于阔叶林和荔枝林,而阔叶林则在土壤蓄水、排水指标上优于竹林、荔枝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