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载人航天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它大大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至今,人类已研制出3种载人航天器,即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它们各有所长,功能互补,其中前两种主要用作天地往返运输器,后一种不返回地面,而是在空间轨道上长期运行。载人航天器现已把500多人送上太空,其中12人登月。 在这3种载人航天器中,宇宙飞船是规模最小、技术最简单、费用是低廉的一种,因而也是被最先使用的一种载人航天器。在送人上太空后,宇宙飞船被用于对地观测、航天员出舱作业和生物学研究等多种科学研究和各项航天技术试验。 宇宙飞船…  相似文献   

2.
载人飞船     
采柯 《科学》2003,55(6):50-52
载人飞船是保障航天员在外层空间生活、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一种大型航天器,又称宇宙飞船.它必须用火箭发射,在轨运行后经过制动,沿弹道式或半弹道式弹道穿过大气层,用降落伞和着陆缓冲系统实现软着陆.它运行时间有限,是仅能一次使用的返回型航天器.  相似文献   

3.
自1957年人类开始航天事业以来,世界各国共发射了4000多个形形色色的航天器。它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开拓太空作出了重要贡献。航天器可分为无人和载人两大类。无人航天器包括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空间平台等。载人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空天飞机等。人造卫星和空间探测器人造卫星是最早也是目前发射数量最多、用  相似文献   

4.
载人飞船又叫宇宙飞船,英语名为Space Ship,是一种运送航天员、货物到达太空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它能基本保证航天员在太空短期生活并进行一定的工作.它的运行时间一般是几天到半个月,可乘坐2~3名航天员.  相似文献   

5.
经过10年努力,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最后一个对接实验舱——“自然”舱,终于在1996年4月26日由质子号火箭发射升空,到390公里高与和平号组合对接,从而宣告这一120多吨的积木式空间站大功告成。 和平号空间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在太空运行的“天宫”,也是至今发射过的质量最重、载人最多、寿命最长、技术最先进的空间站,还是第二代,即最新一代空间站的“处女作”,且为“独生子”,“别无分店”。去年,俄罗斯男女航天员在和平号上双双刷新了载人航天的世界纪录,美国航天飞机也与和平号多  相似文献   

6.
飞天小火箭     
《知识就是力量》2006,(6):78-79
随着“神州六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人们的目光重新对准了神秘的太空,新一轮的航天热再次掀起。人们曾尝试使用各种航天器进入太空,到目前为止,火箭、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是其中较为成功的,其中火箭更是以造价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最常使用的航天器。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飞天小火箭,体验一下火箭是怎么工作的吧。  相似文献   

7.
空间站,是一朵绽放在太空的美丽花朵,闪耀着人类智慧和科技的光芒.空间站又被称为"太空站"、"轨道站"或"航天站",是一种在太空中长时间运行、支持宇航员长期生活和工作的载人航天器.它的目标,是在较长时间飞行的同时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并接待其他航天器的停靠和访问.  相似文献   

8.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首次实现了人类遨游太空的夙愿,揭开了世界载人航天的序幕,也使得载人飞船成为帮助人类实现“飞天”梦的摇篮。  相似文献   

9.
2011年9月27日,长征二号F—T1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一举把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太空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拉开了序幕。在今后两年里.它将先后与神舟八号、神州几号和神州十号三艘飞船分别对接,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研制和建设空间站积累经验。面对这一航天动态,人们不禁要问:空间站的建设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呢?为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国际空间站的建造简况。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22日升空的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于2月25日再次在太空释放系绳卫星。它引起世界各国航天专家的广泛注意,因为这种新型航天器别致新颖,是一种用系绳或链与航天飞机、空间站或宇宙飞船相连,可以施放和回收的人造地球卫星,很像在太空放风筝。1992年8月4日,美国航天飞机曾首次在太空释放了美国和意大利合作研制的 TSS—1系绳卫星,用于研究地球磁场、等离子电动力学、系绳发电等科学项目。实验项目是使系绳卫星在高速穿过地球磁场时产生5000伏电压,研究高压条件下空间材料与电离层离子体的相互作用。该星重517公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航天员进入太空执行航天任务必须有一个能够使他生存并有效地进行工作的环境和物质条件。也即必须人工创造一个载人航天器舱内大气环境和居住条件。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术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航天员人数和空间飞行时间等因素。短期飞行一般使用开放式生命保障系统,而长期飞行需要采用半闭式系统(见图1)。对于大规模的空间基地,人类将有限地自给自足而实现空间闭路生态系统,完全闭合氧、水和碳三个回路。  相似文献   

12.
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苏联“东方1号”在拜科努尔发射升空,在驰骋太空108分钟后返回地面,载人航天时代从此拉开序幕。42年过去了,人们不应忘记飞向太空第一船的两位开拓者: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和驾驶飞船遨游太空的航天员尤里·阿历克赛耶维奇·加加林。  相似文献   

13.
空间对接机构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对接技术和对接机构已经成为航天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是载人飞行的关键技术 ,也是今后扩展卫星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图为“神舟” 4号箭船对接前  言对接机构最早是用来进行载人飞行技术的重要部分 ,实现飞行器之间 (如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等 )在宇宙空间的连接 ,航天员可以从一个飞行器转移到另一个飞行器。例如前苏联 /俄罗斯空间站飞行中 ,航天员利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进入空间站 ;还有美国登月飞行中 ,航天员利用登月舱与“阿波罗”飞船对接进入飞船等。对接技术和对接机构是载入飞行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由于运载能力的限…  相似文献   

14.
2001 年4月12 日,是人类 进入太空 40周年。人们也许还记得,40年前的这一天,莫斯科时间9时07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苏联“东方1号”在拜科努尔发射升空。载人航天时代从此拉开序幕。在驰骋太空1小时4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完成了一次破天荒的历史性飞行。这108分钟的太空飞行,不仅揭开了人类航天史上的新篇章,而且让全世界记住了一个光耀的名字:尤里·阿历克赛耶维奇·加加林——邀游太空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日本载人航天计划揭秘今年4月迎来人类进入太空50周年,50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升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太空飞行。50年后的今天,以国际空间站为代表的航天科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12日,是人类进入太空40周年.40年前的这一天,莫斯科时间9时07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苏联"东方1号"在拜科努尔发射升空,载人航天时代从此拉开序幕.在驰骋太空1小时4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完成了一次破天荒的历史性飞行.这108分钟的太空飞行,不仅揭开了人类航天史上的新篇章,而且让全世界记住了一个光耀的名字:尤里·阿历克赛耶维奇·加加林--遨游太空第一人!  相似文献   

17.
正2021年6月17日,时隔5年,中国航天员重返太空,第一次进入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工作生活,在轨驻留3个月。从领命出征,到进入空间站,再到开启太空生活,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始终神情自若,呈现出良好的状态。事实上,"云淡风轻"的背后,他们早已经历了从体质到心理的千锤百炼。  相似文献   

18.
到今年4月12日,航天飞机已飞行了20年。航天飞机在人类航天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出入太空的“雄鹰”。至今,航天飞机已把624人次、136万千克的各种航天器具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航天器进驻太空,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建造已进入实质性"施工"。天和核心舱的发射是中国空间站的奠基礼,以此为标志,一座由中国人独立建造的、长期有人照料的重大航天基础设施将在茫茫宇宙空间逐步建成并投入运营。建设并运营空间站与建设并运营全球导航系统一样,都反映了航天科技能力和综合国力,被看作是航天强国的标配。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空天飞机既可载人,也可运货,前者可满足太空旅游、运送航天员等需求,后者可用于卫星发射、空间站货物补给、太空应急救援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院长张红文据悉,目前中国正在研制新一代天地往返飞行器,该飞行器是一种可执行航天发射任务并多次重复使用的"空天飞机",项目名为"腾云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