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系统动力学为框架研究短信的引导与管理,通过系统分析短信产业链结构,建立描述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短信产业链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用VENSIM PLE 5.4C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运行和控制,得出短信产业链上运营商应为监管重点的结论.之后,利用模型对手机实名制和SP号码统一等短信相关的政策进行仿真模拟,得出两者都能达到减少不良短信的结论.本文的贡献在于,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短信产业链,并通过模拟仿真来试验性地论证短信监管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建模方法描述了我国粮食中长期的供求状况,用因果关系图研究和分析了粮食生产、需求、库存和价格因素的因果反馈关系,并建立了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的参数估计运用了计量经济学方法.模型模拟了个人投入、国家投入、自然条件和国家政策对粮食供求状况的影响,为政府决策部门进行粮食预测和政策仿真提供了数量依据,以期能够对我国粮食供求预测、预警和政策分析等层面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国股市仿真系统建模及其非线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新兴的股票市场,中国股票市场还不成熟和完善,用传统方法很难建模.在交易者模型中引入了噪声交易者模型,并加入政策因子,应用遗传算法来进化预测规则,建立了Agent的价格预期模型.同时根据中国股利收益率偏低的特点,建立了中国的股利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股票市场仿真系统.对该系统进行模拟及分析,发现仿真系统与真实市场同样主要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分形和混沌动力学特征.这一研究对挖掘中国股票市场的演化规律和混沌动力学产生的关键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系统动力学方法在环境经济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选取江苏省镇江市为例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该市的环境经济系统模型。在验证了模型有效性之后 ,设计了多种方案 ,在计算机上进行动态模拟 ,并根据模拟结果 ,对该市未来的发展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滇池流域可持续发展投入产出系统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包含了污染排放及治理、水资源使用等数据的昆明市环境保护投入产出表 ,建立了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 ,该模型可用来仿真滇池流域环境经济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发展规律 ,结合经济、环境、资源管理者的经验 ,通过反复模拟寻求合理的发展及污染治理水平 .所得结论有助于制订“十五”期间滇池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 .  相似文献   

6.
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于城市群发展系统的复杂动态关系,建立了包含城市群经济增长和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数据仿真研究城市群经济增长与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之间的关系,并调整政策变量集合得到3种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模式,比较发现,空间结构呈现位序一规模分形分布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模式最利于促进城市群经济增长,而且投资、城市间相互作用和城市群创新能力对城市群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应防止城市群空间结构分形特征退化,并且增强城市间相互作用和城市群创新能力以促进城市群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种新型6-(P-2P-S)并联机器人,介绍了该并联机器人初始正交位姿部分运动解耦的结构特点,推导出广义速度和系统内各刚体运动速度的运动学传递关系.应用拉格朗日方法分别对运动平台、连杆和驱动杆进行动力学计算,建立了该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该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是一个多变量、变参数的非线性系统,完整编写了该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程序,进行了逆动力学仿真实例分析,研究了驱动力变化规律,验证了该机构部分运动解耦的结构特点,进而为该并联机器人的控制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区域基础设施系统的复杂性与长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归纳了基础设施的系统特性,解析了区域发展复合系统中基础设施子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耦合关系;提出4个命题,论证区域发展复合系统演进过程中各子系统的耦合机理,从子系统间耦合作用的角度阐释基础设施系统长效性的内涵;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基础设施系统长效性模型,进行政策实验,提出了长效性保持策略.  相似文献   

9.
经济周期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本文使用系统动力学工具,建立模拟模型,对经济周期进行创新性研究。模型的模拟结果验证了经济周期研究中非对称性和过度投资非经济波动原因两个重要理论,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我们进一步使用模型对不同货币和财政政策组合下的经济周期发展进行模拟,得出了对比数据,获得了一些对政策组合效果的评价结论,据此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角度研究了企业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获取资源负熵,构建了资源负熵管理模型与系统流图,通过以政府政策与技术管理创新为着力点对资源负熵管理模型仿真模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企业复杂系统资源负熵管理可以反映研究对象系统内子系统的耦合与因素间的复杂关系,该方法可以为企业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资源负熵战略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和预测北京住房、公共交通和小轿车的发展关系。该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要解决紧迫的住房问题,必须限制小轿车的数量。若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并加以细化,该模型可以成为各地政府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在混沌算法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中 ,适当选择非线性反馈项 ,能使网络的动力学在权空间具有混沌行为 ,网络系统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能够跳出能量的局域极小达到全局极小或其近似 .本文基于EP进化算法建立一种自适应机制 ,使得网络能够根据学习和训练的结果优化非线性反馈项 .应用这种算法的神经网络对基于 Mackey-Glass方程和 Lorenz系统的时间序列进行在线预测 ,结果表明 ,网络具有很好的自适应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HAQ模型的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住房支付能力典型指标的基础上,从“首付+月付”的维度构建了住房支付能力象限(HAQ)模型.模型设定完全支付能力、无支付能力、收入依赖型支付能力和财富依赖型支付能力四个象限,是四种不同的住房支付能力状态.当首付能力(DPA)不小于1时,家庭储蓄能够承担住房首付;当月付能力(MPA)不小于1时,家庭剩余收入能够支付住房每月还款额;反之则存在住房支付问题.最后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为例进行了模型测算,发现2012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普遍存在不同的住房支付问题,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象限模型与房价收入比在结果上具有可比性,且象限模型从内涵上更为丰富,为中国居民住房支付理论发展,住房市场运行状态和居民住房压力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用于系统效能分析的WSEIAC模型及其扩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数学上严格推证了系统在单阶段完成多任务的 WSEIAC模型 ,并把这一模型扩展到系统在多阶段完成多任务的情形 .其中介绍了如何在 WSEIAC模型中用单个数值指标表述系统效能的方法 ,以及它们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CIMS中飞行控制系统(FCS)的投标决策系统的研制开发, 该系统根据招标要求, 辅助决策者进行技术可行性论证, 并通过风险评审和多目标模糊决策等手段, 对各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生成标准投标书. 系统中, 使用了面向对象技术, 并集成了有关CAD等软件, 大大提高了项目技术经济论证的水平, 为今后飞行控制系统参加国内外竞标提供了示范模式和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长贮装备检测周期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贮装备检测后,其可靠性不能完全恢复。应用可靠性理论和模型来确定适合贮存装备规定要求的最佳测试周期,提出了研究这种长贮装备的检测周期的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求解该模型的算法实现。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Oneofthemostinterestingquestionsinmathematicalbiologyconcernsthesurvivalofspeciesinecologicalmodels.Inthispaper,weconsideranonautonomoussystemcomposedoftwospeciespredator-preywithdiffusion.Levin[1]firstestablishedthiskindofmode-labouta...  相似文献   

18.
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分析了经济-环境系统发展的协调性,提出了经济-环境系统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数学模型,最后以A市为背景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Hedonic住房价格模型采用OLS估计, 该方法仅能解释住房特征对住房价格条件均值的影响, 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文章采用分位回归的方法估计了住房特征对住房价格五个分位点条件分布的影响, 研究发现大部分住房特征隐含价格在不同分位点存在显著差异, 并对分布规律及原因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 与OLS估计相比, 分位回归估计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根据自组织理论分析了军事系统的性质,提出了海军院校教育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简化模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