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竖井开挖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苍岭隧道2^#竖井的开挖施工实践,总结了竖井开挖的施工经验,保证了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风斜井花工是长大隧道施工中一个需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某实体工程,详细阐述了竖井施工关键控制技术,为竖井施工积累了新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3.
彭友权 《科技资讯》2012,(12):47-49
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全长10.1km,为我国首条穿越地下城区的特长特大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暗挖洞身段采用三竖井一斜井的施工方法。本文通过浏阳河隧道2#竖井穿越风化槽谷的施工方法、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综合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关键意见,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宋超 《科技信息》2013,(5):348-348,322
特长隧道通风竖井工程是综合的系统工程,如何建设好竖井,须从不同的方面综合考虑,尤其在设计阶段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及充分论证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隧道工程施工中,通风竖井的主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由于在软土中分层分块开挖基坑,造成下卧地铁隧道隆起超过警戒值,若继续开挖将极可能超过控制值,因此回填并首次提出小竖井工法开挖基坑.论文以此为背景,在改用小竖井工法施工之前,对小竖井工法的各施工工况进行数值模拟,指导施工,并把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值、原分层分块开挖方案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工工况下隧道的隆起曲线总体上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良好,证明本文数值模拟分析合理可靠;改用小竖井工法之后,两条隧道最大隆起量分别为25.9 mm和26.9 mm,均被控制在调整后的隧道变形控制值以下,且分别比原方案减少了28.8%和26.5%,证明小竖井工法是一种有效控制下卧隧道隆起的开挖工法,可以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灾害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隧道施工及长大隧道内的通风安全,结合通风竖井结构对隧道主体的安全影响,对现场环境进行了勘测分析,详细介绍了设备配置和施工方法,提出了安全要求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春梅 《科技信息》2013,(23):347-347,325
随着城市日星月异飞速发展,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亦掀起了建设高潮。面对城市紧凑的规划格局,市政基础设施亦充分利用城市既有地理条件,设计别出心裁、花样繁多。本文针对重庆某市政隧道在核心商业圈风井出地面结构异形断面较多格局,重点介绍其22#人行疏散口异形结构2号竖井"小导洞先行成孔,大竖井紧随施工"施工技术,对今后类似城市隧道竖井工程施工具有经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侯建忠 《科技资讯》2014,12(21):35-35
盾构隧道多次应用在穿越河流设计施工中,其穿越一般采用的是“竖井+平洞+竖井”的方式,盾构隧道管道的安装是整个管道工程的关键节点.本文在对以往隧道管道安装进行总结,结合自身经验基础上进行探讨,希望对此后管道安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展斌 《广东科技》2007,(11):72-73
本文是作者通过对某地铁区间段2#竖井暗挖隧道施工方法与机械配置分析,总结如何实现地铁区间隧道快速施工及施工中设备管理等问题,为类似城市地铁工程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小净距立交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声发射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终南山公路隧道2号通风竖井通风道施工过程中要跨越主隧道,为了预防爆破震动对终南山公路隧道耦合破坏效应的影响,确保主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与结构安全,采用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技术对主隧道关键点进行了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爆破参数,确保上跨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铁区间喇叭口段双联拱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北京地铁四号线马家楼至石榴庄路区间喇叭口段双联拱隧道施工为例,介绍紧连竖井段双联拱隧道施工技术,探讨中洞法的施工关键及技术措施,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拱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莞惠城际GZH-7标隧道7#竖井施工为工程依托,详细介绍了三重管高压旋喷桩预加固地层的施工工艺,并经钻孔取芯检验,证明加固效果达到预期目的,为今后相似工程(特别是狭长竖井)的预加固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晨斌 《广东科技》2007,(11X):72-73
本文是作者通过对某地铁区间段2#竖井暗挖隧道施工方法与机械配置分析,总结如何实现地铁区间隧道快速施工及施工中设备管理等问题,为类似城市地铁工程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竖井型隧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交通隧道中。采用稳态与非稳态方法对火灾工况下竖井型隧道的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竖井型自然通风口对高温烟气扩散的影响。研究认为,竖井自然通风口引入隧道外冷空气,显著降低火源端部温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高温烟气对火源处隧道顶板的破坏。通过竖井引入新风,显著降低火源附近的有毒气体浓度,改善了火灾救援条件。火灾产生的有毒烟气由隧道洞口集中排放转变为竖井自然通风口分散排放,这对制定火灾救援、人员疏散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隧道所设置的竖井自然通风口方案可满足火灾情况下人员逃生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前盾构大都采用竖井施工作业。这样大大增加了施工贯通的难度。因此,为控制隧道施工的贯通误差,需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措施和具体的监控方法,实现地面坐标和地下坐标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保证隧道顺利贯通。本文重点介绍了使用反射片测距代替了传统的钢尺量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诸永高速公路括苍山隧道,位于浙江省仙居县括苍山山脉,为华东第一长隧,全长约8公里,是国内首次采用顶隔板、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排烟技术。本文就顶隔板通风排烟系统的牛腿、顶隔板施工技术作了详尽的分析,为今后特长隧道的顶隔板通风排烟系统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公路隧道通风空气交叉污染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路隧道的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以及小近距隧道通风时,会出现排出的污染空气被吸入到邻近的竖井或隧道中的交叉污染,影响了隧道通风的效果。应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对竖井送、排风口以及两个隧道洞口的空气交叉污染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竖井送、排风口和两个隧道间的污染随着送、排风口高差(或隧道出、入口纵向距离)及横向间距的增大逐渐减小。建议:在进行隧道通风设计时,竖井送、排风口轴线间距不小于50m,风口高差不小于5m;两隧道洞口轴线间距不小于40m,纵向距离不小于50m。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公路隧道竖井通风方式的分类和特点,探讨了竖井纵向式通风形式的机理,指出对于双向交通隧道宜采用合流型集中排风式;对于单向交通隧道应采用分流型集中排风式或送排式,对于特长隧道,可以采用数个竖井的送排式通风。  相似文献   

19.
受隧道和围岩的约束影响,水下隧道竖井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特征与一般井筒式基础存在明显不同。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条件,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考虑土水介质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软土和岩质地基中竖井结构的横向地震响应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土质条件下的竖井结构内力和变形规律基本一致,但受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反映在与隧道接头位置。上述结论可为进一步研究水下隧道竖井结构振动理论及竖井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公路隧道竖井普遍采用反井法开挖,出渣孔孔径的确定及其稳定性对整个竖井工程至关重要.云南省墨江至临沧高速公路泰和隧道竖井为大直径深竖井反井开挖工程,围岩情况复杂,其出渣孔是否可以采用无支护的形式以及孔径的大小是决策的一个难题.采用理论分析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竖井无支护出渣孔的孔径的选择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