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咏物词是王沂孙词的主旋律,代表了他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对自然界一草一物的吟咏,寄托了深沉的亡国之恨。抒发了身世飘零之感。本文试从其所处时代及生存状态着眼,对其咏物词的内容、表现形式、艺术手法诸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并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结合艺术鉴赏和适当考证,确定苏轼咏物词为50首,进而探讨了苏轼咏物词的艺术特色,认为苏词咏物善于略貌取神,烘托泻染,拟人映衬,与抒情叙事说理相结合,从而提高了咏物词的艺术境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说,苏轼在咏物词的创作上都有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3.
高观国是南宋中期一位杰出的词人,有词集《竹屋痴语》存世。其现存词作的题材主要有恋情词、咏怀词、咏物词和贺寿词四大类型。这些词作有的抒发词人羁旅之思,感叹身世坎坷,有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可谓内容异常广泛。高观国亦大量创作咏物词,一切细微之物似乎均能入词歌咏,他的咏物之作不仅数量多,且风格独具特色,自立面目,对咏物词的发展贡献颇著。从艺术风格层面看,竹屋词承传姜白石词风,甚至有意模仿其词的艺术风格,喜用"冷""寒""冰"等字,善于营造阴冷沉寂的意境;受"骚雅词派"的硬派,在创作中喜欢化用典故,且用典呈现重复性的特点;同时对景物刻画细致入微,善于将情感注入意象之中。高观国是姜夔所开创的"骚雅词派"的羽翼与重要代表词人,在对白石词承传与模仿的基础上,对艺术手法和风格进行了创新,是南宋词坛上的重要词人。  相似文献   

4.
宋代文学尚雅,宋词的繁盛也是一个不断雅化的历程,姜夔词是雅词的典范,其咏物词尤有代表性。姜夔咏物词之雅的内涵既有对儒家传统诗教的承传,又有蕴含词人人格精神的特色。其雅化词的方法有:选择高雅的吟咏对象,锤炼字句和以词言志的自觉运用,以及雅化词调音乐。这些方法也透漏了宋词衰敝的消息。  相似文献   

5.
唐五代文中词中,虽有如传为李白所作的格调高古的《菩萨蛮》、《忆秦娥》,也有象白居易、张志和那样感情真实、清新可诵的《忆江南》、《渔歌子》等;但就词坛总的倾向而论,写离愁别绪,女人的娇娆,柔情如水的相思和充满脂香粉气的生活是其主要内容。及至北宋初期,基本上仍是沿袭唐末五代的遗风;柳永虽扩大了词的题材与境界,使词从贵族官僚的华筵绮席走向城市旅邸歌馆,但内容依然以艳情羁愁为主。至于咏物词,唐五代至北宋中叶的文人词家是很少写的,只有苏轼以他的生花妙笔和写咏物诗的丰富经验,写了较多的咏物词。东坡于咏物词实有开拓之功,对南宋和后代词人写作咏物词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6.
王沂孙是宋末元初著名词人,咏物词代表其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对自然物象的吟咏,寄托了深沉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抒发其身世飘零之感,形成了比兴寄托、沉郁顿挫、幽婉奇幻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王沂孙是宋末元初著名的词人,咏物词是其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对自然物象的吟咏,寄托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家国之痛。抒发其身世飘零之感,形成了沉郁顿挫、幽婉奇幻、比兴寄托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南宋后期词坛,和南宋前期词坛相比,出现了一个新的倾向,即咏物词的兴盛和繁荣。这个时期,不仅有许多传诵一时的咏物佳作,而且还产生了不少工于咏物的词家,象姜夔、史达祖、蒋捷、王沂孙、张炎等人。在这些词家的词集中,咏物词所占的比重都不小。特别是王沂孙,一生总共写了六十余首词,仅咏物词就占了大半(据《全宋词》统计)。大约在南宋亡后不久,还出现了一个不知何人编辑的咏物词集《乐府补题》。这些情况说明,咏物是南宋后期词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顾贞观与曹贞吉、纳兰性德三者并称京华三绝,其《弹指词》极情之至,独抒性灵,备受称誉.而其中咏物词,凡四十余阙,艺术成就颇高,其重比兴、写忧患、有寄托、抒真情,铲除浮艳,独抒心灵,突破自南宋以来咏物以堆砌典实、穷形尽相为主而意蕴空枵之弊.  相似文献   

10.
徐灿《拙政园诗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明末清初的女词人徐灿以词的创作奠定了她在词坛上的地位。然而对于她的诗歌创作,后人论及善少。而今观之,虽不及词,亦多清新可诵。其《拙政园诗集》收古、今体诗二百四十六首,题材较广泛,或抒家国之思、兴亡之慨,或纪梦游仙,或拟古咏史,或题画咏物,或怀友悼亡。形式亦多样,五绝五律五古、七绝七律,各体皆备。语言清新淡雅,温柔敦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