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线变零起始电压法,对Pb(Zn1/3Nb2/3)O3基陶瓷样品在-150~160℃温度范围内的超慢介电弛豫进行了详细测试;并结合普适型弛豫函数进行了实验数据的有效拟合,实现了介电常数从时域向频域的傅利叶转换,从而得到该样品的超低频(10-5~10-1Hz)介电频谱、温谱.观察到该样品的超低频介电温谱在居里温度点110℃附近存在扩散相变温区,并且在相变温区以下表现出明显的弛豫弥散现象、用热刺激电流(TSC)得到样品的弛豫激活能E和本征驰豫时间τ0,并对其弛豫极化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线性响应理论表明电介质在零外场或非零外电场中的偶极自相关函数应不同。用空间电荷激发的统计模型理论可得出上述函数的两种不同表示式。由偶极自相关函数可以定义表征物性的时域参数,它比频域参数更能说明宏观物性和微观结构的关系。理论结果解释了热释电、压电和电极化弛豫中的大量实验结果,时域参数的概念还可推广应用于非线性效应。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热刺激电流技术包含速冷极化过程,而基于“温度窗口”的热刺激电流技术因考虑速冷极化过程涉及复杂的温度变化和时间弛豫过程,排除了这一过程,因速冷极化过程可能含有各种材料的结构和温度变化信息,故专门对此过程作了初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实验样品为聚丙烯,从40℃分别速冷至0℃和液氮温度。理论上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一,分析了温度梯度与电荷运动的关系;其二,分析了温度突变导致的结构弛豫的原理及其非平衡电荷积累产生的衰减过程,提出了用虚温度TS表示结构弛豫的过程。得到了弛豫函数Φ(t)∝[1-exp(-t/τ1)]^al^xexp[-(t/τ2)^b]. 此公式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三电极电化学测试系统,采用恒电流法进行充放电循环,过程全部由程序控制,本文介绍了贮氢材料的充放电实验装置原理图及相应的程序控制框图,并采用此装置研究了Ti-Ni薄膜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聚苯乙烯及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的~(13)C NMR弛豫,测定了弛豫参数T_1,NOEF;并从线宽(△H1/2)观察了表观T_2的变化。用x~2分布函数的相关时间谱对弛豫参数进行了拟合。结果证明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均存在多重运动单元,其弛豫参数随温度的变化与分子运动及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在CH碳的T_1~T及△H1/2~T的曲线上都观察到两个转变温度,相应于苯环的转动及主链的链段运动,且转变温度有均聚物大于嵌段共聚物的关系。因此,~(13)CNMR弛豫参数还可用于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用NFIXED多指数程序拟合正电子寿命谱时,零时间、拟合起始道与结束道、计算面积的起始道与始束道、寿命初值与强度初值等拟合参量以及误差、收敛快慢等控制变量设定值对拟合结果的影响,导出了各变量设定值正确选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油纸绝缘状态评估是变压器可靠运行的关键,微水将严重影响油纸绝缘的电气寿命和机械寿命.为研究变压器油纸复合绝缘中微水含量及温度对其绝缘性能的影响,对电介质响应法进行了分析建模,搭建了频率响应测试装置,测试了不同微水含量、不同温度条件下油纸复合绝缘在10-4~106,Hz范围内的频率响应.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了油纸绝缘介质响应与微水含量、温度、频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拟合曲面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频率响应法能有效评估油纸绝缘微水含量及其所处温度,为电介质响应频率法评估油纸绝缘状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LiF\HCl为刻蚀剂制备MXene材料,以溶剂热法制备了FeNi-MIL-88/NiCo-MOF-74前驱体,并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其衍生物NiFe2O4/NiCo2O4.利用XRD、SEM表征其结构和形貌.利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法对其超电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 A·g-1...  相似文献   

9.
无机电介质薄膜相对有机电介质材料具有更高的工作温度范围,相对无机块体陶瓷材料又有更高的击穿场强和储能密度,因而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从无机电介质薄膜材料的5种类型:顺电薄膜、铁电薄膜、弛豫铁电薄膜、反铁电薄膜和线性电介质薄膜,分类综述了过去10余年这个领域优化其储能性能的手段与思路,从不同尺度归纳无机电介质薄膜的储能改性策略,最后展望发展趋势,如应用场景的挖掘、能量效率与能量密度的平衡和多尺度改性等.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PWM整流器电感上限值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PWM整流器网侧输入正弦电流在过零处最大变化率与其所能承受最大功率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在电流过零处一个PWM采样周期内输入电流变化率与各开关导通时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PWM整流器网侧电感上限值的设计方法.同时在Saber仿真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得到了不同电感值情况下系统输出直流电压和输入电流的变化波形,结果验证了这种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微分电路法测量脉冲大电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双通道数字示波器,通过分压法测得放电电容器两端电压信号变化曲线,进一步采用微分电路对该分压信号进行微分得到回路中大电流的变化曲线。通过理论推导对回路中大电流的变化曲线进行标定,获得脉冲大电流的数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建立了介电松弛的分数Poynting-Thomson模型,讨论了该模型各参数变化对介电损耗的影响.利用遗传算法结合共轭梯度法确定最优化模型参数,用该模型拟合了聚碳酸酯及聚碳酸酯与热塑性聚酯混合物在不同温度介电损耗的频谱数据.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对聚碳酸酯及聚碳酸酯与热塑性聚酯混合物的介电损耗给出很好的描述,在不同温度下,松弛时间对温度具有简单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钡粉体并通过传统烧结工艺制成钛酸钡陶瓷,用交流阻抗测试其在交变电场中对电流的响应过程.通过用EQU软件拟合出的最佳等效电路和资料,将由弛豫现象引起的介电损耗从总损耗中分离出来,分别考察了计及漏电导和忽略漏电导的介电损耗随频率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该文研究了平板波导介质层平行度对衰减全反射曲线的影响,并且利用局域模方法推导出在一定平行度下菲涅尔反射公式,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平行度对表征衰减全发射曲线的参数:最小值的大小、最小值的位置和曲线的半宽度的影响曲线,同时,通过一种新的方法推导出在高斯光束入射下的菲涅尔反射公式并给出了不同的束腰半径和平行度情况下的曲线/  相似文献   

15.
钛酸锶钡的超低频介电谱在复介电常数平面上给出一段圆弧 ,满足非德拜型弛豫的经验公式。但当频率高于 5Hz时 ,复介电常数的实验点显著偏离圆弧 ,组成一段直线。表明慢极化效应对低频至射频的介电测量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黏弹性参数反演中的模型选择问题,提出应用黏弹性材料的应力松弛曲线作为待反演的参数,不涉及任何黏弹性本构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不同应力松弛曲线下的剪切波传播速度,然后将仿真得到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输入到人工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建立起生物组织黏弹性参数和剪切波传播速度的神经网络输出模型,有效解决了模型选择问题。最后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反演得到组织的黏弹性参数。  相似文献   

17.
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LZT薄膜进行介电温度谱测试,根据不同温度ε′-ε″曲线的Cole-Cole经验公式进行拟合,并对PLZT薄膜的弛豫铁电体特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出现弥散相变,属于弛豫铁电体,且内部存在氧缺陷;样品的介电常数、最可几弛豫时间以及由经验公式拟合得到的温度函数在100~110℃温度范围内出现异常,结合材料介电响应理论说明材料晶体结构类型出现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对航天器内部充放电效应的有效监测,使用解析方法和有限元分析研究内部充放电监测器(DDCEM)内部电极层连接过孔的参数设计.结果表明,当过孔绝缘区半径与焊盘半径之比大于2时,可以忽略过孔对电子的泄露;最大电位和最大电场强度均位于电极层与过孔焊盘的绝缘区;当顶层电极输入电流达到最大量程时,DDCEM内部最大电场超过...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电火花加工中3种放电状态占有率的角度,论述了放电参数和控制参数对放电状态的影响规律,得出了放电参数的选择原则,即适当增加开路电压、降低峰值电流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保证加工表面质量;同时发现脉冲间隔时间对短路率、火花/拉弧率和击穿延时率的影响较大,调整脉间对实现加工过程的稳定控制更为有效.此外,根据电火花加工中影响放电状态的因素多且复杂的实际情况,利用辅助变量法无需研究噪声具体结构形式,即可以得到参数无偏辨识模型的特点,结合对电火花加工系统动态特性的认识,对有偏辨识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得到了损失函数小、预测精度高、实际操作性强的无偏辨识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托四川大学直线等离子体装置(SCU-PSI)产生高通量氢等离子体,采用朗缪尔探针对氢等离子体特性进行诊断,研究了氢等离子体特性随放电电流、气体流量等输入条件的演变规律;并利用调控产生的氢等离子体对纯钨进行了相应的辐照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 在磁场0.1~0.2 T、气流量1 000~2 200 sccm和电流180~228 A范围内,氢等离子体通量密度、热负荷密度及电子密度、温度等参数与磁场和电流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气体流量呈负相关关系. 在该范围内,最高等离子体密度达到2.6×1019 m-3,等离子体通量达到8.8×1022 m-2?s-1,热负荷达到6.5×104 W/m2. 利用调控产生的等离子体对纯钨样品进行初步辐照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入射等离子体特性的不同,样品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尺寸和密度不均匀颗粒状辐照损伤结构,并且颗粒尺寸随氢等离子体离子通量的增加而增大. 本文结果显示SCU-PSI可以产生理想的氢等离子体环境,因此可以作为未来聚变领域,研究氢等离子体和托卡马克装置面向等离子体材料钨以及相应结构材料相互作用的有效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